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桂平供电局城区供电所:北回归线上的“供电红马甲”

2020-03-23 07:14陆冬琦傅虹甘汶杰
广西电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桂平供电所城区

●陆冬琦 傅虹 甘汶杰

美丽的西山脚下,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城桂平。它坐落在黔江、郁江、浔江交汇处,是穿越北回归线的广西人口最多县级市。每当华灯初上,在万家灯火如璀璨的明珠背后,有一群默默坚守的光明使者,他们是当地老百姓点赞的“供电红马甲”,他们是服务脱贫致富的攻坚力量——贵港桂平供电局城区供电所员工。

城区供电所担负着桂平市西山镇等13个行政村19.8万群众、累计供电面积287平方千米的供电服务工作。随着农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桂平城区对电量的需求不断增多,城区供电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打造安全规范“平安美”,铸就精细优质“服务美”,全面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守护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前进村“前进记”

坐落在北回归线上的城区供电所 韦振宏/摄

绿树成荫,山水潺潺,青山绿水间一栋栋乡间别墅依山而建,山光水色映衬着农家小屋,一排排整齐的茶树迎着秋日的暖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前进村位于国家4A级西山风景名胜区北面峡谷,全村共481户1771人。近年来,前进村立足“依山、依水、依名茶”的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走出一条以绿色产业为主的生态发展之路,从一个偏僻落后的贫困村发展成如今全国生态文化村。

前进村的变迁离不开贵港桂平供电局和城区供电所的付出和努力。为满足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用电需求,贵港桂平供电局结合乡村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在前进村,我们建有4台公变,容量从原来的300千伏安增大到750千伏安,很好地满足旅游发展和居民用电的需求。”该局项目管理中心经理梁朝强介绍。

茶叶三生态茶园是一家位于前进村的茶场,是传承了三代人的家族寄托。现年60岁的茶园主人陈金耀,在桂平绿茶界人称“茶叶三”。“做茶如做人,贵在‘品’。”他说这是自己一贯做茶宗旨。今年,陈金耀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已经23个年头了,他的茶园每年能生产绿茶约1600斤,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年产值达18万元。

“轰隆隆……轰隆隆……”在百米开外,炒茶机正“卖力”工作着。为实现对茶叶品质的科学把控,陈金耀淘汰了用木材、煤炭作为燃料加工茶叶的落后工艺,自己花钱买材料,建造一台炒茶机,实现从茶叶采摘到炒制再到分拣全过程机械化,而电力供应直接决定着茶叶加工生产的效率、产量及品质。

“原先用的50千伏安的变压器,每到用电高峰期老是电压低,时不时又跳闸,现在用上了250千伏安的变压器。每年供电人员都主动上门来,了解我们的用电需求,帮着检查电力设施,给我们吃上‘定心丸’。”陈金耀和儿子陈圣林边炒茶边高兴地说。

充足的电力不仅让像陈金耀这样的茶老板喜笑颜开,还让前进村越来越多村民加速驶入了乡村民宿游的“快车道”。

20世纪90年代,前进村村民纷纷外出闯荡,前进村几乎成了一座空心村。后来,随着青山绿水间的掘金之路越走越宽,昔日的空心村成了“香饽饽”。

2011年,前进村被列为广西6个特色旅游名村之一,家住桂平的莫汉绍敏锐地从中嗅到了商机,租用朋友家的土地,开了一家碧云轩农家乐休闲度假山庄。

了解茶场的用电情况与需求 韦振宏/摄

“刚搞民宿那会儿,村里还没现在这么美。”莫汉绍指着村头的变压器说,“那会儿电线都还裸露在外,感觉上就一个字,乱。原先村里也没啥用电需求,就照明和使用简单的电器。”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味,前进村逐渐打响了名声,越来越多的人回村,吃上了旅游饭,对于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或许没有太多人注意到电力的变迁,但莫汉绍觉得,“如果等空调等电器开起来就跳闸,再来改造,那大家确实都会印象深刻了。大家都没特别注意到,就说明了电力部门工作做得到位,抢先一步把问题解决了。”

即使今年在疫情之下,莫汉绍的民宿依旧不乏客人。“前进村山好水好空气好,大家憋得太久了,一解禁,邀上三五个好友,就跑这儿来呼吸新鲜空气。”

每一次电力变迁,都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纯生态的自然环境,促进了前进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前进村每年都吸引了10万多名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农家生活乐趣。目前全村种植茶叶、铁皮石斛、名优水果、琴丝竹、花卉等1000多亩,种有黄花梨、沉香等名贵树木1万多株,建成各类民宿、农家乐26家,农民人均年收入达8700元。

安全无小事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平安是家庭最大的幸福’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宣传用语,而是内化于心的工作习惯。”在每周进行的部门安全例会上,城区供电所经理陈宗理与员工侃侃而谈。

1994年参加工作的陈宗理在安监专业的岗位超过10年,员工对他又爱又恨。爱的是他坚持守护他人的安全,恨的是他铁面无私、毫无情面可言。

在工作现场,他总是不慌不忙,面对不规范作业的工作人员,耐心地讲道理。规章制度第几条第几款,工作流程的要求是怎样,每个工作细节他都熟记于心,现场施工人员对他既敬佩又害怕,生怕被他抓到违章作业。在陈宗理一丝不苟、细致到位的工作作风感召下,城区供电所员工大到现场施工管理,小到工作票填写,运用安全风险管控思维,对照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地毯式排查问题,逐条整改,将问题归类,形成系统思维,真正做到每项工作都严格执行,每处细节都加以约束。

与此同时,在强化员工业务技能水平方面,城区供电所为了人人练就过硬的岗位技能,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岗位练兵活动。通过“传、帮、带”形式,坚持每月两次技术培训,从理论到实践,对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和急需要掌握、了解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讨论与学习。正是这种规范的管理,有效提高了全所安全工作可控、在控。

党旗引领“最大多数”

“在关键时期,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看得见的。”城区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杨雄自信地说。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城区供电党员突击队严阵以待,每天对定点医院进行巡视测温,时刻监测着用电设备的情况,保证疫情期间医院的供电稳定。

在桂平发现的第一例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小区发生停电后,如何复电,如何解决群众的用电问题,成为了摆在党员魏海峰面前的难题。

“那个瞬间心里肯定也会怕,但是想到抗疫的关键时期,党员不上谁上,我们能做的也就是给客户提供可靠安全用电,比起一线医务人员,我们的工作算不上辛苦。”与魏海峰一同值班的员工李少文对他不畏危险的举动和勇气由衷赞叹。

党建引领不仅在抗疫保电中作用突现,该所还创新了党建与业务融合管理的“生命树”,把支部达标和台区治理工作成效实行可视化。“生命树”横向由“党建管理、业务指标、安全底线”三个系数合成,纵向由台区治理涉及到生产、服务等20多个指标构成,通过“党建+业务”双融双促,运用党员“先锋账单”,让党员在攻坚克难中引领“最大多数”,全面推进党员示范台区建设中共解决老大难问题250余项,在党员中“亮业绩”进行排名,突出党建工作实效性。

目前,城区供电所有一支由21名党员、6名青年骨干组成的“党员突击队”,通过进田间、进社区、进农户、进校园、进企业,推行供电服务网格化管理,与客户“零距离”沟通,以“融、通、便、捷”的服务之道,全心全意地为辖区19.8万群众提供着优质服务。

下一阶段,城区供电所将进一步加强设备升级改造,完善电网建设,提升服务质效,充分做到安全管理要细心,设备管理要用心,服务客户要热心,班组建设要同心,为桂平经济发展开启更为强劲的“电力引擎”。

猜你喜欢
桂平供电所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建成投运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plus medications for senile osteoporosis and its effect on serum BMP-2 and OPG levels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日香桂二叶苗快速培育技术
王桂平国画作品选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供电所配网低电压问题的解决对策
供电所优质服务技术
降低供电所线损的方法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