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30 09:44干丽君杜莉莉叶永如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幻灯片护理学儿科

干丽君 杜莉莉 叶永如

(九江学院护理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0)

儿科护理学(pediatric nursing)是护理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任务是降低儿童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从而提高人类整体健康素质。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临床需要大量的儿科护理人才,也对护士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护士必须具备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法(flipped classromm model)近年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推崇,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1]。文章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本科儿科护理学教学,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为儿科护理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对象

选取某校护理专业2016级护理本科学生76名,分布在两个班级中,观察组选取的是1个班级共38名学生,其中女生36人,男生2人,平均年龄(21.3±0.8)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选取另1个同年级平行班共38名学生,其中女28人,男10人,平均年龄(21.5±0.7)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基本均等。教材选用儿科护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焱主编)。在学习儿科护理学之前学生已完成护理学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

2 方法

2.1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1.1 课前 教师进行翻转设计、资料整理、任务安排。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和课件,查阅资料,共同讨论后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按要求制作幻灯片。以支气管肺炎为例,课前由教师将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视频上传至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并提供典型案例,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它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相关的临床表现、哪些实验室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哪些药物可以治疗、为什么要使用这些药物、在使用药物期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得出护理诊断、如何执行护理措施、为什么雾化吸入在此病护理如此重要等等。建议实验组学生在授课前一周进行预习,并与同组同学通过讨论完成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制作幻灯片。幻灯片制作要求:画面简洁,重点突出,可适当加一些图片。学生共分5组,前面3组每组8人;后面2组每组7人。每组课上幻灯片汇报时间8分钟。

2.1.2 课中 学生汇报幻灯片,每组汇报完后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包括幻灯片制作、内容的涵盖,语言的表述等方面,老师对主要问题进行点评,并提出课程重点,教师对课堂主要内容至少强调3次,穿插进行,引导学生对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和护理进行深入思考,结合专业特点因材施教,促使学生掌握该疾病的护理措施。在线完成课堂测试题。

2.1.3 课后 教师在每次教学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后回顾课前及课堂学习情况,巩固所学知识,完成课后作业。经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即掌握支气管肺炎主要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熟悉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

2.1.4 评价 建立考核评价标准:①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课程结束后,同时对两组学生进行闭卷考试,试题完全相同。②问卷调查了解观察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一共发放问卷38份,回收38份。③以面对面对话的方式进行单独访谈,随机访谈12名观察组学生,学生平均年龄20.6岁,持续时间约15分钟,参与者均是自愿参与这项研究。问题包括:“你对翻转课堂体验如何?”“儿科护理学这门课程适合采用翻转课堂吗,你对此门课程教学有哪些建议?”。

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内,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教师导入新课、讲解知识、总结要点、布置作业;课堂外,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复习。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知识掌握程序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通过成绩考察两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笔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笔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 n 成绩 t p观察组 38 75.8±5.76对照组 38 70.5±6.15 4.85 <0.05

3.2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问卷调查共设置了13个问题,每个问题分为“很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不符合”4个选项,观察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13个问题中学生的选项基本是“很符合”和“比较符合”,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调查结果[n(%)]

3.3 访谈结果

观察组访谈学生绝大多数认为:①翻转课堂通过提前查阅资料,和大家进行讨论,在课前对课程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上课时再听老师串讲重点思路会很清晰;②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可提高学习兴趣,听同学们讲课注意力很容易集中;③翻转课堂可以让大家获得更多的锻炼和表现机会,可以提高沟通和自我表达能力;④儿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绝大多数章节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4 讨论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课前自学、课堂讨论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2]。该教学模式遵循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近年来,翻转课堂在各大学校应用,并发挥出实质性的功效[3]。

4.1 翻转课堂的优势

4.1.1 有助于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访谈学生描述翻转课堂是“吸引人的”“和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变得主动、灵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首先节约了课堂时间,将大量的预习工作放到课外,学生的课堂时间被大大解放[5]。此外,翻转课堂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或知识的薄弱点可以反复观看课前视频,并进行文献查阅,在小组分工过程中,也可以做自己擅长或喜欢的工作。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收集资料解决问题,从中获得极大地成就感,从而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4.1.2 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 拓展学习思路,提高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法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只要“照方抓药”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病例编写时考虑护理专业特点,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明确通过病例讨论使学生明确和掌握学习要点,拓展学习思路,增强学习主动性,学会把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知识点串联和结合起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缩小学校到岗位的跨距,使学生进入实习和工作后能很快进入角色。

4.1.3 有助于知识内化,从而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医疗行业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密集型工作,如果要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必须不断更新知识[6]。教师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疾病的最新内容,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强调,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多次内化。创设网络平台,鼓励多方面沟通和交流,从而加深知识的内化。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说明加强知识内化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它旨在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及成为终身学习者[7]。

4.1.4 助于加强师生和同学间的沟通交流,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的交流和讨论,缩短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能够走进学生内心,发掘学生潜力,帮助学生更好成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6],加强和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应对未来职业的挑战。学生通过制作幻灯片,运用图片,汇报学习内容,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也锻炼了胆量,更加的自信。

4.2 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来翻转课堂的使用有所增加,但对其在护理中的研究还很有限[8]。翻转课堂实施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优化。

4.2.1 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 教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习主动性,如分配具体任务,并对任务的完成进行评价,对于学习中获得的进步予以肯定。学医是终身的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并和学生一起设计今后的职业规划,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视频的质量和内容的实用性[9],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4.2.2 医学生课业繁重、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可以采用幻灯片轮流汇报,每一次课程由一个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不需制作幻灯片,只需口头汇报即可,这样就减少课后学生制作幻灯片的时间。在实施翻转课堂前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10],适合的就采用此教学方法,不能为了翻转而翻转。

4.2.3 教学模式不适应教学的需求 学生已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对自己课前看视频,分组讨论,课中上台讲述等教学方式有点不适应。应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前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说明该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进行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遇到的问题。

该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和评价四个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接受并喜欢翻转课堂且学习效果得到提高。该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进一步改进,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幻灯片护理学儿科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水幕幻灯片
《护理学杂志》稿约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