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将不再是难题

2020-03-16 03:25漆祖丽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欣赏课小学美术教学

漆祖丽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欣赏课的教学,让孩子欣赏到中外美术作品的精髓,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美术教育最重要的两块内容,就是创造和欣赏。有的孩子往往能够出现一两次新奇的创作,但如果没有欣赏,创造力就难以持续。可见欣赏课的重要性。现实中,由于小学生的学龄特点及其他种种原因,“美术欣赏课很难上”-—这在小学美术教师圈里,一直是一个公认的难题。许多老师,包括我在内,在遇到欣赏课时,就会产生逃避或者惧怕心理。

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大概都了解,欣赏课时,老师在台上用多媒体熟练地播放各种名家作品,极尽搞笑之所能,却没能吸引台下小朋友的半寸目光。睡觉的依旧,聊天的更多。那么如何才能改善这种局面,真正上好美术欣赏课?这唤起了我这个初上讲台的新教师长期而深刻地思考。几年来,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算是取得了不少成效,在这里跟各位教育同仁分享。

小学美术欣赏课往往会由于教师一个人的自唱自弹或者乏味的幻灯片展示,而使学生对艺术作品缺乏真正的了解,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只能浮于表面,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欣赏活动中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解决问题地关键,就在于激发起学生对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这是动力,是源泉。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引导、传授。

一、教师不能只“赏”不“画”。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时,我们要打破“光说不练,纸上谈兵”的局面。如在欣赏时,可以穿插一些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地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不妨让学生对照作品的形象、风格临摹一下。这样对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

二、通过游戏加深印象。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美术欣赏课中穿插一些游戏,并能在游戏中完成欣赏目的,这不正是“寓教于乐”这一师生都能接受的最好形式吗?在“中国民间玩具”这一课中,我课前收集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玩具。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游戏,通过学生的游戏、观察,每一组派代表说说玩具的特点:有的甚至边说还边把玩具的特点演示给大伙儿看,惹得学生都乐开了怀。经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有了更深的印象。因此,在游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对我们的美术欣赏课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堂好的欣赏课有时就像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在开头设下悬念,然后在过程中将问题一一解决。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也要通过分析、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一步步完成对作品的欣赏和认知,最终达到对于美的理解和感知的目的。在“我也是艺术大师”一课中,我特意准备了一幅毕加索的“和平鸽”,不用老师解释学生都知道这幅画的名称,但没人知道它的来历,我就提问:为什么要用白鸽来象征和平?它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表达了画家当时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结果大家对此都很感兴趣,经过小组讨论,大家踊跃发表意见。

四、带学生外出实地参观考察法。

深圳的中小学每年都有外出社会实践,或者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活动,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有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我就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些问题去观看各国建筑:各个国家的代表性建筑物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外国古代建筑跟中国古代建筑有什么不同?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学生在春游过程中,就有目的地对这些举世闻名地建筑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并且在自己感兴趣的建筑物旁还留了影。回来后,我便上了“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古代建筑”等欣赏课程,效果很好,经过学生实地的考察,大家都各抒己见,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地主人,参与到课堂中来。

五、正确把握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角度。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六、充分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技术。

在充分的课前准备和灵活教学技巧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充分发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读、析、思同步结合,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只靠幻灯片和挂图的单一讲解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感受美术知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总之,一堂生动活泼的美术欣赏课,除了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更需要有教学的技巧,有能够加深学生印象的活动方式。只有让他们感受到欣赏课的生动、有趣、有意义,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上来,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渴望。

猜你喜欢
欣赏课小学美术教学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