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服用时间与临床疗效

2020-03-24 16:12李新艳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药物

李新艳

【摘要】目的:针对临床药物的服用时间与疗效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药物的合理应用时间。结果:发现不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具有各自不同的药效学特点。根据时辰药理学的作用规律。整理出不同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结论:应深入研究药物的药效作用與时辰药理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加强医务人员对药物作用时间的学习,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最终实现临床用药的合理安排,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药物;服用时间;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281-02

引言

药品说明书是有关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等基本科学信息的说明性文件,是医师开具处方、药师调配处方、患者用药的重要信息来源。口服给药是一种简便、相对安全的给药途径,口服药品说明书中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是其核心内容,全面详细的信息标注可以指导患者正确地使用药物,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有特殊要求而未进行标注的,不但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还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作者通过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文献检索显示,针对口服药品用药时间与服药方法标注情况统计分析的较少,且样本量较小。

1心肌梗死、心绞痛患者的昼夜节律性与药物服用时间的关系

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指标都有昼夜节律性变化。如心率、血压、心肌缺血、心率失常等均在24小时内呈现一定的昼夜节律性。研究证明,心率、血压在6:00~12:00维持在较高水平,峰值位于夜间2:00~3:00达最低值,随后迅速升高。因此,心肌梗死、心绞痛患者一般症状多出现在晨醒后。经研究证明:硝酸酯类药物在不同给药时间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现,清晨醒后即刻服用的患者比早饭后服用的患者效果明显。因为此类药物用药后4~5个小时可达到最高峰,所以建议此类药物最好在清晨醒来时服用。部分防治心绞痛的药物服用方法:①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每次0.5mg。其扩张冠脉的作用早上强下午弱,6:00给药可有效预防心绞痛的发作;15:00给药则效果较差。②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欣康):1次20mg,1日2~3次,饭后服,不宜嚼碎。③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在每日上午8:00~12:00给药,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心搏数。④口服双嘧达莫片,在每日清晨6:00的生物利用度较高,傍晚20:00给药较低。⑤小剂量阿司匹林6:00~8:00用药血药浓度较高,可有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2血糖的昼夜节律性与药物服药时间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血糖具有昼夜节律性,其特点是昼高夜低;致糖尿病因子也具有昼夜节律性,因此糖尿患者在早晨血糖有一峰值。并且致糖尿病因子的作用增强程度较胰岛素更大。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具有昼夜节律性,即在凌晨4:00对胰岛素最敏感,低剂量给药即可获效,而上午10:00降血糖作用较下午强。尽管如此,因糖尿病患者的致糖因子昼夜节律现象在早晨有一个峰值,且其作用增强的程度较胰岛素更大。同时,人体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体内血糖浓度可达高峰,3小时后血糖浓度逐渐趋于正常。故口服降血糖药常规饭前和饭后半小时服用,如患者餐前血糖高,那么用药和用餐时间间隔应相对延长,若餐前血糖低(不至于低血糖),用药后则应尽快用餐。部分降血糖药物的服用方法:①经实验证明,早餐前服用小剂量格列苯脲25mg比早餐中服75mg疗效提高80%。②双胍类降糖药物在餐后半小时服用,有利于刺激外周组织利用胰岛素,同时可以降低双胍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③阿卡波糖应随第一口饭服用,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其竞争抑制α-糖苷酸的活性,提高疗效。④注意事项:甲苯磺丁脲的半衰期以8:00给药较好,服药后0.5小时降血糖幅度明显> 18:00给药者。人的正常生理情况是,进餐后1小时左右体内血糖浓度达到高峰,3小时后血糖浓度趋于正常。而甲苯磺丁脲口服30分钟后开始吸收,2~4小时发挥作用,4~6小时降糖作用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可持续6~12小时。餐前或餐后30分钟给予甲苯磺丁脲,当血糖浓度达到高峰时,药效尚未发生作用,而药效达到峰值时,血糖浓度则已趋于最低值。因此,应由原来餐前或餐后30分钟给药,改为8:00~9:00或15:00~16:00给药。

3睡前服药

催眠药为使患者尽快入睡,在晚上睡前临时服用催眠药苯巴比妥,起效快的,如水合氯醛,需临睡前服用起效慢的,如苯二氮卓类,需睡前服用。泻药如大黄、酚酞、液状石腊等,服药后需才能见效,睡前服下,次日清晨排便,不影响休息,也符合人体生理习惯。平喘药哮喘多在凌晨发作,可在临睡前稍大剂量服用,至凌晨时血药浓度最高,疗效较好,亦可起到预防作用。常用药物茶碱缓释片,长效β2受体激动药如班布特罗、丙卡特罗等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如孟鲁司特等。他汀类血脂调节药此类药主要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由于人体主要在夜间合成胆固醇,故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常用药物有西立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等。

4必要时服药

有许多药物是对症治疗,所以只有发病时才服用,如胃痛时服用颠茄片,心绞痛时服硝酸甘油片、晕车、晕船者提前服用晕海宁等。另外还有解热药、止咳药、平喘药等。必要时服的药也要有限度,服到量的最高限当天就不能再服了,否则会发生不良反应,出现意外情况。未特别强调餐前或餐后、餐时、睡前等服用的药物,一般可在餐后服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患者忘记服药或买不到药而停服次,不能将停服的药补上,加大单次剂量,否则会发生意外情况。另外,若是需服次的药,仅按一日三餐服用,势必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而夜间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应尽量做到间隔服药,如早上、下午、晚上次给药,这样血药浓度平稳、药效可靠。

5结语

综上所述,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节律性相关的一门学科。时辰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表明:药物的疗效、不良作用、药代动力学的变化都与时间节律性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尊重药物的作用在人体的时间节律的规律,从而进一步实现药物的合理应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药物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怎样选用降血脂药物等二则
警惕药物的致癌性
同时并用几种药物需注意: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