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临床观察

2020-04-06 07:41李领召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脑血栓国药准字机能

李领召

(河南省禹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河南 禹州 461670)

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栓形成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0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34±5.45)岁,平均病程(21.46±3.70)天。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55.44±5.23)岁,平均病程(22.14±3.46)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和脑溢血的临床鉴别诊断研究》[1]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①脑部CT检查病灶区逐日扩大,呈长久性的低密度影;②MRI检查显示出病灶及周围水肿,表现为长T1、T2信号。

纳入标准:临床表现为身倦乏力、面色淡白、血淤舌紫暗等典型气虚血瘀征症状,无肝脑肾等器官或组织严重疾病,可良好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脑出血或其它血栓疾病,急性脑梗死,不属气虚血瘀,合并肝脑肾等严重疾病,对所用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颅内压、氧疗等常规治疗。地塞米松磷酸钠(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14)1 0 m g及甘露醇(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037)250mL,1日1次,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30mg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混合,静脉滴注,1日2次。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mg,1日1次口服。治疗3周。

观察组加用中药。白术6g,黄芪20g,赤芍、丹参、红花、桃仁各12g,当归15g,川芎、牛膝、地龙各9g。头重脚轻、头晕目眩加半夏、茯苓各12g,体虚乏力、面部萎黄加石菖蒲、郁金、炙甘草各12g,面部赤红、心绪烦躁加天冬、白芍、熟地各12g。水煎,早晚各服1次,治疗3周。

3 观察指标

头晕、言语不清、嗜睡、运动障碍、表情漠然症候积分,每项症状0~3分。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2分表示对生活有一定影响但可忍受,3分表示已严重影响生活且不能忍受。

身体机能指标,包括运动能力、神经恢复能力、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①运动能力:在床边进行下蹲运动,可独立站立,摆动双上肢,可进行独立走动;②神经恢复能力:与他人进行交流,集中注意力且有一定思维能力;③语言能力:呲牙、鼓腮等动作,灵活弹舌,发出恰当音节,经训练后发出较难音节;④生活自理能力:穿脱衣、洗浴、如厕等日常生活。使用院内自制表进行评分,每项总分为0~50分,分数越高表示身体机能越好。

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血液黏度,血细胞压积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治愈:症状消失,神志清晰。显效:症状改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无效:症状未显著改善。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观察组(25例) 对照组(25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头晕 2.22±0.38 1.24±0.23*△ 2.29±0.37 1.65±0.19*言语不清 2.59±0.25 1.21±0.19*△ 2.53±0.26 1.77±0.20*嗜睡 2.54±0.18 1.13±0.10*△ 2.55±0.21 1.58±0.15*运动障碍 2.33±0.26 0.78±0.16*△ 2.34±0.23 1.45±0.21*表情漠然 2.34±0.27 0.99±0.14*△ 2.33±0.24 1.32±0.16*

两组治疗前后身体机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身体机能指标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身体机能指标比较 (分,±s)

组别 例 运动能力 神经恢复能力 语言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5 25.35±5.26 40.00±5.18 27.85±0.59 42.22±6.11 26.36±2.01 33.02±5.17 6.34±4.78 14.55±2.45对照组 25 25.33±5.31 34.32±5.21 27.82±0.55 34.22±6.15 26.22±2.22 28.98±5.25 6.56±4.77 9.76±2.33 t 0.013 3.866 0.186 4.614 0.230 2.742 0.163 7.084 P 0.989 0.000 0.853 0.000 0.819 0.009 0.871 0.000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血浆黏度(mpa/s) 血液黏度(mpa/s) 血细胞压积(%) 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5 1.86±0.44 0.87±0.11 8.43±1.23 4.60±0.68 46.36±7.55 38.02±5.17 2.34±0.78 1.55±0.45对照组 25 1.85±0.34 1.22±0.15 8.33±1.31 6.35±0.67 46.12±7.22 42.98±5.25 2.56±0.77 2.16±0.33 t 0.089 9.408 0.278 9.166 0.115 3.366 1.004 5.466 P 0.929 0.000 0.782 0.000 0.909 0.002 0.321 0.000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脑血栓属中医“中风”范畴。主要因气滞血瘀,痰浊所导致[3]。治当活血化瘀,化痰降浊。中药活血化瘀辅治脑血栓形成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脑血栓国药准字机能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刑法机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