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赤壁赋》,感受言语照应的魅力

2020-03-17 09:35杨洪艳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赤壁赋

杨洪艳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重点资助课题“指向言语表现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本文以《赤壁赋》为例,重点分析文章照应的三种方法,即内容与文题照应、内容与作者照应、前后文照应。笔者认为,照应是文章扣住中心的主要方法,因有照应的存在,文章结构上才能前呼后应,内容上才能紧扣中心,照应是文章无懈可击的法宝。

【关键词】照应;照应方法;紧扣中心;结构严谨;无懈可击

照应这种手法的运用,在苏轼的《赤壁赋》中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一、文本内容应与题目严格照应

《赤壁赋》一文中,题目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即“赤壁”“赋”。“赤壁”交代地点,“赋”交代了文章的文体。苏轼在写作《赤壁赋》时,可以说是在照应题目上下足了功夫。

《赤壁赋》由事件开启,那么事件就有發生的地点,在文章第一段交代主客夜游的逸兴这一片段里,就有“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语句,交代地点是在赤鼻矶的下面,这是围绕题目来写的;而接下来的“清风”“明月”“水波”“白露”“水光”等景象,以及“高歌吹箫”引起的悲伤情绪,无疑都是写赤鼻矶之景美,进而写因为景美,幸甚至哉,乐极生悲,想起了自己的悲慨往事,才有了举酒主客、情绪转悲的描写,也可以说“此悲来乎于赤壁之乐也!”。在主客问答环节,客人开始倾诉其悲伤的原因,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加的典型,有说服力,客人怀古伤己,举了曹操的事例,以曹操曾是千古英雄人物,如今却灰飞烟灭,来证明古代英雄尚且不能久存,何况“沧海之一粟”的我们?此事例依然是围绕题目中“赤壁”来写,因为文中指出“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个“此”就是赤壁。即便是第三段中客人直接倾诉的伤感之语,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以及第四段苏轼为排解客人内心的忧愁而进行的解释——“舍与不舍、取与不取”也是由第一段赤壁之景引申出来的,间接的照应了题目中的“赤壁”。

由此可见,《赤壁赋》通篇文章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赤壁”来写的,无论是直接对赤壁的景物描写,还是间接对赤壁之处曾经的英雄人物的回忆,以及如今的主客之悲,作者都是围绕主线展开,毫无偏颇之嫌。

题目中的“赋”字,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赤壁赋》通篇在句法上讲求语言优美,以四六言为主,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是四言,“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是六言;多用对偶,句式整齐,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等;讲求韵脚,但是不断变换,如开篇的韵脚是“间”“天”“然”“仙”,同一段内同一韵脚,到第二段时韵脚变为“桨”“光”“方”“慕”“诉”“缕”“妇”,韵脚不仅和上一段不同,而且在段内也发生了变化。而这些,都是照应了题目中的“赋”字。

二、文本前后内容你呼我应

在《赤壁赋》中,“水、月”意象贯穿始终,前后相互照应,形成一体。

首先,在开篇写月夜游赤壁,并对赤壁的景物进行描写之时,作者着力于对明月、江水两个意象的润色上,对明月、江水形态作了具体而形象地描摹,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这样的语言,不仅体现了月夜景色之宁静优美,更为下文写曹操月夜赋诗,客人借助“明月、江水”抒发内心悲伤的议论,苏轼借助“明月、江水”的说理做了铺垫。

其次,客在伤感自己的渺小和人生短暂之时,也是围绕“明月”和“江水”展开的。

客人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自己和明月一样永存,文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就是自己志向的写照。这样写既照应了文章开头对明月和江水的描写,同时也真实地体现了客人此时的主观情思。游览之时,见到天上的月亮,船下的江水,有感而发,顺理成章,后文再借助这两个意向抒发感想,也是情理之中,很有说服力。内容上的前后照应,使文章主旋律集中,少了突兀感。

最后,苏轼在帮助客人解决内心矛盾时,亦是从写“明月”“江水”开始,这至少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照应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使文章浑然一体,并能使文章说理更加深刻,中心明确,避免不必要的偏离中心的赘述。正因为照应手法的存在,《赤壁赋》一文,经历千百年的洗礼,依旧光彩夺目。

猜你喜欢
赤壁赋
沧海一粟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兼融儒道佛,熔铸千古文
浅析苏轼《赤壁赋》的艺术特色
《赤壁赋》教学中综合同构教学法的应用
“望”—解读《赤壁赋》的秘钥
三步导读法:让语文教学“大道至简”
《赤壁赋》导学课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