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素质教育发展路径选择

2020-03-19 08:48唐帼丽于颖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

唐帼丽 于颖

摘 要:围绕理工科大学素质教育实践以及开展素质教育的意义进行探讨,一方面提出博物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联意义,另一方面指出通过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同时,还探讨了开拓理工科大学素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博物馆教育

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目标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将针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放在大学办学的重要地位。但如何开展富有人文教育意义和特色的切实有效的通识教育,则是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大学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通过特色通识教育推进学校的文化

素质教育

1.中国高校通识教育本土化和特色化研究

所谓博雅,是指学识渊博雅正[1]。通识教育是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门教育有别[2]。如何认识通识教育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认识教育目标的问题。专业教育要解决所需要的专业技能问题,而人本教育则要解决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问题。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所培养的未来人才,如果没有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强烈的社会担当,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么即使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本领,也很难担负起建设国家、发展社会的重任[3]。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中国高校通识教育本土化和特色化”问题的理论探讨,解决通识教育本土化问题,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下的中国特色通识教育,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

我们认为,一方面,应当承认教育全球化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与西方通识教育的差别,学习西方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绝不能将西方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应当在确立中国本土通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识教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价值融合,将传统优秀教育资源用于当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4],以特色通识教育作为落实中国高校通识教育本土化和特色化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特色通识教育的实践意义探究

(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回顾。1995年9月,教育部启动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其内涵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学者王义遒认为,实践证明,这项工作较好地促进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大讨论,有效改变了1952年院校调整以来实施的过于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在高校中比较普遍地引进了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了本科教育质量。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5]。

(2)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实践。追溯西方通识教育的传统,博物馆资源较早地用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人文教育实践。在中国当代教育中,博物馆教育也是我国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博物馆教育既有历史文化教育特点,又具鉴别收藏的专业特征。许多专业人士一方面向社会和学校推广博物馆教育,另一方面则强调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异,认为博物馆教育应当与学校教育保持互动关系。孙冬雪认为,博物馆以馆藏的实物作为教育的媒介[6],离开实物展览,博物馆教育实践无法开展。因此,博物馆教育应当是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式教育。陈明渊提出“博物馆与学校的对接融合”观点,认为博物馆应当与学校建立拓展式教育联系,将学校理性与博物馆感性在博物馆场所中的文物面前实现统一,加深学生的教育感受[7]。

苏妮汗认为,应当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加强二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机制[8]。李云鹏则指出,就博物馆教育概念来说,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博物馆教育是根据博物馆的藏品和陈列展览以及相关材料,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直接形象地对观众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其思想品德、审美情趣,是博物馆重要功能之一。这就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分立为彼此产生关联的两个空间,就博物馆教育的专业特性来看,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合作,以历史人文精神为主线,形成通识教育下的互动实践关系[9]。

从西方国家的教育经验来看,以美国为例,其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主要有六种方式。一是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二是博物馆专业人员带着展览或教材教具到学校服

务;三是资源出借,如芝加哥费尔德博物馆的

“教育資源出借”项目已有百年历史;四是博物馆和学校利用博物馆资源共同研发课程,如美国古根汉姆美术馆曾推出“透过艺术学习”项目,此项目实施已超过30年,由馆方发动,由博物馆专业人士、社区艺术家以及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五是教师培训;六是网络服务[10]。馆、校双方都在探索打破博物馆教育壁垒的方式,将博物馆教育真正纳入通识教育范畴。

(3)以人文教育的核心教育形式融入通识教育。目前,国内外博物馆教育基本呈现出两个表现特征:第一,博物馆教育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涉及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律、文学、艺术、军事、体育以及数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是通识教育的典型性反映形式。第二,博物馆教育作为博物馆与学校互动的实践教育方式,构建了学校通识教育的社会化实践平台。在博物馆教育中,一方面学生获取社会化角色认同的体验,另一方面也获取了与文、史、哲、艺、政治、法律、社会、科学等学科相关联的通识教育实践知识。对学生来说,博物馆教育不仅仅是对多元知识的一种广泛性感知,更是人文知识和人文阅历的一种获取。

依据国内外通识教育经验,博物馆教育与通识教育逐步形成紧密结合关系,博物馆教育逐步被纳入学校的通识教育。但是,博物馆教育如何能作为学校通识教育中主体性人文核心教育,以主体性教育形式占据通识教育的核心地位,成为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点,这是中国高校本土化通识教育发展的契机。我们认为,应当抓住博物馆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认识、抓住通识教育中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的关键点,以博物馆教育作为学校通识教育的主体性教育,以学校为主、以人文教师为主、以学生为受众教育对象,探寻博物馆教育作为高校通识教育主体性人文核心教育的实践路径。因此,作为中国高校通识教育本土化特色发展的一种形式,博物馆教育在体现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能够发挥其特殊作用。

二、在特殊通识教育中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

博物馆教育是通识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教育,应当充分认识其多元性特征以及以历史人文为主导的人文教育特征。因此,博物馆教育作为中国高校通识教育本土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一方面要强调博物馆教育通识化,研究博物馆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之间的关联性,突出博物馆教育的历史文化特征和人文教育特征,以博物馆教育的历史人文特性和文化审美特性,强调博物馆教育人文通识作用,打破博物馆专业学科壁垒,实现博物馆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另一方面要突出博物館教育人文核心化,研究博物馆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认识博物馆教育历史人文特性和文化审美特性,强调博物馆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和文化价值观教育作用,强调博物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多元学科教育的文化价值教育的集中凝练性。

(1)构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研究体系。建立高校通识教育研究平台,强调平台建设“一个主体,两个依托”,即以高校为博物馆教育主体,以博物馆教育社会资源(包括博物馆及博物馆教育专业人士)和地域性资源为依托。高校通识教育研究和建设,不能采用以往与社会博物馆教育平行发展的方式,要寻求学校通识教育的主体性,在主体作用下,将博物馆教育的社会资源吸纳并融合为学校通识教育资源。高校通识教育研究平台建设,既要以我为主,又要强调学科专业特性与资源共享、学科共建,要引入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共同开展通识教育研究。高校通识教育研究要实现地域化研究,以地域传统研究辐射历史人文研究。以首都北京为例,北京高校应当以北京地区博物馆资源为依托,知北京爱北京,知中华爱中华。

(2)深入研究博物馆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多元学科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凝结点。要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多元学科研究资源丰富优势,推动以博物馆教育为核心的学科交叉研究,凝练博物馆教育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的研究点。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可以在依托北京博物馆资源的基础上,展开“北京地区传统音乐人文教育价值的认识”“北京地区街巷、坛庙、园林建筑与北京历史文化的融合性”“古都北京城建制史中的人文价值”等主题性研究。以博物馆教育中的文物实证研究为透视点,汇集人文社会科学多元学科研究思想,落实人文精神与文化价值观教育。

(3)重构通识教育人文核心课程体系。在开展博物馆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博物馆教育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实现等研究基础上,重构通识教育人文核心课程体系,将博物馆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多元学科文化凝练点,设置为通识教育人文核心主导性课程。以此课程为辐射点,关联人文社会科学多元学科课程,共同形成通识教育人文核心课程。在强调博物馆教育人文核心主导性课程地位的同时,突出博物馆教育学科文化性、实践特色性,突出博物馆教育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教育传播性。以博物馆教育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人文核心地位的确立,凸显其文化价值观的教育传播作用以及本土化、特色化特征。

(4)探寻高校通识教育“四位一体”模式。高校通识教育既要反映博物馆教育学科文化特征,又要突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多元学科交叉性,人文教育和文化价值观教育研究成果。要形成课程教育与网络教育、实地教育以及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模式,构成由主导性博物馆课程、相关性博物馆网络课程、博物馆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实践社团教育为一体的通识教育系列课程。以北京化工大学的北京博物馆教育课程为例,其课程建设与学生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社团建设结为一体,教学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博物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意义。

三、对于有效解决理工科大学素质教育资源问题的启示

通过通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越来越意识到通识教育的多元学科文化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联性,也逐渐摸索到理工科大学开展通识教育以及解决好人文社科多元学科资源问题的方向。一方面,我们力图搭建学校通识教育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以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关系认识为核心,进一步深度打造特色通识教育课程群,以教师学科研究兴趣与专长为主导,推进文、史、哲、艺、科等多元学科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清华大学2018年举办的国际创客教育高峰论坛上的一些嘉宾交流,从另一个侧面契合了我们对于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关系的认识。在论坛上,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李建深和清华大学的游战洪两位学者的演讲给予我们深刻启发。李建深老师以“青铜器、斗茶+科技重现:两个具体研究案例”为题,从自己的研究兴趣出发,从当代高新科技的视角,重构并还原了古代文明中的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之间的关系。游战洪老师以“从汉代弩机技术复原试验看古代工艺技术”为题,将自己历史学术的专长聚焦在古代科技发明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上,让我们看到历史上先进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人文活动。两位学者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研究专长与研究兴趣对于通识教育人文性的应用方法,他们以研究课题为基础,为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引人入胜,同时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通过阅读和实践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了通识教育的目的。

以此为例,我们认为在理工科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应当强调通识教育的“通识精神”。一方面要调动学科专业教师以研究兴趣为导向的教育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摒弃学科专业式的组织思路,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全人”。以问题或研究方法等为主线,对不同学科领域内容进行融会贯通,设置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能启发学生心智、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的多种视角的基础性、普适性的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实现通识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文化素质教育与学科专业知识三方面的融通[11]。从这个角度看,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科专业教师以及理工科专业教师都可以进入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大素质”教育领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

人才。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71.

[2]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册[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55.

[3] 姜泓冰. 以人文情怀引导科学精神[N]. 人民日报,2014-08-14.

[4] 唐帼丽.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应当走本土化发展之路[J]. 中国大学教学,2016(8):43.

[5] 王义遒. 深刻领会 积极做好“发展素质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33.

[6] 孙雪冬. 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互动的思考[J]. 博物馆研究,2006(2):8-10.

[7] 陈明渊. 博物馆与学校的对接融合[J]. 理论探索,2013(8):198.

[8] 苏妮汗. 建立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

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J]. 内蒙古教育,2014(11):79.

[9] 李云鹏. 近七十年来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述评[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10):114.

[10] 吴镝. 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 比较教育研究,2011(5):125-126.

[11] 蒋红斌,梁婷. 通识精神的彰显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 教育研究,2012(1):95-99.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喜欢
博物馆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遗产保护和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美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比较研究
寓教于乐 开创博物馆教育新形式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发展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