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20-03-24 22:20银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院校高职

银杰

[摘           要]  根据教育部于2012年2月10日下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及2017年10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精神要求,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理念包括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其中能力为重强调小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因此,高职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应该以此职业能力导向为教学指导来培养人才。对此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幾点促进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建议,希望提高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职业能力导向;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026-02

一、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

(一)专业能力

这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必备条件。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满足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二)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好的组织能力意味着教师能够灵活恰当地对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选择运用,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教材把握能力

良好的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新课程教材的“度”,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并合理灵活地使用,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四)课堂驾驭能力

好的课堂驾驭能力是上好课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但是又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否则教学课堂很可能会变得没有秩序可言,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课堂驾驭能力,确保学生不要跑偏,能及时将教学拉回正轨。

(五)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是否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关系着其是否能用让学生理解的语言来讲解知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更关系着该教师的教学效果,甚至是教育的最终成败。因此,教师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有助于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从而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六)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七)心理疏导能力

这不仅是指自我心理疏导的能力,也是指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产生一定负面的情绪,这时候,教师一定要做好自我心理疏导工作,一方面以防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以防被负面情绪影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工作中,教师要能够迅速找出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心理的病症,然后对症下药,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八)指导学生生活的能力

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教书育人,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是重中之重,而育人就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道德观念。

二、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教师这一职业实用性很高,因此,广大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实践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还能让学生在正式走上教师岗位之前,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充分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之间的角色转变,更加顺利地适应社会。

(二)有助于专业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优秀的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具体实际情况而因材施教,而不是只会遵照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流程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否则不足以支撑他们去实施“因材施教”。而实践教学就能让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

虽然实践性知识和理论知识对于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同,但实际上,当前仍然有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课程安排上,理论教学内容和学时远远高于实践教学。即便有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推进“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体系,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就导致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不能顺利就业。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部分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都是不合理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学课时占比很小。这很容易导致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出现“纸上谈兵”现象,一到“战场”却慌张无措。除此之外,多数的高职院校都会把实习安排在大学生涯的最后阶段,这就意味着即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专业素质缺口,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弥补,这显然违背了开展实践教学的初衷,并不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除了学校内的实训活动,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就校内实训活动而言,大多数高职院校组织的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完整性和递进性,因此学生在进行实训时往往并不能做到真正融入,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开展实训活动的过程中也缺乏了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实训效果一般。就实践基地而言,许多高职院校与实践基地之间并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实践基地的后期投入不足,导致实践基地实际可容纳的实习生数量很少,且岗位单一,也就是说,很多专业学生都无实践基地可去,整体的实践教学效果自然会大受影响。除此之外,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的主观性相对较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无法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于教学工作的反馈和指导作用。

(四)教师队伍的素质不高

部分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理论课教师自身并不具有足够的实践经历,对于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以及当前小学教材和教学方式并没有研究,因此也就很难对专业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指导,而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上,因此,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细心地、系统地指导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四、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原则

(一)全程性原则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必须遵循全程性原理,即必须使实践教学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使其成为目标明确、逐级提高、各环节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的课程系统。

(二)导向性原则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进行专业学习和专业训练,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实践教学一定要具有导向性。

(三)实效性原则

为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用、学而有用,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到保障。

(四)创新性原则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时,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和课程设置,一定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岗位要求,在完善现有的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创新。

五、促进小学教育专业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引导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等教学活动全过程,对于小学教育专业而言,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才会得以凸显,并为进一步开展实践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优秀的小学教师要上好课,受学生欢迎,仅仅熟练地掌握教学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小学教师这份职业的重应用性,要求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足够的实践训练,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完善小学教育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利用实践活动来证明自身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开展实践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递进性和整体性,确保每一次的实践活动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且最终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除此之外,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也要进行完善,不能只是依靠实习指导老师的主观评价,还要从其他更客观、更公平公正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以便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三)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理论结合实践,对学生展开教学,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内化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强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与此同时,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包容,这样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对已经开展了的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确保已经出现过的失误不会再次出现,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存在意味着专业学生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得到实践,所以想要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能力范围内,为学生建设最好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等。与此同时,还要积极促进“校企”合作,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保障,还能促进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双重完善。

(五)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教师自身水平的高低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尤其对于小学教学专业而言,它决定着未来小学教师队伍的整體水平,影响的不止一代人。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培训或者安排优秀的理论课教师去小学实践进修,以不断提升现有教师资源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引进“双师型”的人才或者聘请一线的小学教师来兼职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指导老师。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对小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要加强教育改革,以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进而提升我国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而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培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和目标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它的特点是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竞争力和教学质量,故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其实践教学的应用途径,以促使其教学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古川.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学术论坛,2012(1):229,231.

[2]丘林,谭天美.基于就业导向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57-59.

[3]许朝惠.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院校高职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教师作品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刘辉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