学生成长视角的教育价值追求探讨

2020-03-15 09:21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个人成长素质价值观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6)

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化、信息化的推进与教育体系的健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条件。但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教育内部不同形态教育的冲突上。就学生成长过程来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三种具体的教育形态对学生产生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冲突,集中体现为家校合作上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家长是否以及能否辅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冲突,集中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学生缺乏自觉性,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为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三者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教育价值追求上的不协调。以往的教育研究,只是抽象地探讨“教育”的价值追求,并没有深入探讨教育各种具体形态的价值追求,并将不同形态的教育价值追求协调、整合为一个整体。从学生成长视角来看,有必要具体探讨影响学生成长的不同教育形态的价值追求,并使之相协调,才能使不同形态的教育各司其职,最终形成一个对学生具有积极影响的教育整体。

一、家庭教育应奠定学生的基本人生态度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从属于某个家庭。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家庭是最先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在家庭中,不仅实现了生命的成长,也通过家庭生活与教育,奠定了人生的基本态度,为人生抹上了底色。因此,家庭教育是个人完整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之源。家庭教育的价值追求不同,为学生奠定的人生底色也就不尽相同,从而使得学生的整个人生呈现出差异。家庭教育作为原初的教育,其价值追求应该是奠定学生的基本人生态度,让学生明确人生的基本追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奠定追求人生幸福的基本价值观

幸福是人对于美好事物的主观流露和感情表达,每个人都希冀获得幸福。个人幸福蕴藏在家庭幸福之中,一个好的家庭是和谐和稳定的。家庭成员可以在稳定温馨的氛围中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从幸福的家庭生活中走出的成员,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人生路上的一切坎坷,以温良友善的心去对待社会上的人、事和物。

幸福既是人生的基本方向,也是终极的目标。家庭教育作为个人奠基性的教育,应该将追求人生幸福作为基本价值观奠定在学生心中,让学生明确自己一生的基本追求,从而形成人生的内在动力。因此,家庭教育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个人的幸福,关系到家庭成员的成长,而这些正是通过家庭教育所传授的人生基本价值观来实现的。家庭教育有意识地传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会促进学生的自觉成长,并在学生积极主动的生活过程中成长为家庭与社会所需要的人;家庭教育忽视正确价值观的传授,或者传授不恰当的价值观,学生就会失去人生的发展方向与动力,从而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后难以成长为家庭和社会所期望的人。

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家庭教育偏向功利化追求,集中凸显了通过教育途径去追求物质利益的价值观。在这种短视性、片面性、简单性和传染性的价值观下[1],人生的全部目的成了获得物质条件,个人也成了获得物质条件的工具。因而,人被异化了。基于学生被异化的前提,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学生得不到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重,失去了合理的自由空间。家长不会关注孩子的生活是否幸福愉快,家长所关注的只是孩子作为一个学习工具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体现为过度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久而久之,学生就再也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而影响到学校的生活与未来的社会生活。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是生活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生活之基。家庭首先要满足学生生命存在的生物性需要,包括衣食住的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家庭要满足学生的社会性需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爱的需要等等。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应该以生活教育为主。这种生活教育,应该是在生活中进行的,也是为了生活的教育。

所谓在生活中进行,表现为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日常生活既是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资源。因而,在家庭中,时时、处处和事事都是教育,家长要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活动的教育内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活动场景中体验到其中的道理,初识事物与人生。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提高自身修养,以身载行,对学生的情绪、性格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2]。

所谓为了生活的教育,表现为家庭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与能力,让学生能够走向独立生活,从而为成长为健全的个人奠定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凸显为对书本知识的追求,而忽视了生活教育,最终导致家长是否以及能否辅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问题。学校的教师在参加工作之前都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和教育实践,与学校教育相适应的家庭作业,凸显为专业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知识追求[3]。而这一活动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胜任的,家长若以此为追求,必然会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冲突。这种冲突,本质上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价值追求上的冲突所导致的教育内容冲突。

(三)家庭教育的结果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追求人生幸福的基本价值观是内在于心的。这种价值观,也应该要外在于形。作为家庭教育所养成的内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就是行为习惯。具体体现为追求人生幸福的基本价值观的要求,学生应该要有基本的责任心,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要有对日常生活的基本规划,要有自觉的生活行动,也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能力。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表现在对待人、事和物等生活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学习生活中要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社会生活中要有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仅从学习生活来说,学生应该主动自觉地学习,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学习习惯不良而造成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质量不高,进而导致一系列问题,包括学习负担的轻重问题。日常生活习惯与社会生活习惯的不当,导致学生出现生理与心理问题。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熊孩子”现象,内因是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当,外在表现则是行为习惯不良,学生没有养成善待周围的人、事和物的基本行为习惯。

教育的内在结果是人的素质,教育的外在结果是人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就是通过生活教育,在学生的内心中奠定基本的人生态度,养成追求人生幸福的基本价值观,在学生的外在行为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校教育应在全面育人的基础上突出人才素质的养成

学校是社会的专门教育机构,履行专门的教育职能。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接受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成长环节。正是通过学校教育,使个人在家庭生活与教育中所奠定的人生基本态度上,形成进入社会的各种品质。学校教育的差异性,奠定了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生活路途。因此,学校教育作为个人成长中的专门教育,其价值追求应该是在全面育人的基础上突出人才素质的养成。

(一)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全面育人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在本质上是按照社会的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成为一个完整的、完善的且能够生活于社会当中的人,是个人成长的必然结果。学校教育的基本点,就是培养出具有符合社会需要的品质的个人。

社会生活需要每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上都有所发展。既要有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使自己的言行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不会对社会造成损害;又要有服务于社会的智能,拥有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知识与能力;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能够有效地从事既实用又符合美的要求的创新性劳动。个人成长中需要养成的这些品质,既受到个人社会生活的影响,更是教育的产物。其中,学校教育是个人各方面品质形成中最重要的教育形态。因此,要实现个人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也只能是全面育人。一方面,学校教育要强调育人,使个人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育人,还应该是使个人得到全方位、多向度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单方面的畸形发展。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学校教育也有功利化追求的偏向,表现为唯分数论、唯考试论和唯升学论。在这样的追求中,学生沦为分数、考试和升学的奴仆,学校教育也为学生获得分数服务,传授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培养与考试相符合的能力,学生最终形成的是分数导向的素质。这样的学校教育,使得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片面性,学生被视为具有生命的考试机器,学生养成的素质既与家庭教育的应然价值追求不一致,也不能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

学校教育要全面育人,只能通过全面发展教育来实现。因此,全面发展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内容。这种全面发展教育,既表现为活动内容上的全面,也表现为价值追求上的全面。

所谓全面发展教育在活动内容上要全面,表现为学校教育要具有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人们对全面发展教育有各种不同的认识。古希腊哲学家与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基于形式质料说与三种灵魂的观点,认为个人全面发展教育应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并分别与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相对应[4]。中国古代则强调“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5]。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6],今天我们的全面发展教育,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在教育活动上,应该要包括五育等各方面的活动。

所谓全面发展教育在价值追求上要全面,就是学校教育中的每项教育活动都要追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素质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学校教育中的每项具体活动,在具体目的设计上要包含学生的五育等方面素质的形成;在具体实施中,都要完成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任务。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教育存在着不仅在活动内容上,也在价值追求上割裂了全面发展教育的现象。学校教育在活动内容上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割裂,表现为将五育等教育活动孤立开来,认为存在着纯粹的、独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在价值追求上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割裂,表现为教育活动只是完成某一个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只是追求形成学生某一个方面的素质。实际上,学校教育是一个整体,任何一项教育活动也是一个整体,它内在地包含着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追求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形成。学校教育生活实践中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割裂,既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分离,也导致学校教育内部的冲突,从而削弱全面育人的应然目的。

(三)学校教育的结果是人才素质的养成

学校教育是对人进行系统化的培养。体系化与制度化中的学校教育,实质上都是按照社会的需要,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分工所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既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素养,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素养。在由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构成的纵向教育体系中,偏向小学方向的教育阶段,突出的是基础性素养的养成;偏向大学方向的教育阶段,突出的是专业性素养的养成。由于大学阶段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学生所养成的专业性素养也是多样的,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形成着不完全相同的专业性素养。

基础性素养与专业性素养,都是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不同类型的人才,对这些素养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学校教育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人才素质的养成。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形成不同层次的人才素质。对于人才的层次,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指出,要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包括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其中既包括经济、技术工作人员,也包括文艺、理论工作者[7]。从本质上说,由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构成的学校教育制度,就是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素质服务的。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教育模糊了素养的基础性与专业性之间的界限。在学前教育阶段,便已经开始专业性的训练和培养;反而在大学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开始离开家,走向独立,才不得不被动地培养基础性素养,如洗衣服、扫地和做饭等活动。因而也就出现幼儿园学知识、小学学知识、中学学知识,而大学学生活常识的教育怪象。学校教育对素养的基础性与专业性认识的模糊,可能会导致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学习产生厌恶感,成为待优生;还会使大学阶段的学生在面临剧变的时代发展时显得手足无措。

三、自我教育应追求生命意识的觉醒

在个人的成长中,家庭生活与家庭教育、学校生活与学校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归根到底也都是外在的影响因素。这些外在的因素,只有转化为内在的自我教育时,才会真正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从而使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成为个人成长的助力。因此,自我教育才是个人成长中根本性、本质性的教育。自我教育的价值追求,应是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与规划,形成一个现实且具体的个人。

(一)自我教育的目的是“认识你自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我教育是真正的教育[8]。自我教育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自己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促使现实的我向理想的我逐渐转化的过程[9]。因此,自我教育既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认知,又需要能够对自己作出一个正确的规划,促进自己不断地向更加完善的方向转化。

认识自己,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中的三句箴言,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什么是困难之事”,他说“认识自己”[10]。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作为自己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核心,他说:“我以不知为不知。”[11]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认识自己,既是个人成长的前提,也为个人成长指明方向。

认识自己,包括认识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两个方面。现实的自己就是一个人的现在,也就是当下的状况。认识清楚现实的自己,是明确个人成长的前提与基础,也是自我教育的开始。理想的自己就是未来的自己,也就是自己希望的未来发展的状况。认识清楚理想的自己,就为个人成长明确了方向与归宿。只有对自己的现在与未来都有明确的认识,个人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从而促使自己朝着理想的我,不断地成长与发展。

(二)自我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自我反省

自我教育的内容,本质上就是自我教育的活动本身。自我教育活动,就是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全面的自我反省。《论语·学而》中说:“吾日三省吾身。”[12]自我反省,首先是一个经常性的活动,要做到每天都要进行。同时,也是对自己各个方面进行的一个全面性、批判性的反思过程,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一个自我检查与监督。

全面的自我反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过程正是个人成长的历程。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其他因素与自身状况的影响,呈现出一个多变性的状态。这个复杂的状态,可能与个人成长的方向相符合,也可能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只有对自己进行经常性的全面反省,才能及时认清自己的状况,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保持优点,弥补不足。

因此,全面的自我反省过程,就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是一个自律的过程。这种自律,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与规训,从而体现出自己既是教育者,又是教育对象。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学生缺乏反省,才导致学生既不能恰当地认识自己的现实状况,也不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增加了教育的难度,降低了教育的效果。

(三)自我教育的结果是人的形成

一般认为,教育是使人完善的过程,使人远离动物性,从而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实际上,只有自我教育,才能使人的生命意识得以觉醒,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与成长要求。著名教育家杨贤江曾经说过:主动的是成人的,被动的是成器的。成人的可以使用器,制造器,做器的只能被别人使用、听任别人制造[13]。青年是用器和造器的一代,在这里,个人的存在凸显为主体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从横向来看,自我表现为个人成长的多样化,因此,自我教育是一个多样的维度。具体表现为家庭生活的担当、学校生活的责任和在社会生活的义务,只有当个体的自我教育可以普遍适应任何生活场景时,才能称之为人的生成。从纵向来看,自我表现为个人成长的终身化,因此,自我教育也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人的成长与人的自我教育,可以说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人的成长是人的客观存在过程,人的自我教育则是人的主观存在过程。主客观两个过程相统一,人的形成就会成为现实。

自我教育的缺失会导致人的成长走向迷误。不管是学生的成长,还是成年人的继续成长,都是以自我教育为保障的。在当前学生成长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自我素质上的多种不足,从横向来看,表现为学生自我教育与场景的角色冲突;从纵向来看,作为客观的方面,表现为学生作为人的缺陷;作为主观的方面,则表明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

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从抽象的层面来探讨教育的价值追求,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培养人的全面素质。这种探讨与认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育,是恰当的。但是,从学生成长的具体过程来看,教育又是具体的,具体表现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等三种教育形态。只有这三种形态的教育价值追求明确、恰当,并能各有侧重,又能相互协调时,才能使学生成长中的教育真正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及时解决学生成长中的不同问题,实现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个人成长素质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才密集型行业中的制度建设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研究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理论及干预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