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学习体系的构建策略

2020-03-18 16:40姬振华蒋荣泉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座次互动学习能力

姬振华 蒋荣泉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构建学生座次排列优化互动学习的结构体系,可以把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学习,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个体差异发展,也可以让“优生”带动“差生”进行精熟学习,使各种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升。

关键词:课堂互动学习体系   构建策略

通过观察班级里学习成绩的佼佼者,笔者发现在师生互动中,他们的反应最敏捷,课堂氛围也会因此而活跃。如此一来,课堂师生互动往往成为教师与学优生的互动,导致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他们只能跟风认同,齐呼明白,其实他们并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留下了知识的“缺口”。时间久了,学困生就会越来越多,而这就是传统课堂的共性造成的积弊。然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必然存在的,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让教师帮助全班每学生当堂解惑,是不太可能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利用个体差异,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互动,才能迅速解决众多学生理解不透彻的“缺口”。

一、互动学习的结构体系以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理论建立

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结构的研究表明,从学生参与课堂的实际出发,构建一个能够涵盖各种重要的个体变量、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分析框架,并把众多个体差异变量放到这个框架中加以分析,明晰每一个变量的差异状况,以及其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不同意义,进而可以形成学生个体差异的结构体系。这样的结构体系显然是班级成员的组织方式和排列方式的有机结合,是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难以实现的结构。教师只有把学生的座次排列进行合理布局,将复杂的交往活动构成“网”状系统,才能充分发挥班级优生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按学习能力以层进式排列学生座次策略

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学习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建构自身的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互动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教师的作用是带领学生完成本课学习任务,而不是讲授教学内容。

为了学生间的互动学习更加方便,教师可以将学生座次按照全班学生学习能力的优、良、中、差这四个层次进行编组排队,从而发挥生生相传、生生互助的效能。不仅如此,教师也有了更多时间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展,从而调节课堂节奏,进行个别指导,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探讨和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层进式互助学习座次是按学习能力水平呈中心对称的座次排列方式,如图1所示,学生座位按中心对称式排列,教师居于中心位置,学生分成四队,每队按一、三、五或二、五、七排列。以教师为原点所成坐标轴上的学生布置“优生”,其左右依次为良、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第二排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体比第三排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一些。座位的位次就按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动态变换,以此激励学生学习进步。学生队列分布形成四条通道,方便教师与更多的学生进行交流,而且与中、差两个层次的学生接触面最广。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多关注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信心。

三、“优生”助学“差生”策略

各队第一排是“优生”,是本队的学习队长,负责指导第二排学生学习,第二排的学生负责指导第三排学生学习,前排一人帮助其后排一或两人解决问题。位于轴线上的学生为本排小组长,管理和带动本组同学学习,每横排相邻学生间也可以互助学习。这样构成了学习能力由高向低、由中间向四周的结构体系,实现先学带动后学,先学会的学生带动后学会的学生的学习模式。小到两人互动,大到全队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促进全班学生的整体发展,让学生在互助中教学相长,在合作中共同进步。随着问题探究、作业进度等课堂任务的推进,教师可以进行全班四个队之间的竞赛评比,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四、以层进式分布加强精熟学习策略

精熟学习理论是指,学生在进入更高难度的学习阶段前,应充分理解之前所学习的概念,即孔子主张的“温故而知新”之意。精熟学习法不仅是学困生的福音,学优生也会因为指导他人学习,在互动中更好地巩固知识。

由于学生的基础性差异,会导致学生对同一个事物或概念的直观认识和间接理解程度各有不同,所以在学习与之相关的新认识时,学生产生的误解就会越多。教师每讲一个问题,学生就有无数个想法,仅凭课堂教学时间,教师无法给每个学生进行一一指导和纠错。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助式寻求帮助,通过生生之间一对一或一对二进行讲解,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由于学生不愿与差距太大的同学讨论课堂问题,只喜欢与学习能力相近的同学一起交流,所以对同一问题认识基础相近的两个学生,他们的语言表达更易于相互接受和理解。根据学习能力设计的座次排列就是为了方便优差生进行互助,全班“优生”构成学习指导的主干,影响力由中心向周围逐步推进,外围的问题也可以逐级迅速得到反馈,这样如同轮生叶序的脉络一样,构成一种学习能量输导结构。

五、运用翻转课堂加强课内课外双修策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两大模块,第一模块是微课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在家完成课前知识认知;第二模块是课堂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理解和深入探究。通过这两大模块的完美配合,在完成每一章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缩短学生间的学习能力差距。课堂教学时间比较集中,有教师的监督、同学的示范和互动,所以可以有效调动自控力差的学生投入学习活动,再加上团队精神的激励,让学生在互动中熟练掌握、强化认识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和积累逐步发生了质的飞跃。

六、结语

综上所述,按学习能力进行层进式座次排列不是形式上的作秀,而是教学范式的变革,是学与教的主场变换。这种座次排列是讨论式会场,而不是倾听式会场;是全班学生间互动学习的体系建构,有机而不零散;是开放式课堂,教师是主持,学生是主体,容易形成课堂生成性学习,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这种课堂结构中可以人尽其长,相互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继云.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萨尔曼·可汗.翻转課堂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本文系中央电教馆2017年度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微课教学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73720008。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矿坑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座次互动学习能力
官场座次有讲究
巧排座位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基于互联网UMU互动学习平台下地理教学——以“我们身边的自行车”一节为例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座次、身份认同与职业选择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活字印刷式座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