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

2020-03-18 16:40王千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细胞分裂深度建构

王千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深度学习可以建构知识之间的关联,实现信息的整合,让学生学会分析,深层次剖析知识,把握知识的真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让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激活知识储备,构建知识网络

深度学习可以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初中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逻辑思维的发展还需要理性的支持,所以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激活学生知识储备的方法有很多,或以复习引知,或以讨论引思,或类比,或讲授,所以教师不要囿于固定的教学模式,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如在教学《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呈现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并提出“小鸡的身体有哪些结构?”“同一个鸡蛋发育成小鸡为何会出现不同结构?”“什么是细胞的分化?”“鸡翅的组织有哪几种?这些组织在肌肉上的排列有哪些特点?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是不是鸡的一个器官?”等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二、采用分层教学,激发积极情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处采取相应的措施,让性格内向、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复述、多交流。同时,教师要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形成学习合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彼此共享,讨论交流,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如在教学苏教版《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验,并讨论:“植物细胞与人和动物细胞结构上有何异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有没有线粒体?通过观察实验,你是通过什么结构确定看到的一个细胞?”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呈现资料,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等基因方面的知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三、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

教师要将知识置于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实践习得知识,获得有意义的建构。情境创设能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如在教学《细胞分裂与分化》时,教师应要求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准备一块橡皮泥,让学生对橡皮泥进行三次分裂,一边实验,一边感受细胞的分裂,思考“分裂中细胞数目是如何变化的?”“如果一个细胞分裂八次,它将变为多少个细胞?”“其中的规律是什么?”等问题。学生通过体会、尝试、计算、讨论,再回答问题,感悟到细胞数量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教师还可以播放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让学生讨论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接着,教师可以播放“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的动画,让学生谈一谈细胞分裂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形状、结构是否相似,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是不是也是一分为二,染色体的数目是不是随之减半,是不是变成另外一种生物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知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与细胞内部的细微变化,从而细致地观察染色体的变化,突破学习难点,感受细胞分裂的客观规律。

四、引导学生内省,培养高阶思维

学生要善于自我反思、自我調节,将思维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初中生的思维已逐步成熟,内心活动变得丰富,并在体验中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要调整好教学节奏,适时地留白,在讲解完重要内容后,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反思的情境,故意制造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思考,完善学生的认知过程。

如在教学《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时,教师可以提出“人和动物有哪几种组织?我们用什么观察了这四种基本组织?每种组织各有哪些重要特征?”“吃甘蔗时吐出来的是什么组织?有什么作用?”“人体有哪些系统?植物呢?”“植物有哪些器官?各有什么功能?”等问题。教师可以问题指引学生回顾,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回答进行内省,强化自己的思维。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采用分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内省,从而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细胞分裂深度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浅谈毛根玩具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建构游戏玩不够
例析有关细胞分裂的图文信息转换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