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门诊采用药物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

2020-03-26 08:52张文兴林子东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佛山528211
北方药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癌痛阿片类依从性

张文兴 林子东(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 佛山 528211)

癌痛(Cancer pain)即癌症性疼痛,指的是癌症中期、晚期在修复过程中出现的疼痛,疼痛感过强时可影响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影响预后,其次,剧烈的癌痛会抑制癌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降低治疗的依从性[1]。研究结果表明,约9成以上患者曾应用止痛药物治疗疼痛反应,大部分癌症患者承受癌痛的折磨,治疗依从性低。因此,寻找科学、显效抑制癌痛的措施十分重要,是提升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2]。为了探究疼痛门诊中癌痛应用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疗效,本研究抽取我院因癌痛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疼痛门诊就诊的癌痛患者80例,应用随机分组的准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48.34±5.23)岁;平均体重(60.6±12.11)kg;癌症类型:5例肺外肿瘤、15例非小细胞肺癌、10例肺恶性肿瘤、10例胸内肿瘤。观察组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49.58±6.41)岁;平均体重(61.4±12.04)kg;癌症类型:4 例肺外肿瘤、14例非小细胞肺癌、11例肺恶性肿瘤、11例胸内肿瘤。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疾病类型、病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知悉本次研究内容,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③病情较为稳定,治疗依从性较好,预计生存期大于12个月;④应用氨酚羟考酮片、阿片类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好,无强耐药性,无药物禁忌症;⑤病情资料完整,随访未失访,配合度高;⑥均被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癌症。

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障碍、意识不清、病情过于危重;②急性重症疾病;③重要器官器质类功能结构异常、衰竭。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单一阿片类药物治疗,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萌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63),剂量10~200 mg,需根据疼痛情况调整用药剂量。药物持续治疗7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氨酚羟考酮片(Mallinckrodt Inc.,国药准字J20100119)药物治疗,口服氨酚羟考酮片,每日服用3~4次,1片/次。药物持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治疗有效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有效率的评估标准如下:①显效:疼痛情况得到大幅度缓解,治疗依从性优;②有效:疼痛情况有所缓解,治疗依从性良好,存在轻微不良反应;③无效:疼痛情况无缓解且有加重的迹象,治疗依从性差,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恶心、便秘等)。

疼痛程度应用VAS疼痛评价评分标准。VAS评分标准:①0分,显示无痛感;②1~3分,痛觉轻微,可以忍受;③4~6分,痛觉较明显,痛感已经干扰睡眠休息,但其痛觉可以忍受;④7~10分,承受的痛觉十分剧烈,严重干扰睡眠休息,且无法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由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对比、分析、统计,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多组间的对比采取单因素方差法对比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药物干预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均较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s)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s)

组别(n) 情感功能评分 社会功能评分 生理功能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P 33.19±5.02 33.28±6.27 0.0614>0.05 57.28±6.78 46.33±3.12 8.0359<0.05 31.87±2.75 32.01±3.19 0.1821>0.05 56.39±5.06 44.28±2.07 12.1326<0.05 30.29±5.20 31.34±5.73 0.7432>0.05 56.94±2.04 47.28±4.10 11.5537<0.05

2.2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7.50%(39/40),对照组为75.00%(30/40),观察组疗效较好,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χ2=8.537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对照组为 57.50%(23/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22.7262)。见表 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4 两组疼痛情况(VAS评分)对比:观察组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疼痛情况(VAS评分)对比

3 讨论

癌痛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肿瘤间接、直接诱发疼痛(褥疮、感染等)、肿瘤诊治过程中诱发的疼痛等方面。肿瘤在诊治过程中,极易出现疼痛,剧烈的疼痛不仅影响治疗,还会对生活质量、治疗积极度、治疗依从性产生巨大的影响,疼痛会加重心理负担,促使产生排斥感,影响治疗。因此,对癌症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十分重要[3-5]。

现阶段,阿片类药物是控制、缓解癌痛的主要措施,镇痛效果好,可有效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该药物容易诱发耐药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疗效降低;氨酚羟考酮片也是临床缓解癌痛的常规用药,不良反应较少,镇痛快速、持久,效果显著,但单一用药的疗效一般。联合应用氨酚羟考酮片、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治疗,可显著降低阿片类药的服药剂量,降低耐药性,提高镇痛效果;其次,联合用药可以显著降低癌痛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6-8]。根据本研究结果表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均较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7.50%(39/40),对照组为 75.00%(30/4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χ2=8.5375)。联合用药的镇痛效果、疗效较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联合用药更贴合需求;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对照组是57.50%(2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22.7262)。显示联合用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癌痛应用阿片类药物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癌痛阿片类依从性
疼痛专职护士综合评定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研究
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Meta分析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医院的实践与成效
2021年欧洲《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的临床实践建议》解读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平衡癌症病人中阿片类药物镇痛与非医学目的使用的风险
癌痛到底有多痛,您了解癌痛吗?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