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2020-04-01 07:54常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期
关键词:网络购物权益保护

常琳

摘 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新形式的网上交易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上购物效率高、成本低。但网上购物,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网购的发展迎来了巨大挑战。网购中存在保障知情权困难、侵犯隐私权、退货难、索赔权难以实现等诸多问题。由于网络购物发展迅速,使得法律滞后凸显,现行法律已不能满足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网络购物;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

网上购物是新型交易模式,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谁掌握了网购行业和网络资源,谁就经济发展中掌握了主动权。但现在,由于网络购物市场法律规制的不健全,网络购物质量参差不齐、主营业务相关部门完善监督缺失,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得不到保障,网络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因此,提高网购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了解当前网络购物环境的阻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的机制至关重要。

一、网络购物与消费者的概述

网上购物是通过网络发送;卖家提供消费者根据产品描述和图片的商品中选择的出现,来决定是否购买商品或服务,总之,网上购物是通过网络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或享受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消费者指:为生产经营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的自然人。传统的消费者和網络消费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也受法律保护。网购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消费者是网购市场的主体,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对网购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网上购物的稳步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当前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

网上购物操作简单、节省时间、节约成本,能迅速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因为网络是虚拟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使得消费者在新兴的商业模式中利益受到侵犯,制约了网上购物的发展。

(一)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享有知情权,知情权是消费者其他权利的基础,是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请求权、选择权的前提条件。然而,在网购中,消费者只能在货物到达消费者手中前简单的了解商品,商家如网络欺骗消费者,夸大了产品的功能和效果,以次充好、虚假标价和虚假的服务承诺,向消费者提供不完整的信息,隐瞒产品生产日期、产品保质期、产品检验合格证书等。在网络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对经营者的真实身份、商家、居住地等信息难以全面掌握,即使理解,也难以识别商品的真实信息。网络消费者完全依赖于运营商提供的网上商品信息,从而导致网购消费者的知情权不能实现。

(二)侵害消费者的隐私权

网上购物,一些网店经营者为了增加利润,根据老客户经济水平、上网习惯往消费者邮箱发送大量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他们还将消费者信息出售给他人牟利。此外,消费者的银行卡账号、密码被篡改,盗窃案件也是经常发生。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制约未来网上购物的进一步发展。

(三)交易安全难以保证

黑客入侵计算机网络中的机密数据,这些数据可能被下载、监视、伪造、篡改,并可能导致网络瘫痪。网络安全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滥用隐私和个人信息。互联网拥有分类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在线消费者的信息有随时被收集和传播的风险,极大制约了网上交易的发展。

(四)经营者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网购中,经营者和消费者在虚拟的交易空间,经营者的真实信息消费者很难核实,所以消费者往往对经营者信用筛选。目前,许多网络运营商将一些虚拟的个人信息,使用虚假或夸大虚假信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此外,不少网络运营商对于信用评级也会采取一些手段造假,人为提高其信用评级,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交易安全必须依靠诚实守信的经营,信誉好是双方合作的基础,由于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导致许多在线企业网络消费者面临的交易风险加大,对网络购物有诸多不利影响。

三、网络购物中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多元性对策

(一)完善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

目前的法律现状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操作性不强,对消费者在线购物权利无法保障。

首先,简化网络消费维权程序,降低诉讼成本。购物消费标准成本相对较低,如果维权成本高,许多消费者往往会放弃权利,所以具体的规定也应简化网络消费维权程序,降低诉讼成本。

其次,要加强网络经营者的义务。权利义务是平等的,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权利,而且要加强经营者交易的义务。

再次,经营者应严格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诚信管理,遵守保证商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在交易中获取隐私信息等义务。对于违反网络协议的经营者,从立法上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

最后,要增强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监管义务,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机制。对于网络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应立即核实信息的真实性,确认及时删除,网络服务提供者应主动定期审查互联网交易信息的发布,如果发现有违法的虚假信息,应停止出版,建立惩罚相应的补偿机制。

(二)加强各方面监督、监管。

针对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具体的方法。

(1)加强政府监管。为了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除了立法倾斜外,更重要的是严格执法部门保护,加强外部力量监管。对危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严厉制裁。

(2)加强社会监督。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很容易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社会媒体要做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对于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舆论监督应发挥作用。笔者认为,舆论监督的力量将使更多的网络商家关注自己的店铺形象,以达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3)加强行业内部监管。与实际交易相比,网络交易更难以控制。因此,社会力量的参与更为重要,所以我们要积极建立行业自律组织,进一步加强消费者协会的参与,主要的消费者保护组织和行业自律组织的强度。

(三)扩展救济途径。

扩大网络消费者权益救济渠道,降低救济成本,以充分调动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建立全国网上投诉网站,接受全国网上购物消费者的投诉,根据网络运营商的信息,消费者协会指定企业所在地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消费者与网络运营商处理。这样就解决了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的问题。

四、结语

互联网以其不可抗拒发展速度对当代社会经济影响深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充分享受生活的便利,但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由于法律的滞后、政府监管的缺失,消费者意识薄弱,网购侵权成为健康、有序的发展网络购物经济的“绊脚石”。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法律体系、健全的信用机制,以实现网络购物消费者的保护,保证网络交易环境的健康。在线交易平台,提高自律,提高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通过理论、实践的积累将更加完善,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将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网络购物市场欣欣向荣,最大化网络经济的积极作用。更好监管网购消费市场。

猜你喜欢
网络购物权益保护
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及应对策略
消费者网购不适度的调查及对策建议
微商营销在大学生消费市场的问题与对策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社区智能快递寄存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超龄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探讨
试述我国《证券法》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论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谈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履约的几点经验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