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合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2020-04-06 07:40张进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证候中风缺血性

张进华

(河南省唐河县中医院急诊内科,河南 唐河 473400)

中风又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与脑梗死、脑出血相对应[1]。急性缺血性中风属于急性脑梗死,急性缺血性中风康复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2]。研究指出,用中药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可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3]。本研究以中西药合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6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54~75岁,平均(64.58±9.06)岁;病程2~34h,平均(15.26±3.84)h;瘫痪部位为伴左侧21例,右侧22例;梗死区域为脑叶区7例,脑干区5例,脑基底节区31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3~76岁,平均(64.37±8.94)岁;病程2~36h,平均(15.43±3.91)h;瘫痪部位为伴左侧23例,右侧20例;梗死区域为脑叶区9例,脑干区4例,脑基底节区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4]相关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①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痰热腑实证辨证标准。主症为言语謇塞或不语、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为头晕目眩、痰多、痰液黏稠,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薄白,脉弦滑。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经MRI或者脑CT检查确诊;③患者对研究知情;④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异常;②昏迷、脑梗面积较大、脑出血等;③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④精神异常,无法配合。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调脂、降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稳定斑块,并实施康复训练。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0)30mg加入0.9%的氯化钠100mL中静脉滴注,日2次。

观察组加用通腑祛痰汤。药用党参、薏苡仁各30g,白术25g,桃仁、红花各20g,茯苓、黄芩、大黄、枳实、芒硝各15g,陈皮、炙甘草、竹茹、炒麦芽各10g。血瘀严重加红花、丹参各10g,脘腹便秘加厚朴10g,风邪偏重加防己、防风各10g,肝郁气滞加青皮10g。

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的评分标准判定,各项症状0~3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症状,2分为中度症状,3分为重度症状。

神经功能缺损: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判定,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4 疗效标准

显效: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消失,NIHSS评分下降大于等于80%。有效: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NIHSS评分下降大于等于40%。无效: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NIHSS评分均未变化或者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中医证候积分 NIHS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17.83±3.64 9.47±3.28* 26.24±9.52 18.14±6.36*观察组 43 18.02±3.79 14.26±3.52*△ 26.13±9.47 12.03±5.29*△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缺血性中风常见的证型有风痰闭阻证、气虚血瘀证、肝阳上亢证、阴虚风动证以及痰热腑实证,而急性缺血性中风因处于急性期,属于痰热腑实证。西医治疗通常以改善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等为主[7]。依达拉奉属于脑保护剂,可有效清除脑内有害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达到改善脑细胞、神经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氧化损伤的目的[8]。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显著。方中党参益气补中、健脾养血,薏苡仁、白术、茯苓、黄芩清热健脾、利水渗湿,桃仁、红花通便行瘀、活血通络,大黄、枳实、芒硝润燥逐瘀、通腑泻热,陈皮健脾理气、化痰燥湿,竹茹、炒麦芽清热化痰、健脾行气,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通络化瘀、通腑泄热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指出,党参中含有生物碱类、三萜皂苷类黄酮类、苯丙醇苷类等成分,其具有抗炎、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9]。薏苡仁具有对抗氧化应激、脑缺血、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10]。黄芩的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等作用[11]。

综上所述,中西药合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可有效改善中医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证候中风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