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企业投融资相关问题及发展策略探讨

2020-04-02 07:09蔡晓波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期
关键词:能源企业投融资发展策略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能源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能源企业需要在提升融资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要逐步完善和健全企业的内部管理,准确的分析和把控财务风险,从而促进能源企业投资、融资问题的更好解决。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寻找多种融资方式,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促进当代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能源企业;投融资;发展策略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了繁荣的发展态势,致使整个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急剧扩大,我国能源企业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市场需求的逐步增大也考验着我国能源企业的投融资方法,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投融资渠道,企业能够与时俱进的适应市场变化。因此,本文就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能源企业投融资问题的研究上,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实现能源企业的发展。最后,也要逐步引导能源企业管理层及领导部门对投融资问题的重视,不断的转变企业经营该立策略,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

一、能源企业投融资机制的发展历史

中国能源企业投融资模式的发展大致分为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这一阶段,这一阶段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所有的事物都处于新生的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开始实行,为了满足庞大的生活需求当时所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这一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政府主導者生产和消费,能源企业的投融资方向也完全把控在政府手中,致使投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和片面,另一方面,政府迫于财政压力,无法为能源企业的发展注入资金,从而制约了能源企业的发展脚步,这一阶段能源企业的投融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到1996年这一阶段,能源企业融资体制开始了不断的探索,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成效。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能源企业学会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其由原来的入不敷出逐渐发展成为了现在的自负盈亏,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为其融入了巨大了发展活力,提升了能源企业的融资水平,扩展了投融资的方向。在这一阶段政府职能也出现了新的转变,由原来主导的角色转变监管的角色,总而言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能源企业融资方式也有了客观成效,但是其仍然处于萌芽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97年开始至今,早在2004年的时候我国政府就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政策体系,旨在提升能源企业的融资水平,促进其能够快速的市场化。目前能源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的同时,还加快了其和资本之间的联系,相比较而言,其更趋于成熟和健全。

二、能源企业投融资的多方向发展

能源企业的投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能源企业的投融资要求较高,资金使用的中长期性是能源投资的显著特点,其资金投融量较大,回收时间长,因此,在能源企业投融资初期所采用的投资方式为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两种。一般情况下,银行为专业放款机构,资金数额较多,能源企业很容易从中获得大量资金,因此,银行贷款在能源企业的投融资模式中占据了很大比重,约为百分之七十左右,而自有资金比重相对较小,约为百分之二十左右,这样的投融资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极其危险,高额的银行贷款就意味着企业要偿还高额的利息和本金,还款压力较大。能源企业贷款融资规模的下降与中央的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早在2005年,中央银行就明确表示,央行将推进能源等产业融资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加快非贷款融资渠道建设,来帮助能源企业拓展融资渠道。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规划明确了2018年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并且强调,要加强金融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能源投资多元化提供便利,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提高能源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能源企业积极在资本市场上大展拳脚。截至目前,在内地A股市场上上市的能源企业共有117家,其中煤炭和石油的开采开发企业59家,电力生产企业58家。

能源企业的投融资方式更为多样化,融资的组成方式也在与时俱进的改变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银行贷款的比例在不断降低,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好的发展态势。这一现象的出现和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之间密不可分,早在2005年的时候,中央银行就将能源企业的投融资问题放在了促进国家发展的重点规划上,并协助企业建立起了非贷款融资渠道,扩宽了能源企业的融资新渠道,为能源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铺平了道路。2013年的时候,国务院也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该文件的出现为能源企业的投融资奠定了雄厚基础,帮助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目光,为其提供了更多的金融产品支持与服务,提升了能源企业直接投融资的水平。正是因为政府不断的出台政策进行扶持和鼓励,能源企业才在短短时间了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

能源企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出现在了资本市场上,其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活跃度上不断提升,直接融资的水平更强,甚至有些能源企业走出了国门,开始步入国际市场行列,获得了外国企业的支持和帮助,投融资的方式大大增加,各种融资方式逐渐出现在市场经济中,短期债券的发行为企业提供了短期的资金来源,长期债券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多的产业投资基金,信托等投融资方式的出现,更好地促进了能源企业的发展。

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新能源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要改善目前投融资现状,需要采取实现财政政策与新能源产业的有机结合、优化能源信贷、建立多元能源金融服务体系等措施。

三、能源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能源企业的融投资模式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创新和变革,目前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了有了更快速的进步,但整体来讲依然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一) 能源企业投融资机制发展跟不上业务要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行各业都如同雨后春笋般磅礴发展,各经济产业也都处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之中,但是能源领域的变化却不够明显,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国家层面上来讲,能源问题关系着国家安全,我国政府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完全,不断的控制能源市场的开放程度,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其中对于煤炭方面的监管还不是很严格,毕竟我国的各项生产都需要能源的供给,一旦能源被完全限制,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成为问题,在石油、天然气等方面的监管却十分严格,建立起了完善的进出体系,严格把控能源的销售和生产。第二,政府长时间的垄断体制下能源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就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特别是对于能源垄断企业的管理者们来讲,他们还无法肩负起企业自负盈亏的重担,并不能适应企业新的经营模式,企业内部的职员也是如此,以前很多混日子领工资的人开始有了工作任务,难免会有消极怠工的心理和行为,着对于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从而使得管理者的工作举步维艰,很多下达的指标都难以开展下去。正是由于上述的这两个原因致使能源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发展较为缓慢,影响了企业投融资模式的建立和运行,很多融资方式都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市场急剧增加的能源需求又要求能源企业快速实现规模的扩大,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的深化和发展,暂时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 二)能源企业投融资工作缺少法律体系进行约束

我国目前的法律體系中,和能源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仅有《电力法》、《煤炭法》和《节约能源法》这三部法律为基础,共同构成了能源法律体系的内容,一些针对能源企业投融资问题的法律文件少之又少,目前还没有出现专门的法律或者条文,只是在别的法律条文中稍微有所涉及,而现有的法律体系无法解决能源企业投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约了能源投融资模式的发展脚步。和法律条文相比较来说,政府颁布的政策稳定性不足,并且仅仅适用于某一个时间阶段,不具有长期性,政策的颁布往往会影响原有的市场结构,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产生极大影响,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提升,增加了能源企业的经营风险,法律则会为经济主体保驾护航,稳定整个经济市场的秩序,使其能够有序、健康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能源企业和国际企业的接轨,海外融资也成为了其投融资的一个主要方向,我国企业和国际企业的对接更需要一部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后盾,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能源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好的指导能源企业投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规范投融资的市场活动,促进能源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三)能源企业投融资活动受到市场化改革限制

就目前的我国能源市场上,大部分的能源都是由国有企业进行垄断经营的,除煤炭等少数能源外大部分的能源不接受私人开发和供应,其供应价格也是由政府指导决定的,能源价格和能源供应形式受政府的政策所影响。从经营形式来看,能源总体处于政府指导的状态,导致企业无法实现能源自主经营,经营者无法对于能源价格进行一个总的形式评估和价格调控,经营活动只能依靠政府的相关政策,其能源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受到市场化改革的限制。

(四)能源企业投融资成本较高、使用效率低

能源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受政府的管控。能源企业经营模式受国家政策的限制,因此在进行能源企业投融资时,一方面,现有的能源企业投融资监督系统不完善,能源企业在进行投融资后,所得到的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资金滥用、资金利用率不高等多种情况频频出现,致使投资人的收益得不到保证,投资人的投资兴趣进而降低。另一方面,能源企业经营受制于政府管控,因此在进行能源企业的投资时,就要多方位的对投资人进行排查,而且对于垄断性企业要求的投资金额比较巨大,这就排除了一大部分人的资格。由于投资的金额巨大,使得贷款的成本提高,投资人在能源企业上得不到应有的收益,投资人投资经营失败,进一步的使得能源企业的投融资过程变得更加艰难。

四、能源企业投融资市场的完善举措

能源企业融资市场的混乱,导致能源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难上加难,企业难以继续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的能源企业融资市场,使得能源企业的融资市场秩序化、规律化,这样,能源行业才能得到持久化的发展,能源企业才会不断的进步。要想完善能源企业的融资市场,就要根据能源企业本身的企业特点,结合我国相关对的法律法规,不断的去完善和改进能源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进一步的降低由于管理问题而产生的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保证投资者的投资利益,同时对外寻求多方面的投融资方向,根据能源企业的发展需要,来强化能源企业的整体收益利润,尽最大化的减少成本的投入和降低风险的发生。

( 一 ) 及时颁布相关法律,使能源企业投融资活动有法可依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都不断提升,各个行业产品的生产都需要以能源为依托,市场中对于能源的需求巨大,投资者对于能源企业的关注也越来越高,能源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也不断的增加,因此,为了降低能源市场面临的风险和规范能源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有效的管控和监督,对能源企业的融资形成一个正确的指导,促进能源企业投融资活动在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中进行。随着能源企业进一步扩大融资范围和融资规模,能源企业融资行为法律法规的匮乏,使得能源企业的经营活动得不到有效开展,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健全和完善能源企业融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能源企业经营者在进行经营活动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更好的开展企业经营活动,进一步扩大能源企业的整体规模和效益。比如国务院也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以及有关风能、太阳能灯相关新能源领域的规划通知。上述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充分彰显了我国政府对于扶持新能源企业的壮志雄心。

( 二 )打破能源领域的垄断局面,提高能源企业资源利用率

随着党十八大的召开,政府对于能源行业的改革提供政策倾斜,在进一步的经济发展中,能源领域改革将进一步的扩大能源企业的融资行为,使得外资和民资等多种资本进一步的扩大能源领域的规模,从而促进能源企业的发展,能源领域根据政府改革的政策和融资规模的扩大将有效的提高能源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得能源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企业要想不断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垄断性的进行经营,依靠政策来进行发展,要积极地去面对经济市场,不断的寻找新的方式方法来提高能源企业资源的利用率,不断的扩大企业规模和企业整体利益。

( 三)制定有关制度,强化能源企业融资负债管理

企业的负债影响企业的整体价值,在进行融资时,是根据企业的整体价值来计算的,因此,能源企业的管理阶层应加强对企业负债经营的管理。一方面,能源企业的管理阶层应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的状况,定期制定有关的融资计划,按期和银行进行约谈,保证企业合理的负债率,扩大企业发展规模,提升企业整体价值。另一方面加强能源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从而增强对企业风险的把控,降低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

( 四) 能源企业需积极寻找新的融资模式

我国能源企业的发展应跟随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在融资的选择上,应尽可能的寻求多方面的合理的进行融资行为,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有利于投融资风险的规避,提升能源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能源企业的融资选择大部分只限于银行借贷等传统方式,我们应紧跟时代的脚步,考察市场中的其他投融资方式,结合能源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融资方式,学会根据时代发展而不断的革新除旧,寻找新的方法来扩大企业的规模和整体利润。比如每年都有关于新能源融资的峰会,例如“2019首届新能源产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对接会”,这些峰会都在倡导建立多元能源金融服务体系等措施,帮助新能源企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社会经济处在不断繁荣的阶段,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也更为密切,这使得我国能源企业发展面临着极大挑战。目前,我国能源企业通过变革和创新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问题,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去应对问题。一方面,我们不能只依靠政策去发展企业,应该积极地面对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去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完善企业融资管理,提高融资资金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合理的监督机制,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指导融资行为,不断的去探索多方面的投融资模式,寻求能源企业高效发展。

总而言之,能源企业的发展不能只依靠政府的扶持,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现有的经济环境,不断的完善能源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能源企业的资源利用率,降低投投融资带来的企业成本,强化其企业的竞争力,不断的扩大企业规模和企业利润,只有这样能源企业才能为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做好后盾。

参考文献:

[1]李世君. 能源企业投融资相关问题及发展策略探讨[J]. 财会学习, 2017(24):206-207.

[2]马海滨. 能源投融资中的水电发展战略问题[J]. 水力发电, 1996(1):6-8.

[3]薛楠, 劉舜. 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问题探讨[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06):118-122.

作者简介:

蔡晓波,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 深圳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金融——投融资.

猜你喜欢
能源企业投融资发展策略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
以转型推进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