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山区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2020-03-18 16:40何少勤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山区小学数学课程融合

何少勤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山区小学原有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伴随着政府对教育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山区小学也具备了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条件。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山区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策略融合。

关键词:核心素养  山区小学  数学课程   信息技术   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得山区小学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教学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总的来看,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引入信息技术,能为山区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更加直观的学习素材,对于提升小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也有助于山区小学生更好地利用学习时间,为提升核心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山区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能促使山区小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情境,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有利时机,把握关键,强化融合效果,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山区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相对较差,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教学有关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如在计算圆的面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划分圆的过程,使之划分为八等份,这样每一份等腰三角形均非常接近。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半径与三角形腰之间的关系,给山区小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圆趋近于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使小学生逐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这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借助信息技術,提升山区小学生分析能力

在面对一些题干比较冗长的题目时,六年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分析能力,才能正确回答数学问题。分析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有效提升山区小学生的分析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教学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受信息技术条件的限制,教师主要进行了小规模的统计,并将统计的方法和意义等传授给学生,但没有统计生活中的样本。在此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不深刻,数学素养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然而,教师采用大样本开展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将数据体现在表格中,再利用智能终端处理数据,并由电脑自动给出各个统计指标数据,从而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山区小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分析较多数据,这对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三、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山区小学生学科素养

数学知识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备较强的应用性。对于很多山区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相当于一种生活技能,数学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有助于学生形成生活化的数学概念,加深山区小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这也是以往山区学校教学不具备的优势。

如在教学“分数乘除法”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个西瓜的和个西瓜的有什么不同?怎样比较这两块西瓜的大小?”这样,学生会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形成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模拟这两块西瓜的分解过程,促使学生直观感受两块西瓜的大小,呈现出分数和相乘计算的过程,促使学生直观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现代小学教育事业发展态势来看,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趋势不可逆转,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对于山区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传统的教学环境与条件极大地限制了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要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颜仲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策略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5).

[2]王馨.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基于小学数学课堂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

[3]庄少英.核心素养在山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困境及破解方法——以粤北山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例[J].广西教育,2018,(13).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山区小学数学课程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刚柔并济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破次元
融椅
山区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与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浅析山区小学英语听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