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手的临床解析与治疗

2020-04-05 21:42单俊武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解析治疗

单俊武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和智能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之,因为长期用电脑和手机所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本文笔者就从概念、解剖、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检查和鉴别诊断方面,介绍一下鼠标手在临床上产生的原因、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文中还会重点介绍该病的手法治疗,以及文末的术后注意事项跟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鼠标手;解析 ;治疗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132-01

1 概念:

鼠标手,是指由于感受寒湿侵袭,或手指及腕部屈肌反复劳损,或外伤等原因引起手指及腕部屈肌、神经、腱鞘、韧带或关节囊产生无菌性炎症,腕骨间关节错位,或腕管内占位性病变,导致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致使行走于其间的正中神经和手指及腕部屈肌的肌腱在管内受压,引起掌面桡侧母、食、中和无名指的一半麻木、疼痛、手指及腕部活动不利等症状的一种病症,尤其以长期使用鼠标的人群多件,就、故称鼠标手,学名称腕管综合征,又称腕部正中神经挤压症、腕管狭窄症。本病好发于20-60岁,长期使用电脑工作、乐器演奏和精细手工操作的人群,如电脑程序员、文案编辑、钢琴家等,女性多于男性。

2 解剖相关知识:

腕管是由腕橫韧带与其背侧八块腕骨组成的凹面 一起构成的骨性纤维管道。腕横韧带横架于大多角骨和钩骨之间,为前臂深筋膜在腕关节掌面特殊增厚且坚韧的纤维束。腕管缺乏伸缩性,其内空间狭窄,有正中神经、拇长屈肌腱、四条指浅屈肌腱、四条指深屈肌腱和滋养动脉通过。正常情况下,屈肌腱在腕管内各有一定容积,肌腱的滑动不会妨碍正中神经。

3 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腕管的解剖结构特点是本病发病的内在因素,腕部外伤、慢性劳损以及感受寒湿是本病发病的外在因素。另外,本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亦有一定关系。

3.1 腕管内压力增高:在掌指和腕部长期反复用力进行活动中,指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长期与腕横韧带来回摩擦,引起肌腱、滑膜和神经的慢性损伤,发生非特异性炎性变化。造成肌腱、滑膜水肿使管腔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受压。

3.2 腕管容积减小:如月骨脱位、桡骨下端骨折畸形愈合、骨质增生、腕横韧带增厚等都可使腕管内腔缩小,压迫正中神经和指深、浅屈肌腱。

3.3 腕管内容物增多:如常见的腱鞘囊肿、脂肪瘤、钙质沉着等。

中医认为腕管综合症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由于腕部筋肉感受寒湿之邪,痹阻经络;或局部慢性损伤,筋脉拘急,气血瘀滞而发本病。

4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缓慢,患者多有长期反复使用腕部的劳损史或腕部骨折、脱位等外伤史。临床多见于长期使用电脑或手机工作和娱乐、乐器演奏和精细手工操作,20-60岁的人群,且女性多于男性。临床常表现为患者手腕部及手指酸痛、僵硬或活动不利,患部桡侧三个半手指掌侧麻木、刺痛或灼痛。一般在频繁持续使用电脑和手机,或长期练琴,或腕部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手指或手腕后症状可缓解。严重者患者患手桡侧三个半指感觉减弱或消失,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对掌功能障碍。

5 诊断与检查:

5.1 触诊诊断:

患者患侧手指及腕部屈肌肌腱紧张、僵硬或活动不利,按压大陵、太渊、内关、经渠、鱼际和劳宫穴处有明显酸胀、疼痛或像三个半手指放射痛,严重者可触及患侧大鱼际和掌骨间肌萎缩。

5.2 实验室检查:

屈腕试验、过度伸腕试验、腕管压迫试验和正中神经叩击试验,患肢腕部掌面正中(大陵穴附近)有压痛,腕部过伸或过屈压迫或叩击该处,均可引起手部桡侧三个半手指可出现放射性触电样麻木刺痛感,均为阳性。

5.3 X线检查部分病例可有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月骨脱位或腕部关节处增生等改变。

6 鉴别诊断:

本病要注意与神经根型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症、多发性神经炎等病症进行鉴别。

A.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病引起神经根受压时,麻木区域不单单在手指,而同时有颈部和上臂部放射性疼痛、麻木症状,出现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臂丛神经牵拉加强试验阳性,腱反射异常等体征。

B.胸廓出口综合症:可有手部麻木或疼痛,但症状多在患手尺侧,且往往伴有血管症状,如手指发凉、发木、桡动脉搏动较另一侧减弱,表现为阿德森试验阳性。

C.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常为双侧性,且不局限在正中神经,尺、桡神经均受累,呈手套状感觉麻木区。

7 诊断与治疗

综上,可以清楚准确的诊断鼠标手。因为本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劳损性病症,采取按摩手法保守治疗是最佳方案。

8 手法治疗:

8.1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滑利关节。

8.2 经络及取穴:以手三阴经在前臂及腕手部的循行路线为操作重点,可选取大陵、太渊、内关、外关、鱼际、合谷、劳宫、经渠、曲泽、少海等腧穴。

8.3 常用手法:拿揉、拨里、点按、碾揉、拔伸、运动关节。

8.4 处方:本病每次手法操作15-20分钟,每日1次。5次一个疗程。

8.5 手法步骤:

A.拿揉前臂手三阴、手三阳:患者坐位,患肢置于床面,医者坐于对面。医者用一手掌自手部向上推前臂,多指拿揉前臂手三阴、手三阳经五到七遍。

B点按腧穴:医者用中指拨患肢极泉,拇指点按曲泽、少海、内关、外关、大陵、经渠、鱼际、合谷、劳宫、等穴两到三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C.揉拨筋腱:医者以拇指揉前臂手太阴、厥阴经循行路线,弹拨、点揉患肢前臂屈指肌腱及痛点,同时屈伸腕关节;点揉掌骨间,按揉、弹波大鱼际三到五遍。

D.拔伸活动腕关节:患肢前臂旋前,掌心向下。医者双手握拿患者掌部,两拇指置于腕关节背侧,在拔伸下顺、逆时针摇腕关节三到五遍,寸劲顿牵复位腕关节;捻揉、拔伸五指关节。

E.搓揉上肢:医者用拇指揉患肢腕关节掌面及大鱼际部;然后以小鱼际擦患肢前臂掌侧面及腕掌部,以温热为度;最后搓腕关节结束。

9 术后注意事项:

9.1 腕管局部手法操作应轻重适宜,不宜过重。

9.2 患侧腕关节宜少用力,忌过度劳累;注意局部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邪。

9.3 患者可加强腕关节掌屈、背伸功能锻炼。

9.4 若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应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猜你喜欢
解析治疗
睡梦解析仪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参考答案与解析
看破解析几何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