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0-03-16 03:25李素平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素平

摘要: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倡导高效的教学策略,诚然,阅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是提升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应该加大重视阅读教学力度,改善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现状,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基于此,笔者从新课程改革背景着手,以小学语文教学实例着重分析阅读教学的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就是阅读、阅读和再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感受,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才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阅读教学需要重视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及文字、语段的积累,多渠道拓宽他们的语文学习途径,对中年级语文阅读课堂而言,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将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重视阅读的课前准备,制定详细的阅读教学计划

阅读教学首先要结合三四年级学生的基本水平和他们的认知特征,端正他们的阅读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对阅读课程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符合学生的阅读教学计划,并严格落实在课堂教学当中,实现规范化、高质量的阅读课堂教学。在围绕计划开展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并给予适时指导,以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学习能力。同时要增进与学生的亲和力,以便了解、熟悉、掌握他们的实际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一课时,教师要明确三维教学目标,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准确把握阅读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他们进一步感受红头与青头之间真挚的友谊,鼓励他们不断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二、重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合理使用教学方法

阅读课程要想流畅且高效的开展,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学会掌握生字生词,在解决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后,学生才会消除阅读中的障碍,有利于阶段性的完成阅读教学目标。三四年级学生可以借助字典查阅的形式,解决阅读过程中碰到的生字生词,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独立性,以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赵州桥》的一课时,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有难度的词语都会标上拼音,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到位,让他们在课前就对生字生词有一个提前认知。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他们自行讨论在预习阶段发现的问题。在阅读那些容易出现错误或混淆的内容,记得要适时给予指导,对表现好或差的同学给予恰当评价,以激励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不断增强对字词的掌握程度,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准。

三、融合多种阅读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通过融合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发挥先进教学技术工具和教学手段的价值,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一般为口述的形式,但是三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经验,有时难以跟上阅读教学的节奏,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透。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正面价值,积极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他们全身心投入到阅读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略读课文,力争让他们对文章的内容有大致地了解。接着进行细读来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表达阅读体会,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让学生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探路之间的关联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观察、热爱阅读的意识,真正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此外,在阅读一些写景类或刻画人物形象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学生带入到特定情境下,有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满足学生多样化阅读需要,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

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开展主动思考,不断感悟。教师的阅读教学是相对普遍性的,但不同学生的阅读需要是有差异的。因此,在阅读课程任务分配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和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以个人认知为前提,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实现情感上的共鸣,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课内的每一篇章都有其精彩之处,教师要认真分析课文内容,在相对开放的语文阅读环境下,引导学生以个人阅读习惯为基础自主阅读,从阅读文章中有所成长、有所提升,不断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阅读需要,让他们在阅读中实现个性化全面发展。

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完成课程资源整合

学生在课内的阅读中所学内容和篇章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师的阅读教学要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也是学生吸收精华的有效渠道,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宝贵资源。标准化的语文课程内容是对学生基本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夯实,而课外阅读的资源更加豐富,如网站、电子读物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所需的阅读素材。教师以三四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先做初步的课外读物筛选,再将课外书籍推荐给学生。例如,在阅读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实现课内阅读内容到课外阅读的延伸,为学生推荐一些写景类文章,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又能丰富他们的素材积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将课内学习的阅读方法应用到实践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进行学习与阅读,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扮演的角色稍有转变,但家长的角色价值则大大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家长在节假日时,带领他们的子女到图书馆读书,去书店选书,为学生构建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新时代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善于优化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重视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积极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不断提升班级阅读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要推动课堂阅读环境的转变,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向课外阅读延伸,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物的推荐,重视作品思路的讲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文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晓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 (4):82.

[2]逄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问题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 (9):61-62.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