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下的机场建设发展

2020-03-16 08:26李伟伟柯颖李凯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3期
关键词:自贸港政策管理

李伟伟 柯颖 李凯

摘  要:机场作为航线中枢的节点,是航空运输和城市互联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建设投资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一般投资人难以负担,投资门槛较高,其投资来源主要是政府部门、国企和大型集团。且机场建设流程复杂,涉及政府部门较多,建设全周期较长。从机场建设管理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机场建设全过程中涉及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并以海南自贸港建设对三亚机场影响为例分析政策引导下的机场建设发展。

关键词:机场建设  管理  政策  自贸港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1(c)-0098-04

Airpor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Policies

LI Weiwei  KE Ying*  LI Kai

(Business School,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0004 China)

Abstract: As the node of the route hub, the airport is an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for air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interconnection,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investment in airport construction is huge, the investment recovery period is long, it is difficult for ordinary investors to afford, and the investment threshold is high. The main sources of investment ar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large groups. In addition, the airport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complicated, involving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cycle is l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irpor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ocedures and precautions involv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airport construction. And take the impa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Free Trade Port on Sanya Airport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airport constru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policies.

Key Words: Airpor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olicy; Free trade port

民航是戰略性产业,在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制定科学的运输机场发展战略,推进运输机场发展建设任重道远。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如旅游环境、国家利好政策等主动作为,补齐民航基础设施短板,这对满足服务区域人民群众航空出行需求,落实民航局推进四型机场建设指示和民航高质量发展要求,增强机场航空枢纽功能,充分发挥机场对外窗口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深远。这对机场建设运营管理单位而言,科学推进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如机场跑道、滑行道、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等建设,才能实现机场发展近远期战略目标。

为满足航空出行需求,保证机场航班起降需求和安全运行,全国各大机场改扩建加快推进。运输机场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新建机场选址、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1]。改扩建机场的项目建设程序也一般包括机场总体规划修编、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验收及投运等。增建机场跑道项目,往往还涉及军民航协调事宜。无论是机场改扩建项目涉及的总体规划修编、预可和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还是机场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都应做好管控,更应统筹做好全过程的管理。

1  建设项目主要流程

1.1 总体规划

根据以往经验,一般机场,特别是枢纽机场、大型机场,约10年或者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前,都需进行机场总体规划修编,以系统制定机场近远期发展蓝图,科学指导近期阶段性建设。2020年4月14日,民航局颁布的《民航局关于加强运输机场总体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机场规划近期目标年由10年调整为15年。此举可能为了解决机场基础设施目标年设计容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使用容量需求矛盾,并体现民航基础设施发展适度超前的理念。在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后,根据《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机场建设管理单位还需依据修编后批复的机场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机场近期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报送所在地民航地区管理局备案。机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使机场范围内的土地使用、建筑建造、设施配套、行为活动更加统一协调,有利于机场建设和发展。科学先进的规划也能避免和减少项目建成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机场建设管理单位需提升对机场规划的认知站位,不能轻规划,重项目。

1.2 项目预可研和可研

项目预可研和可研阶段,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规模、投资等。由于机场项目推进程序复杂、投资较大,周期较长,从立项到工程实施可能跨越2~3年,又受建材价格上涨等各种因素影响,总投资一般情况下只增不减。因此在项目预可和可研阶段,应全盘考虑,结合项目所处环境情况和自身特点,在估算项目总投资时尽可能包含所涉及到的所有投资分项,保证后期总投资控制在国家民航局概算管控管理办法要求内。需要说明的是,按照《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最新要求,由政府投资的机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不得超出可研批复的总投资。确需部分超出的,必须说明超出原因,当超出浮动在10%以上时,须重新报批项目可研报告。所以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提前开展有关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社会稳定影响分析、用地预审、地震安全性评价等专项工作很有必要。一方面是能提前明晰项目全口径费用,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控制投资额度,推动项目及早获批。

1.3 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建设管理单位需委托勘察和设计单位开展具体的勘察设计工作,宜在该阶段完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水土保持批复、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并将有关要求落实到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去。初步设计向民航局或地区管理局报批后(飞行区指标为4E(含)以上的工程,到民航局报批,飞行区指标为4D(含)以下的工程到地区管理局报批),由民航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组织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完成初步设计审查批复后,依据批复的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并按照规定委托与设计单位同资质等级及以上的单位开展施工图审查,之后报质量监督机构备案。设计阶段还需完成征地工作,办理完用地手续。

1.4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是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的里程碑。建设管理单位应按照国家和行业规定确定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单位,到质监站办理委托质量监督手续。机场改扩建项目涉及不停航施工的,建设管理单位应到所在民航地区管理局报批。具体施工时,作为建设管理单位,应主动协调各方,保证项目按计划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按期竣工,并做好项目费用管控等工作。

1.5 工程验收

机场专业工程验收分为竣工验收和行业验收。工程竣工后,建设管理单位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检测单位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并请求质量监督站对竣工验收进行监督。竣工验收后,对于规定需进行飞行校验的通信、导航、监视、助航等设施设备,建设管理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飞行校验手续,并取得飞行校验结果报告。在竣工验收和飞行校验合格后,建设管理单位须按规定办理试飞手续,并取得试飞总结报告。

行业验收的权限在民航地区管理局,机场专业工程执行行业验收程序时,由建设管理单位向民航地区管理局提出申请。在完成行业验收后,标志着机场建设工程满足运行安全和使用需求,工程项目才能投产。后期再办理财务决算,移交工程档案资料等事宜。

1.6 运营维护

机场专业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使用频次的增加,加上环境温度变化、雨雪周期性作用等影响,其功能会有所减退。而机场道面作为机场功能的核心,需及时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以保证道面的正常使用。国内外大多数机场通常都是在不停航施工条件下进行水泥道面、瀝青道面及道面基层的维护工作。运输机场飞行区场地日常维护包括道面清扫保洁、灌缝材料更换、跑道除胶、土质地带维护、地面标志维护、排水系统日常维护、围界巡视与维护、服务车道和巡场道路养护等内容。

机场飞行区场地内作业,应加强对所有进入控制区人员的培训,使作业人员工作前应明确现场工作的目标和内容。所有作业机具应按照原先设定的路线进出工作现场。在进入跑道、滑行道等其他可能影响飞机运行的区域,需由管理人员向塔台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才可进入。在飞行区内作业,管理人员需配备对讲机等无线电通信设备,与机场塔台保持紧密联系。

刚性水泥混凝土道面常见病害有:板块断裂、板角板边断裂破损、表面脱落、表面网状裂纹和干缩裂缝、板块松动或脱空、错台、道面拱起、道肩冻胀抬高、接缝损坏等。沥青混凝土道面常见的损坏现象有表面泛油、拥包、麻面、松散、坑槽、表面裂缝、集料磨光、油料腐蚀、喷气烧灼、脱皮啃边等。

机场道面在投入使用后,日常维护是一项持续的过程。当道面发生损坏后,按照飞行区场地道面维护原则,应及时处治道面各种病害。作为机场建设管理单位,宜在道面损坏程度较轻时就采取合理措施,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避免损坏扩大后再组织修复。一般情况下,可将道面修复方法分为耐久性修复、临时性修复和应急性抢修三大类。在具体方法选择中,应优先选用耐久性修复方法。因条件制约不能选择耐久性修复方法时,可采用临时性修复方法,之后在条件允许时,要及早对临时性修复的道面完成耐久性修复代替。当机场跑道在运行期间道面发生突发性损坏时,可采用应急性抢修方法,要对应急性抢修的道面两天内完成耐久性修复代替。应注意合理选择道面修补的施工时间,不宜在强降雨或超低温天气进行道面修补,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性抢修除外。

做为机场建设维护管理单位,应当对刚性、柔性道面修复使用的材料、机具与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全过程监测,作为后续道面病害处治对策的选择依据。宜建立道面损坏状况的数据库,为道面损坏性能发展趋势预估提供依据。

2  三亚机场发展研究

2.1 机场现状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为4E级民用机场, 国内干线机场,占跑道长3400m,宽60m(含道肩),可满足波音747-400、空客340等大型飞机全载起降的要求,停机坪共设置83个标准停机位。凤凰机场现有航站楼面积为10.7万m2,其中国内7.83万m2(T1航站楼4.2万m2、T2航站楼2万m2、国际连廊国内部分1.63万m2)、国际连廊及国际楼1.57万m2、贵宾航站楼1.3万m2,登机廊桥18个。

2019年旅客吞吐量2016.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

2.2 自贸港建设对三亚机场影响

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建设将会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对于海南航空运输业也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在自贸港建设方案中也提及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放宽空域管制与航路航权限制,优化航运路线,鼓励增加运力投放,增開航线航班等。

三亚作为海南重要的城市,将会带来更多的外商、企业投资,航空运输的需求会更大。加上自贸港建设中免税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也会吸引更多国内游客纷纷前往。

按照三亚机场目前的基础设施未来几年是无法满足正常的航空运输需求,改扩建已成必然。同时,三亚新机场建设前期工作也在推进中,而新建机场的前期流程繁琐,周期长。自贸港的建设将会为三亚新机场的建设提供助推器,政府、民航也会大力支持新机场建设工作。

3  结语

本文主要谈论了机场建设前期工作涉及的机场总体规划修编、预可和可研、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注意的一些事项,以及机场项目实施阶段及建成投运后应该如何做好维护工作。针对运输机场建设周期较长,程序繁杂的情况,建议在机场建设过程中,引入第三方工程咨询机构,提供机场改扩建全过程咨询。同时,简要阐述了自贸港政策引导下三亚民航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机场打造为城市重要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以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姿态引领所在地区全面开放,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最终实现机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CCAR-158-R1).

[2] 彭余华,廖志高.机场道面施工与维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3] 民用机场飞行区场地维护技术指南(AC-140-CA-2010-3).

[4] 民用机场道面评价管理技术规范(MH/T5024-2019)[S].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19.

[5] 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T 5004-2010)[S].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10.

[6] 民用机场沥青道面设计规范(MH/T 5010-2017)[S].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17.

[7] 马瑀.国际自贸港税收政策比较及其对海南自贸区(港)的启示[D].上海:上海海关学院,2019.

[8] 张仲巳.营口市自由贸易港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自贸港政策管理
术业专攻,奋力耕耘 努力做好自贸港皮肤科学科建设
政策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