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人际关系改善的家校协同教育

2020-04-07 17:45石峰
江苏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人际关系初中学生

【摘要】当前,初中生所处环境的人际关系,存在着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四类,即因为家长的过高期望而形成的“高压型”家庭人际关系,因家长的失望而形成的“放任型”家庭人际关系,因班级学生的集体性拒绝交往而形成的“孤立型”班级人际关系,以及来自教师的主要因为学生个体顽固性不良表现而导致的“冷暴力”式的人际关系。改善学生这些不利的人际关系,要把握三个原则,即把家长当同事,但教师是主导;措施可多样,但润物须无声;过程很曲折,但爱心做保障。

【关键词】初中学生;人际关系;家校协同

【中图分类号】G62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0-0035-02

【作者简介】石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江苏扬州,225000)副校长,高级教师。

初中生处在由教师、家长、同学等人员组成的复杂人际关系中。青春期的困扰,升入初中之后陡增的学业压力、父母的期望等,导致在当前环境下初中生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学生在其中主要处于被动地位。实践证明,改善这种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就是家校协同教育,其关键推动因素是教师。

一、改善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家庭人际关系

我们遇到三种比较典型的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家庭人际关系案例。A同学习惯良好,成绩优秀,处在年级前列,但不自信,回答问题迟疑,考试易出现一些不该有的小错误。家长责怪其不够勤奋,每晚辅导监督,要求孩子的家庭作业做得全对才交给教师。B同学刻苦,不言不语,英语语文成绩良好,但数学成绩就是不理想。开学以来,他不断接到爸爸的电话,一直询问数学成绩。C同学很早已经被确诊为某种疾病,除到多家医院就诊外,还转学休学,目的就是要在学习上赶上其他孩子。实际上这位同学不适合较高强度的学习,卫生习惯也不好,在父母的高期望之下,變得比较自卑,更多时候生活在自我之中。

这些孩子家长的素质都比较高,认为孩子应该更优秀,结果父母孩子都比较累;有的家长认识不到孩子对不同学科学习的差异性,要求孩子每门学科都学得很好,孩子苦不堪言;有的家长不愿接受孩子成绩不佳的现实,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别的孩子一样优秀,结果适得其反。针对不同情况,我们进行多次家访、电话交流以及请家长到学校交谈,向家长客观描述孩子的实际情况,以案例进行类比,特别提醒家长高期望可能导致的危害。我们希望家长了解学习的规律,能看到孩子的优秀,看到孩子的优势所在,正视和接受现实,不要盲目攀比,要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关注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改善对孩子期望值过低家庭的人际关系

我们遇到不少子女刚进入初中家长就对孩子不抱太大希望的情况,这是过高期望值的另一个极端。L同学上课不听不记,默默地修理文具,偶尔停下来看看教师,教师经常提醒也没有用。考试的时候,别人已经做了很多题目,他还没动笔,但是家庭作业错误率并不高。我们找家长交流情况,家长道出了苦水:小学时候,爸爸不在家,妈妈性子急,死死看住孩子的学习。后来发展为只有妈妈坐在身边手把手地辅导才行,到了学校,最多只是捧着一本书看看。接着,就陆续听到妈妈灰心丧气不让孩子上学了之类的话。类似家长几近放弃的情况,要么是教育方法不恰当,孩子长期表现不佳,家长失去了耐心;要么父母离异,或是留守儿童,孩子慢慢变得不如人意,于是家长不再在学习、行为习惯上对孩子有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依靠家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其改变教育方法。同时,及时把孩子在学校的良好表现、进步情况通报给家长,并且特别注意把孩子的进步情况在家长群里发布,让当事孩子的家长逐渐改变对孩子的看法,开始关心孩子的成绩,过问孩子除了吃、穿、睡之外的事情。

三、改善学生在班级中冷漠的人际关系

由于学生长期成绩不好,行为习惯会对其他同学形成干扰,在班级中人际关系冷漠,常常被大部分学生边缘化的现象并不鲜见,而且这种人际关系还为大部分学生家长所接受和助推,当事孩子的家长虽然不满,但一般都无可奈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树立一种思想,那就是每个孩子都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地方。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并收集被孤立学生的进步和亮点,然后在班上进行表扬,逐渐让大家发现并认同这些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在班级生活中,尽可能多给这些孩子表现的机会,比如运动会、科技节等,让他们展示自己,让大家重新认识他们。再有,利用大扫除、外出活动等机会,让这些学生给其他同学提供帮助。我们还建立了专门用于展示学生亮点、成绩的家长公告群,让所有的家长都能看到这些受到冷落对待孩子的优点。

四、改善来自教师“冷暴力”的人际关系

教师冷暴力严重的现象不多,但是可能会偶然性的存在。因为涉及教师本人,所以改善学生的这种人际关系,往往比较困难。在充分相信教师是爱孩子的前提下,需要班主任或学校领导,或与当事教师关系密切的同事,来帮助做工作改善这种关系。以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为依据,一方面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另一方面通过孩子的改变,争取家长的信任理解,在班级里抓住一些契机,比如教师生病等,班主任带着学生去看望,适当时候家长也可以参与;在教师工作疲劳的时候,给教师准备一杯水,准备一张椅子等,在班上尽可能给教师提供较温馨的工作环境。这些事情,都让受到冷暴力的学生带头去做。通过这些途径,使教师受到感染,进而自醒,然后改变对学生的态度。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人际关系初中学生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