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自我暗示理疗的成功表演机理

2020-03-17 00:37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潜意识表演者心理

(莆田学院 音乐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心理暗示可诱发出人的巨大潜能,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引导,才能激发以往在自身遗留、沉淀、储备的能量。通过潜意识激发潜能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因此,心理暗示对人的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俄罗斯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巴甫洛夫指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人们都会受到暗示的影响,只是每个人受影响的强度强弱不同。心理暗示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暗示。不管是自我暗示,还是他暗示都会在人的潜意识里遗留下沉淀和影响。这种存在的形式: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家证明:人的潜意识思考速度是意识思考的3倍,远远快于意识。正确积极的暗示会激发人朝积极正确方向努力进取,朝气蓬勃。人的心境是愉快,开朗,乐观的身心健康的,积极向上很快获得成功。错误消极的暗示会使人向错误消极的方向发展,做事慵懒,不认真,不积极很难把事情做好。人的心境是沮丧,心情压抑,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发展为抑郁症,甚至犯罪。

二、演出前自我健康的心理暗示理疗激发表演潜能的发挥

1.表演前后专业的充分准备

成功的艺术表演及高难度的专业演出,需要表演者有坚定非凡的勇气和超人的自控力。许多技艺精湛、艺术修养很高的艺术家都避免公开演出,其原因有多种:或因害怕、或因害羞、或因自信心不足、或因表演者自身对艺术表演水准过于苛求等。

德国著名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在《我们时代的音乐》文选中描写到,当年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开钢琴独奏音乐会时的情景,“李斯特与拿破仑具有惊人的相像。他以力量和庄严演奏这首曲子,好像是涉及战场的调遣,他看起来像战场的指挥官,他的目标是征服与统治,是用和平的艺术作为工具,而不是用危险的战斗武器作工具。”[1]因此,有人把音乐会比喻成一个战场,而战斗的胜负取决于平日的音乐练习。只有通过艰苦、严格、扎实的训练,才能为成功的演出打下良好的基础。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者就像巴尔扎克所说的,是战场上的英雄。只有在充分、熟练的表演训练基础准备下,人们的思想和心情才会比较稳定,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舞台,这只完成了演出任务中的一部分,这样还是不够的。在上台演出之前应考虑周全,不能放过任何细节,其中包括演出前,如饮食、休息、道具、服装、发式、动作、正式上台表演前的多次模拟演出训练与彩排、走台等准备工作。在演出过程中,舞台下的观众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如交头接耳的说话声、手机的铃声、咳嗽、孩子的啼哭声等。演出结束时,如动作、致辞、受礼等。表演前尽可能准备充分,考虑好应对各种突发可能的情景思想准备,做到临危不乱。树立好演出成功的必胜信心,排除各种杂念。笔者亲临了许多场演出,几乎每场观众都出现过各种异常状况。表演者只有冷静对待,机智淡定化解各种出现顺变的危机,给自己造成心理阴影。

2.认识

表演者对自身需要有清楚的认识,要参加演出活动的任务,所必备的一切事项。在演出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有的演出任务需要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准备。每个表演动作的运用、设计、编排,以及每个动作在表演前,表演者内心必然有预先有意识的安排,这种安排不仅是理性的,也表现为一种感性动作惯性自动化的形成。每个节目表演的每个动作的成型,从零碎的词、句、段、章、整体都要经过成千上万的训练规范,严格训练、熟记而形成运动记忆力。因此在表演过程中,所有的动作表现为感性运动的潜意识动作过程的自动化和理性运动的有意识记忆过程。

随着表演时间的临近,人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会越大,人体生理激素分泌也会增多,许多表演者会出现各种烦躁不安、饮食失常、失眠等不良症状。对上台表演极其不利,严重影响到表演的质量。一些人在临上台时,汗腺分泌特别严重,大汗淋漓。笔者曾遇见一位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中,手心一直在流汗,汗水不停地往下流,严重影响到表演的质量。所以,如何把自己的心理与生理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快速让自己进入表演状态,对一个演员的表演胜败具有重大意义。当一个演员过分苛刻追求艺术的完美是不切合实际的,将导致演员偏离追求艺术之路,陷入不必要自我否认的自卑境界里,产生自卑情绪,无法做到发挥自己的真实艺术水平。

3.发挥潜意识的潜能

潜意识,即称意念、也称冥想,是主体轻度入静后原神能动的自律性调控自然积淀因的亚无极思维态。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斯指出,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的思考,则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潜意识作为心理暗示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潜能发挥具有重大因素。我国著名的钢琴家刘诗昆先生,早年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在文革期间,从1966—1973年被关在一间小房间里,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从未弹过钢琴。出监狱不久,依然能出色的上台开钢琴独奏会,令人惊讶。有记者问他:“这么长时间没练琴,不仅没退步,反而进步是如何做到的”。他说:“在被关押期间,虽然没有钢琴可以练习,但我可以在脑海中想象自己正在练习弹琴,虽然我的手没有在弹琴,但我的思想每时每刻都在弹琴。”

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先生,有时一年有两百多场的演出任务,在世界各地开音乐会,一年几乎都在飞往世界各地的飞机上度过,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练琴。在飞机上他就把当晚要演奏的乐谱搬出来,放在大腿上练习。这种练习方法是建立在早期严格的、艰苦的、扎实的、专业的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形成了深刻的潜意识效应,其头脑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沉淀,在其心里的潜意识里储存了丰富的音乐资源和内心的音响概念、指法使用规律等。当需要表演时,脑子里的潜意识发挥起积极作用,潜能得到激发,使其在没有练琴的条件和无声的练习情况下,依然能够做到得心应手,每次表演都获得成功,受到世界的赞誉。

每个演员不管从事任何专业的艺术,包括体育技能。从小或一开始就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决定表演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竞技类的技能学科里,对正确的技能运动机理要求的特别严格。每个动作在行动之前,心里一定有潜意识的积累,通过有意识的思维和潜在的意识要求来引导训练。刚开始动作的运用是很重要的,紧接下一步运动神经脉动的连接源源不断地运行,即表演的“运动程序”。在乐器、舞蹈、声乐、体操等表演的运动机理意识的那些肌肉,对内心音乐和实际音乐的培养,鉴赏是有很大不同的。以钢琴演奏为例,刚开始正确的肌肉运动轨迹,直接储存在脑海里,形成肌肉记忆,以潜意识的形式固定深藏在头脑里。其表现形式为不自觉的惯性行为和即是有意识的,又是无意识的运动动作。俗话说“先入为主”。当不正确的肌肉记忆形成,将严重危害到将来的学习和艺术表演的质量,很难改变错误的肌肉记忆形成的潜意识。

表演者的每个动作的表演都不是孤立,有其必要的逻辑性、连贯性,流畅性等。整体之间是互为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动作的成功自如运用,中枢神经系统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刚开始学习的技艺是不正确、不对的肌肉运动规律,错误的表演运动机理就非常难改变。即使花费许多时间改掉,但在潜意识中,还遗留着错误的印象,在表演或练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又重新回到原来的错误上,只有坚定信念,刻意下功夫,才能在脑子里去掉潜意识的影响。以贝多芬的钢琴曲为例。

谱例1:贝多芬《奏鸣曲OP.53》前8小节的演奏手法基本一致。

首先分析研究清楚该奏鸣曲开始以左、右手双音的和弦进行,在考虑手指的指法编排上,要于接下来的音型走向紧密联系起来。因每个人手的长度大小不一,手指的指法运用编排也要根据手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在开头右手安排第一指与第三指或第二指与第四指,紧接着的指法如何安排合理顺利,符合手指骨骼运行的规律都应该考虑到。同样左手也是要进行合理的编排。

三、心理暗示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生理机能受到心理暗示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生理机能变化反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主观感知;另一方面,表现在客观感知。主观感知主要是个人的感知与认识上的表现状态。这种生理机能的运动表现形式,可通过科学仪器来测量的,表演者在上台之前,可以测出演员的脉搏跳动明显加速,上台时跳动的最为激烈。运动机能性脑中枢会出现系统失调,身体肌理僵硬,肌肉紧张,手指不灵活,行动技能变慢,影响注意力集中,记忆失调。有些表演者甚至会出现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的现象。潜意识上遗留着以往的学习经历和不完美的表演所产生的心理阴影。

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在指导学生参加国际钢琴比赛临场时,经常通过给学生传递纸条这一招,为学生摆脱紧张、放松情绪打气,使学生受到暗示,在潜意识里鼓起勇气面对挑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表演后产生不适症状的自我暗示治疗

1.表演者主观认识的偏薄

当一个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出现失误时,其情绪一定会很低落,心情处于低自我效能感中,对自己的表演持否定态度,悲观失望,没有自信。认为自己不行,慢慢变得焦虑烦躁不安,对以后的演出采取回避消极态度,甚至将来怯场再也无法上台表演。面对表演中出现不尽人的情况,客观分析自身在表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学会突破定式思维方式,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理性分析问题,对症下药。“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无论看起来多么优秀的人,多少都会感到自卑。只要还有目标,当然就有自卑感”。

2.沮丧消极心理

艺术追求是无止境的。“艺术的表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表演者的每场演出都可能因心情、舞台、灯光、乐器、身体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不尽人意的表演。甚至因没有发挥出平日训练的水平,在表演过程中,哪怕一点点瑕疵都会令表演者感到沮丧和难过。或曾经表演不如意对表演者心灵深处留下过去的阴影,产生的压力,一直缠绕在心里,使表演者担心演出可能会失败。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3.培养自我积极良好的心境

要有接受不完美自我的勇气,培养自我积极激励的良好心态。不要担心有可能出错---不要把它们看成失败,而将其视作在未来避免出错的机会[2]。许多取得成功的人士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性与处事方法。例如,吃苦耐劳,脑子灵活,善于思考等。最关键的是善于自我暗示,给自己鼓劲,找到突破口,调动潜意识的力量,激发潜能的潜力为自己服务。如果一个表演者一直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演出任务,就无法做到正确认识自己,分不清自己的不足,同样,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持否认的态度,也改变不了自身缺点,从而散失了表演的能力。

五、正确对待他暗示者的影响

他暗示即外因对被暗示者的暗示。可分为善意他暗示和恶意他暗示。

1.他暗示者受自身的专业水平制约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音乐语言是文字无法替代的语言是聆听的艺术。音乐特性充分揭示了音乐是一种直通心理的声学效应,人的心理情感直接受声音的影响,在情绪上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如高兴、愉快、生气、愤怒、沮丧、伤心等。每个表演者都希望自己的表演,得到别人的肯定。然而,每个观众的文化水平、音乐素质、学历程度、情绪状况等各种原因,都会造成欣赏水平的差异。因此,他暗示主观性自由评判的尺度很大。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评价各异。各种评价对表演者都很重要,对演员心理产生的影响也很大,即形成他暗示。

2.应对他暗示的方法

他暗示表现为外界客观的思想意愿行为,诱导或误导主观意识行为的形态。对于他暗示的影响,人们需要客观有针对的看待,理性分析他暗示的意义、价值、目的、动机等。对于每一位表演者来说,每场演出都希望得到观众和同行的认可,但往往得到的反馈,却是不尽人意的,有的可能是冷漠无声的,有的可能视而不见。一些人可能会因出于嫉妒心,甚至是冷嘲热讽的相讥讽。应对他暗示的方法,美国钢琴家、教育家西摩.伯恩斯坦有一个很有意义的指导思想:“多年音乐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如果我们培养出一种靠得住的自我批判能力,那么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内心的信心都不会动摇。”[3]简单概括一句话:相信自己能行,树立坚定的信念。

3.应对怯场的举措

因高度紧张,或曾经失败的演出经历,而产生自卑怯场的心理。从而失去了上神圣舞台,展示自我的勇气。应对怯场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树立健康乐观的自我暗示,运用自我训练的方式,对自己不断在脑海里进行自我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表演获得成功,相信自己能够出色完成演出任务。以健康乐观的自我心理暗示,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的激励自己“我行”,甚至睡觉也不放过。通过自我暗示的有目的训练,增加潜意识的能量来激发潜能的发挥。

(1)刻苦练好本领,完善表演艺术水准。

(2)树立积极的表演自信心。

(3)克服心理压力,调整心态。在表演艺术里,错误是很正常的,对艺术的追求只能做到精益求精,无法做到完美。正确镇静对待表演中的失误,学会自然巧妙顺变已发生的错误,放松冷静的把未完成的部分继续表演完。不要纠缠已经过去的失误,其实观众更在意的是欣赏艺术价值和思想感情表达。

(4)合理的饮食,充足的休息,保证有充沛精力参加表演。

(5)注重对表演艺术的追求,使自己的表演与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

六、结语

通过潜意识训练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培养欣赏能力等储蓄潜能,甚至可以激发创作灵感,即创作潜能。作曲家勋伯格创作了第一批无调性作品之后,通过不断的研究,解决了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在脑海里出现的潜意识中的调性意识。经过近10年的探究,终于创立“十二音体系作曲法”。从传统的有调性到无调性的变革,是音乐史上最本质的创新。

猜你喜欢
潜意识表演者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的作者诠释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手称扑克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