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2020-03-26 18:19邓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溃疡性

邓旦

(和政县中医医院,甘肃 和政)

0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约占消化科门诊病人的15%左右[1],可发生于大部分人群的任何年龄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UC的特点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主要累积的消化道部位是直肠和远端结肠。该病常因感染、饮食、不良情绪刺激而诱发,UC被诱发后常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产生炎症介质的释放,这些炎症介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肠上皮细胞,进而发生肠黏膜炎症反应[2]。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及病程变化缓慢、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长期反复可导致结肠狭窄、梗阻、产生息肉甚至结肠癌变。目前,对于UC的治疗,西医主要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3],在治疗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药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因人施治,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治疗UC,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研究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64例脾虚湿盛型UC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我院脾胃科科住院部、门诊诊治的UC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22~43岁,平均(29.3±4.1)岁;病程最短者9月、最长者4年,平均(2.6±0.2)年;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20~48岁,平均(31.5±4.3)岁;病程病程最短者11月、最长者7年,平均(3.1±0.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UC诊断标准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中的标准[4]。

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证: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5]:患者神疲、懒言乏力、肢体困重、食少、纳差,黏液脓血便,白多赤少,甚至呈白冻样,腹泻便溏,夹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伴有腹部隐痛。舌像: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象:细滑。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中医诊断标准;2)处于活动期的轻中度患者;3)年龄20~50岁;4)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证者;5)配合并完成本研究者;6)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不能按本研究方案进行治疗者;2)伴有肠管狭窄、癌变、穿孔等严重的消化系统症状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合并有精神、循环、泌尿系统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健康指导,引导患者在发病期间放松心理,嘱患者饮食易消化、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食物。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5g×24片/盒)0.5g/次3次/日,一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具体方剂见下:党参25g,茯苓10g,炒白术12g,甘草6g,山药15g,莲子肉10g,白扁豆10g,薏苡仁10g,砂仁10g,枳壳15g,槟榔10g,木香6g,鸡内金10g,鸡血藤15g,黄芩10g,干姜6g;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2次/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周后停用2天,然后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指标观察。

2.2 临床疗效观察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2.3 Mayo评分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Mayo评分中排便次数、便血、内镜检测情况三项内容,每项0-3分,三项总分0-9分。

2.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釆用统计软件SPSS 2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釆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93.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疗效比较[例(%)]

3.2 2组Mayo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Mayo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ayo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Mayo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Mayo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2例 8.03±1.72 5.83±1.46*观察组 32例 8.17±1.96 3.05±0.82*#

4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UC的发病率越来越高。UC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其病理特点是发生于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和溃疡的形成[7]。UC的发病以中青年患者居多,临床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无特效治疗方法、容易病变为结肠癌等是UC的临床特点[8],因此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带给患者巨大的经济及精神压力。中医药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治疗UC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治疗时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9],标本兼顾,临床上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盛型UC,遣方用药既灵活而又不失原则,临床收效颇佳[10]。

溃疡性结肠炎当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肠澼”范畴,其病机特点为脾虚失健,中医学认为,“泄泻责之于脾”、“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而饮食不洁致湿热内侵肠道为发病最主要诱因,忧、思、郁、怒等不良情志刺激也为其致病因素,常相兼为患。脾虚而易受外感、饮食、情绪等影响,脾运无权,水谷不化,日久胶结,酿生湿热,肠道湿热积滞,热盛肉腐,瘀血败浊,遂渐成下痢赤白,主要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常因脾虚失运,肠腑失司,或肝犯脾土,肾虚不固,中土脾胃无以濡养,脾之运化失职。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混合而下,则发生泄泻[11]。另外,《医宗必读》曰“无湿不成泄”,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受湿困,则运化不健,因此,脾虚湿困为其主要病机[12],则其治应健脾益气,渗湿止泻。本研究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UC,方中人参、白术、茯苓三药合用,即可益气健脾还可渗湿止泻为君;山药、莲子肉助人参之功效,且兼能止泻,薏苡仁、白扁豆助术苓之功效,均为臣药;佐药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甘草即可健脾和中,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随症加减,可起健脾渗湿,恢复脾胃受纳与健运之职,则诸症祛。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75.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ayo评分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可见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UC在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还有助于UC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进而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及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溃疡性
参苓白术散在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运用中的研究进展※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七味白术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响应面法优化七味白术散总苷提取工艺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临床观察
肠疡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结肠镜象观察
健脾燥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