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复合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冠脉搭桥手术中的效果探讨

2020-03-26 08:55孟尹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胸椎全身冠脉

孟尹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冠状动脉下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冠心病冠脉搭桥手术指冠心病的患者做了造影后,发现冠状动脉有非常严重狭窄,且狭窄弥漫。若患者出现病变,不适合做支架,会进行冠脉搭桥手术。手术属于有创的开胸手术,开胸后把心脏本身的问题血管,用人工的血管,或用自身静脉即从腿部取一个静脉血管,然后让血液从人工血管或静脉血管流通,绕过问题血管,起到一个改善心脏供血作用,即称为冠脉搭桥手术。术中患者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是麻醉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探寻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更优的麻醉方案,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比较了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单次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在我院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80 例,纳入标准:术前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血管病变存在,有手术适应症者。排除标准:有肺部感染者;脑卒中史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本研究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按电脑随机数表随机分至全身麻醉复合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 组40 例)和全身麻醉组(G 组40 例)。G 组患者入室后面罩吸氧,连接心电监护,开放静脉,桡动脉穿刺测压,随即行麻醉诱导。诱导方案为0.5m/kg 咪达唑仑,10ug/kg 芬太尼,0.3mg/kg 依托咪酯,0.8mg/kg 罗库溴铵,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进行气管插管,随后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及颈内静脉穿刺,放置漂浮导管。术中行静吸复合麻醉,七氟醚1 ~1.5%,泵注丙泊酚2 ~3mg·kg-1·h-1,顺式阿曲库铵2μg·kg-1·min-1,维持BIS 值40 ~60。T 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行单次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帮助患者取侧卧位,超声引导下穿刺双侧T3-4 锥旁间隙,将16 ~20ml0.5%罗哌卡因(生产批号:20100104)注入,两侧各8 ~10ml,15min 后对平面进行测试,确认双侧均有阻滞节断出现后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

1.3 观察指标

(1)循环稳定性。指标包括低血压、高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发生情况;(2)术后拔管时间;(3)ICU 滞留时间;(4)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搭桥数量及术前心功能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循环稳定性比较

T 组患者的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显著低于G 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循环稳定性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ICU 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T 组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ICU 滞留时间均显著短于G 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ICU 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ICU 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术后拔管时间(h) ICU 滞留时间(h) 住院时间(d)T 组 40 5.7±1.4 16.2±3.6 9.5±2.0 G 组 40 7.2±1.6 20.1±4.0 10.0±2.2 t 4.303 3.182 1.886 P<0.05 <0.05 >0.05

3.讨论

心脏的跳动是需要能量来维持的,冠状动脉是输送心脏血液的血管,它给心脏带来氧气和营养以维持心脏的代谢。粥样斑块是脂肪、胆固醇及其它物品在动脉壁内的积聚,当你的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不断生长就会造成冠状动脉的严重狭窄,心脏的血流灌注减少,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是一种用以改善心脏的血液灌注的心脏外科手术。这手术将从身体其他部分提取的血管作为旁路(血管桥),血液可以通过血管桥绕过堵塞冠状动脉供应远端,改善心脏的血液的血供。如果超过一支冠状动脉阻塞时,你可能需要多个旁路。心导管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外科医生手术前了解冠状动脉阻塞部位和程度从而进行手术监护的一项检查。

近年来随着可视化技术的普及,区域神经阻滞由于其效果明确、微创、对机体干扰小而在麻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带状疱疹及肋间神经痛的疼痛治疗中,胸椎旁神经阻滞极为常用[1]。同时,其还能够通过对交感神经进行阻滞对内脏神经痛症状进行治疗或缓解,如心绞痛等[2]。近年来,在胸科、心脏外科等手术的术中辅助麻醉或术后镇痛中,胸椎旁神经组织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3-4]。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血流波动较大,对麻醉医生要求高,本研究结果表明,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患者围术期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的患者,但两组患者的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5-6]。且复合椎旁阻滞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ICU 滞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单纯全身麻醉组,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单次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单纯全身麻醉更有利于患者围术期循环的稳定,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期拔管,减少在ICU 停留时间,有利于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应用[7]。

猜你喜欢
胸椎全身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胸椎脊索瘤1例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老鳖全身都是宝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