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平台视阈下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

2020-03-24 23:55王心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青年教师校企

王心怡

[摘           要]  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高职院校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导向的办学模式更是要求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学生群体,而教师群体在此环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指导角色,而教师群体中的青年教师存在理念、经验和实践能力上的欠缺,因此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构建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机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提出加强和改进校企合作实践平台视阈下的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的相关对策,以期推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210-02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广大专家学者和青年教育工作者对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探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研究

对于该问题,广大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工作,一般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选聘制度缺乏灵活性

王晓卉、翁伟斌在《校企合作培养高职青年教师:成效、问题和对策——基于上海高职院校的调查》一文中提出,教师公开招聘过程中存在笔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缺乏专业性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教师招聘受区域、校际差距的影响;人才引进的限制性条件较多,编制不灵活,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过小;教师选聘环节中各横向部门之间的不协调、不合作,成为制约校企合作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二)学校用于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投入成本不足

殷建国在《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对我院校企合作的促进作用》一文中指出,现有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职业化的培训比较欠缺,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培训经费短缺等实际困难。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训练,更需要高职院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和企业的参与配合。

(三)高职教师培养的机制体制不健全

杨运齐、余茂生在《关于打造青年教师团队成长平台的思考和实践》一文中认为,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备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与机制,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使其在自我成长与自我提升时显得动力不足,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现象。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包金玲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通过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师资格准入、选聘任用、专业实践培训和实践能力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的专题调研,研究和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策略。周慧芳、季学冬、高将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提出包括院校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以企业为依托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做好教师实践保障工作在内的四点校企合作策略。李高菊在《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一文中,基于高职院校发展现状,提出充分认识到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性,校企合作是培养青年教师的一条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模式下青年教师培养策略对比的重要性等观点。聂林水、黄素玲、余思瑶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分析及重要意义》一文中从教师个人环境、高职院校环境和社會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当前制约青年教师培养的各方面原因,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重要意义。张俐楠、吴立群的《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工科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从优秀的工科教师和企业中优秀的准工程师两个维度考察高校工科教师能力现状,深度探索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理论研究都从校企合作角度分析了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但都未从校企合作实践平台视阈下对青年教师能力培养进行具有实操性的机制构建方面的探索研究,因此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具有实际的现实、理论意义。

三、非平台实践性角度青年教师能力现状及不足

“重学科体系教育,轻动手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能力提升上的瓶颈,高职教师除却教学还有对学生择业观的影响与指导,需要其具备一定的前瞻敏锐性,而青年教师群体将理论学习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从理论型教学向动手导向型教学转换在经验与实践上都有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青年教师“导向模糊”的职教理念,造成学科体系认识的脱节

青年教师刚入工作岗位,对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对学生发展特点不了解。而岗前培训中还出现缺少教学能力、实践操作少,而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培养多等现象,导致培养效果不明显,不能全面促进青年教师的素质发展。时代是不断进步的,自身和外界双重原因导致青年教师科学体系认识的脱节。

(二)青年教师“产学融合”教学经验欠缺,影响教学水平提升

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要实现培养过程的“一体化”,不能只关注发展的某一方面,在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产学融合的培养。充分发挥教研室、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作用,利用这些平台对青年教师进行实践经验的积累,并可以通过小团队的模式进行沟通教学,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能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三)青年教师“时效性”一线工作经验缺乏,引导实践的能力不足

青年教师大部分没有踏出过学校,结束学习后就开始担任教师一职。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却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上最新的就业动态和形势没有充分的了解。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不能给予学生全面且正确的就业指导,导致教学水平的降低。

四、校企合作实践平台视阈下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的重要意义

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高职院校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导向的办学模式更是要求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学生群体,而教师群体在此环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指导角色。教师群体中的青年教师无论是在理念、经验还是实践能力上都有所欠缺,因此搭建校企合作、产学一体的实践平台,促进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性举措,不仅能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还在促进学生职业引导上有指导性的前瞻展望意义。

(一)实践平台的搭建有利于从思想理念层面提升青年教师对校企合作理念的树立,更好地促进互动发展趋势

实践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校企共同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能力。实践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强实践教学和创新服务能力,而且实践平台的搭建有利于青年教师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就业状况,在实践中提升校企合作的意义,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二)实践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形成多方位的青年教师培养路径,促进青年教师整体能力迅速提升

在青年教师培养的过程中要不断实现创新,促进青年教师的不断发展。实践平台的建立都是根据各院校各专业不同特点而设立的,这有利于加强专业优势。可以在实践平台内建立一名优秀教师带一名青年教师的机制,让青年教师实现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多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青年教师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三)实践平台的搭建有利于优化青年教师的知识构架,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实践平台的搭建可以根据相关课程而开展,采用模块化的方法进行,并且在实践平台中可以对教学中的角色进行合理划分。运用角色转化法,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可以利用实践平台重点培育具有市场前景和市场价值的项目,以此来促进青年教师对当前发展形势的了解,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优化青年教师的知识框架,提高青年教师自身水平。

四、校企合作实践平台视阈下的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机制构建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现、促进青年教师能力的提升,促进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有实操性的机制构建,因此在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引入、引导框架界定的目标导向层面,设计符合实际需求与价值的能动性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机制是实现转变、突破、革新的有力之举。

(一)需要“革新突破”的培养机制内核观念转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建立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第一,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方面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第二,注重青年教师发展的内在,不局限于某方面;第三,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建立在尊重他们自身意愿的基础上。新时代下,青年教师培养应该转变传统观念,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及时进行各方面的创新,拓宽视野,跟上时代脚步。

(二)促进“学岗一体”的多维能力培养机制搭建

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都是高学历人才,他们在科研等方面接受了较系统全面的教育,但缺少实践和教学经驗。校企合作是培养青年教师的良好手段,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让高校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实习以增强自身经验,让青年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两方面的提高,以此达到更好地服务学生的目的。

(三)实现“效能变现”的学生就业需求引导前瞻

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要培养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的能力,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在教师发展自我的同时,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特点,了解就业环境,剖析就业政策与形势,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效能变现”。

这三个环节是不可分割且相辅相成的存在,互相融会贯通,互相推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游.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运行与保障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

[2]林润惠.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美]凯瑟琳·西伦.制度是如何演化的[M].高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张等菊.基于“教师企业行动”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J].教育发展研究,2013(5).

[5]李高菊.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J].才智,2013(5).

[6]孙丽娜,张德伟.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美国经验[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7]包金玲.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青年教师校企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青年教师“赴考”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