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2020-03-23 06:00郭文科杨雅君
考试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培养核心素养

郭文科 杨雅君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地推进,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改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以及充分的重视,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已经成为现如今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在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不仅能够得到历史水平的提升还能够获得历史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将针对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一、 前言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非常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要学习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学,因此历史教师应充分地利用教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在于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养成比较稳定并且具有历史学科的思维品质,这是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历史方法、历史情感的综合表现。因此,历史教师有义务在中学历史阶段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利用问题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在此情境中进行问题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解决问题。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思考性、趣味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这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并且还要紧密贴合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在学习历史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例如:在进行初中历史《春秋战国的社会改革》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首先笔者会让学生快速地阅读教材内容,然后让学生用最简单的话语或者是词语来概括阅读后感觉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这时候学生就会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国家方面的想法、有改革方面的想法等等,然后笔者会让学生讲得再简短一些,如,叙述用一个字?这时笔者会在黑板上写出乱这个字,学生也非常地认可这个字。最后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为什么会乱?是怎么乱的?乱了之后有什么后果吗?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翻书寻找答案,以此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 运用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

合作探究一直都是深受学生以及教师喜爱的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步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把握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合作探究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核心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中学历史《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教学时,笔者会设计以下问题为合作探究的活动主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祖国统一大业并未完全实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历代领导人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都做了哪些工作?首先,要将学生合理地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制订计划,分工合作,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搜集资料研究史料,找到与活动主题相关的资料。其次,每个小组之间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且进行研究讨论。最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表达本组的综合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其提出质疑,然后进行探究,最后教师纠正。通过合作探究的活动,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去搜集、去寻找史料,并且还能够对历史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发展思维还能够让学生形成探究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培养核心素养。

四、 利用中考试题培养核心素养

试题是提升学习能力最主要方法,中学主要就是迎接中考,而试题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中学历史学习中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试题来培养核心素养。既然是为了迎接中考,那么教师就可以搜集历年来的中考试卷中关于核心素养的试题进行教学。例如: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的雇工戴星而出,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现象反映了?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这道中考试题就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历史唯物史观核心素养。运用试题培养核心素养还拥有一种好处,就是教师发现学生哪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较为欠缺就将哪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中考例题多多的运用,让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情况下能够具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 开展历史活动培养核心素养

中学历史的阶段也是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的阶段,历史学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对于中学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并且历史学科还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对于历史学习并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多多为学生开展关于历史的活动,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且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加入历史学习当中,能够有效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开展一定主题的历史活动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史料的搜集以及教材翻阅等等,这样能够巩固学生历史知识以及开阔学生视野,进而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例如:编排历史小短剧,然后进行角色扮演,真实地感受历史知识。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等等,这样学生能够触景生情,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又如:进行历史知识演讲比赛,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史料,感受历史,并且学生可以通过教材自己去寻找演讲的主题,这样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这样的历史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对今后的历史学习更加期待,并且还能够开阔学生歷史的视野与此同时还能有效地培养核心素养。

六、 拓展历史知识培养核心素养

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就是拓展历史知识。众所周知,历史教材知识中拥有着大量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大量的思想教育内容。而爱国主义情感既是中学历史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又是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历史教学的全面教学过程中,久而久之,学生经过教师长时间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就自然而然形成社会责任感以及家国情怀。教师可以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融入一些历史的小故事,这样能够调动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够拓展历史知识。教师还可以在进行历史人物的介绍时拓展知识,将教材中没有描述的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对于历史产生的影响拓展到课堂教学中,以此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量,进而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七、 总结

总而言之,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核心素养不仅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生活还能够丰富其历史知识量,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对于中学的历史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进而可以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和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1]骆楚明.浅谈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课为例[J].才智,2019(28):10-11.

[2]张新民.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56.

[3]康磊.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9(7):68.

作者简介:

郭文科,杨雅君,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灵台县独店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培养核心素养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