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2020-04-05 21:42潘晓敏罗钦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医院感染相关性

潘晓敏 罗钦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以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患者使用手术室流程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办法,对比两组患者出现感染以及消毒隔离等卫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没有发生手术相关感染,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其中,手术时间超过两小时的患者出现感染的有2例,发生率为2%。手术时间小于两小时的患者出现感染的有1例,发生率为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采取手术室流程护理可以降低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关键词】医院感染;手术室护理;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22-01

医院感染是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出现的感染以及患者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位置就是手术室,手术室是最容易发生感染的区域之一。手术是一种有创性操作,由于患者的内部器官、组织等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加上医务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手卫生,手术室环境等多种因素,患者很容易发生感染[1],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手术完成以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与手术室护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手术的切口出现感染,出现并发症,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女性患者51例,男性患者49例,其中20例为阑尾手术,21例为妇科手术,24例为胆囊手术,20例为剖宫产手术,15例骨科手术,年龄为22~61岁,平均年龄(42.3±17.3)岁。对照组女性患者54例,男性患者46例,其中15例为阑尾手术,24例为妇科手术,28例为胆囊手术,22例为剖宫产手术,11例骨科手术,年龄为20~63岁,平均年龄(39.3±1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手术室管理办法;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手术室流程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手术室的布置: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性,需要对手术室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分,医护人员对手术室内的各种器械摆放进行严格的规定,区分手术区域,将感染手术和未感染手术进行区分。第二,手术室环境:手术室使用层流净化的方式进行消毒使用,这样的方式需要控制好气流的方向,同时通过气流还能带走细菌等微生物,保证手术期间的干净无菌。第三,环境护理:为了防止手术室内出现交叉感染,需要合理划分清洁区和感染区,对于已经出现后感染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严格消毒,才能开展下一台手术,防止手术期间发生交叉感染。如果上一台为感染性手术,在开始下一胎手术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才能够进行。第四,严格消毒管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每天结束工作以后,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进行完全消毒,保证每天消毒两次。第五,对术后感染指标进行监控:为了保证消毒的彻底性,需要对室内不符合要求的物品以及一次性用品进行清理,对于需要重復使用的器械进行高温灭菌操作。第六,术后废弃物处理:医院需要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医疗器械、垃圾分类,分清楚以后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根据医院的管理规定对手术室产生的医疗垃圾进行收集,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统一消毒销毁。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统计学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没有发生手术相关感染,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其中,手术时间超过两小时的患者出现感染的有2例,发生率为2%。手术时间小于两小时的患者出现感染的有1例,发生率为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发生医院感染和手术时护理管理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3],对医疗质量和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随着外科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手术数量明显增加,发生医院感染的人数随之增多,常见的医院感染,例如手术[4]、穿刺、各种器械等等,包括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主要是由于抵抗力下降或者滥用抗生素,外源性感染主要是由于医务人员患者与环境进行接触而发生的。与手术相关最常见的感染因素,是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手术方式、手术室环境以及手术时机等。传统的护理人员只注重护理任务,而忽视了医院感染,在日常工作中对于隔离的认识不够深刻,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5]。

据相关研究表示,要想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就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加强手部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观念,及时清理手术的垃圾,保证手术时环境整洁,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确保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尽量减少人员的频繁流动。

总之,围术期采用手术室流程护理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帅晶,叶祥燕.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3):126.

[2] 程丽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6):16-17.

[3] 项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4):12662.

[4] 刘秀艳.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存在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 261-262.

[5] 陆霞,周小萍.探讨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5):150+153.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医院感染相关性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