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种教学模式的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教学设计

2020-03-24 22:20马鹤源徐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耳鼻喉云班口腔科

马鹤源 徐超

[摘           要]  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教学设计中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项目单元,高度衔接岗位能力需要,以能力目标为出发点,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使课程具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专业课和思政课相结合的特点,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多元化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    键   词]  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106-02

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有关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眼耳鼻喉口腔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综合应用科学,属于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发展,眼耳鼻喉口腔护理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学生不仅需要了解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掌握更加高超的护理技能,还要有保健观念和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发挥护士在眼耳鼻喉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中的突出作用。本门课程开设于五年连读护理专业的第三学年,其先导课程有生理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基础课,平行课程有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后续为临床实践。

一、多种教学模式在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

课程选用优秀的数字化教材作为参考书,教材每一章均由思维导图、云板书和章节文字图片组成,并配有二维码,扫描可进入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平台内教学资源丰富:视频、课后习题、笔记、模拟考试满足了线上线下同时教学的活动需要,融入了“互联网+”新元素,为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教材保障。目前学生普遍对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比较感兴趣,他们思维活跃,喜欢电子产品,在传统课堂上发言不踊跃,但是在社交媒体和网络空间却十分活跃,运用专业的教学软件进行互动既能提高互动效率,又能通过数据反馈互动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二)临床见习教学模式

医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想要学生不断地了解新技术和新设备,临床见习是非常好的方法。通过见习,学生可以立刻将所学知识形象化,系统构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深刻理解護理技术的提升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道理。同时充分利用临床见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为下一步进入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三)“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职业教育的培养重点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在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实践技能,在教学中设计了大量的实践项目和任务,让学生在实训室充分地实践和摸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革传统的实践课堂,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手把手教,反复练习转换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探索,教师点评的模式。通过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及教师引导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技能操作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相互交流和配合的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在今后的护理岗位中是十分重要的。

(四)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在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将“健康中国行动”中关于眼耳鼻喉口腔科疾病的防治知识和要求融入课堂教学,并在“爱眼日”“爱牙日”等疾病宣传日带领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或参与义诊等志愿服务中。学生通过对群体中疾病分布的了解,形成“防病大于治病”的理念,充分发挥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作用,更好地适应“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

二、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即课前启化、课中内化与课后转化。

(一)课前启化阶段

使用云班课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前资源功能,可以随时监督学生查看资源的情况。发布的资源为自制微课,同时发布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单中详细介绍了本次自主学习的目标,方法建议,下节课课堂形式预告,课前自主学习检测方法以及疑惑反馈。对资源有疑问的学生可以在云班课讨论组里发起问题,同时教师在讨论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对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可以点赞鼓励,对没有及时查看资源的学生,利用提醒功能进行督导,根据讨论组反馈的结果,课前一天推送难点知识测试题,通过投票的形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有助于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关于重点知识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主要是通过学生在云班课作业里上传的图片反馈的,学生通过手机3Dbody解剖软件完成课前解剖复习的整体构建,更加直观地预习了下节课要学习内容的解剖学位置。

(二)课中内化阶段

首先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完成情况点评总结,并邀请解剖位置构建满分的学生上台展示讲解,教师进行点评。随后推送重点知识测试题,测试题答错的学生要在3Dbody上进行解剖重构后再参与测试,做对的学生要帮助小组内的后进学生完成重构再测。教师测试讲解,总结重点后,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组时将上一教学环节中参与再构建再测的后进学生平均分配到两个小组,在小组中的任务是技能操作流程讨论。在讨论前,教师会说明任务要求,规定讨论方向,指定初测满分的学生为小组组长,确保讨论效率。并且深入学生及时发现和指导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普遍存在的疑问给予及时引导。讨论结果上传云班课并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教师点评过程中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并以操作视频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随后,推送难点知识测试题,学生以投票形式作答。教师点评难点测试,采用一对一提问的方式点评做错学生的答案。

(三)课后转化阶段

一是云班课推送重难点知识相关测试题;二是利用实践课进行技能操作训练;三是利用课外活动到学校进行爱眼、爱牙健康知识的宣教。

三、教学评价

学生在云班课平台参与教学活动情况都会赋予相应经验值,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依据过程性评价和作业的教师评分,统一在云班课即可完成,并可以生成数据报告,根据数据的学情分析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对我们下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了参考。本节课的教学结果反馈:教学难点知识测试结果显示90%学生掌握了难点知识;教学重点知识测试结果显示100%的学生掌握了重点知识。通过教学软件的使用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云班课这种参与即被肯定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使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喜欢用云班课作为辅助教学和学习的工具。同时,为正确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制定一套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分法,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学习态度三部分组成。理论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论述题;考试内容是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部分占考试的60%,熟悉的内容占30%,了解的内容占10%。技能考核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技能操作考核中注重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如沟通与交流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能力的评价,为培养合格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按照“课前启化—课中内化—课后转化”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的优化方面:(1)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手机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多种教学手段打造信息化教学课堂。(2)通过云班课任务提醒、在线讨论、作业评价等教学活动完成翻转课堂;通过一键签到、问卷调查、头脑风暴等云班课活动完成高效率的师生互动。(3)采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法实现教学过程优化。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耳鼻喉云班口腔科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云班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优质护理在缓解口腔科恐惧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
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