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翻译学的导游口译研究

2020-04-09 04:41孔祥宇王新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三维转换生态翻译学翻译策略

孔祥宇 王新

摘  要: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每年有大量游客入境中国。导游口译员作为“文化传播者”,必需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准确互译两种或多种语言的能力以及准确传达文化信息的能力,其中后兩种能力正是口译的基本要求。在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文通过研究三孔景点导游口译行为,从三维转换的角度探讨导游口译策略,分析导译过程中现存的问题,为导游口译教学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导游口译;三维转换;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2

引言: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曲阜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和游客参观游览。说到曲阜,人们会首先联想到三孔景区。笔者生于曲阜,曾多次带外国旅游团参观三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注意到这里,他们或钟情于古老的中华文明,或留恋在秀美的自然景观,或热衷于独特的人文生活。然而,语言的不通成为文化交流的巨大障碍,而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让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无法完全理解和享受旅游的快乐,中华文明的发扬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英语导游在这种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生态翻译学理论基础

翻译指的是适应与选择的过程,其翻译成果即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选择的叠加结果(胡庚申,2004:4)。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适应选择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翻译学的发展做了新的阐释和解读。翻译的适应选择论的基本要义可以概述如下:翻译是一个整合一体、和谐统一的系统,即翻译活动和自然界的活动是互联互通、相互依托的,且参与翻译活动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互相影响的(岳中生、于增环,2014:26)。翻译本质来说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性活动,导游口译也是如此。从导译员的视角看,导译员适应口译生态环境,通过口译生态环境对目标语言进行选择,这一交替循环过程便是导游口译过程。

2.导游口译

在口译过程中,同样遵循翻译适应选择论。导游口译基于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为原则,以三维转换(即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作为翻译方法。邓缘(2012:79)提到,译员在翻译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将输入语的语言、文化、语境等多元信息结合起来,脱离输入语的外壳,将其转化为输出语。导译与口译永远是密切关联的。(陈刚,2013:133)

2.1定义

导译( guide-interpreting)是和来自国外不同文化背景的有思想、有目的、说当地语的人进行的面对面、并且当场见效的一种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的人际交流(陈刚,2013:137)。在导游口译过程中出现的语言、文化、交际等因素通常会交替出现,导译员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口译服务,而是一种结合文化和交际因素在内的跨文化活动。

2.2三维框架下的导游口译

下面拿三孔景区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视角分析导游口译:

(1)从语言维的角度来看,导译员把三孔介绍从中文译成英文介绍给外宾,导译员对于中文导游词(即源语)的前期准备必不可少,准备时应尽量避免盲目背诵英文译文导游词,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讲解。因为该英文导游词在编著时由笔译完成,大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很多情况下并不适用于实际的导游口译。

(2)从文化维的角度看,考虑到中英文语言在性质和内容上通常存在差异,为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对原文理解偏差,导译员不仅要注意源语的语言转换,还要适应整个语言文化系统,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胡庚申,2004:135-137)。导译中文化因素一直占据着突出的地位,是因为涉及到景区的介绍,而导译员翻译的好坏,不仅显示出导译员的专业水平,而且影响着中国旅游文化事业的对外宣传。

(3)从交际维的角度看,导游口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选择指译员除了语言转换和文化转换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这既包括导游词的交际意图是否在导译系统中得以体现,然后传递给外宾;又包括当外宾针对导游词提出问题时,译员能否以另一种通俗易懂(即以外宾语言生态逻辑分析)的模式进行阐释,使外宾能够理解。归根结底,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适应性选择转换,追求的是输入语和输出语的交际生态能够得到最佳的维护和保持(胡庚申,2013:238)。

2.3三孔景区导译现状

通过多次对三孔景区外国团队及景区导译员的接触,笔者发现很多导译员在作景点翻译时,往往只是在背诵英文导游词,缺少与外宾的交流和共鸣。很多外宾反映其讲解语言古板、苦涩难懂,尝试请求导译员给予解释,导译员往往难以做到用外宾的思维习惯、语言文化进行解释。有的外宾崇尚自由游览景点,如果这时导译员并未妥善安排,只顾自己讲解导游词,忽视外宾的需求,可能造成外宾私自离队,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对于导译员来说,目前缺乏完善的入职门槛要求。和英语导游不同的是,英语导游往往需要持英语导游证上岗,而导译员作为连接中文导游和外国游客之间的桥梁,通常是由旅行社或翻译公司直接委派,有的只有翻译资格证或中文导游证,可见导游口译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监管标准。

3.导游口译三维策略的设计构想

导游口译生态通常指的是源语和译语两个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导译员作为连接两个生态环境的桥梁,需要帮助游客跨越两种语言文化鸿沟(安东,2014)。这便要求译员在导译策略方面应当遵循“三M理论”,即互练(mutual practice)、互明(mutual understanding)、互审(mutual feedback)。“三M理论”是在奈达逆转换理论和生态翻译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胡庚申(2011:96)在《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一书中提到:“翻译生态系统各相关利益者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双向互动联系和重叠交叉的现象,这使得翻译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整体,不同翻译生态系统之间互相影响。”可见,生态翻译系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所以导译员需要在译前、译中、译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应用“三M理论”。

3.1互练

互练(mutual practice)是指导译员在翻译工作前应当充分做好口译准备工作,即译前准备,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导游词的讲解、外宾背景及文化习俗。基于导游和口译员的双重身份,前期练习阶段要严格按照两个行业的行为准则进行译前准备。除此之外,导译员在练习时还要模拟外宾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张金花 2006),并自我演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导游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严格按照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导游服务质量标准》执行。在译前准备阶段,导译员还需要做好景点相关材料整理,建立相应术语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译员应尽量前往实地景区勘察,熟悉景区各景点及基础设施,保障翻译工作时可以应对自如。

3.2互明

互明(mutual understanding)既指在翻译讲解过程中确保外宾充分理解,又指当外宾提问时导译员能够迅速反应并做出恰当解释。例如上节提到外宾因文化差异不理解译语进行提问时,导译员能够“适应”原文翻译生态环境(即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导游词)和按照译语生态环境(即外宾语言逻辑及文化背景)进行“选择”,导译员在该翻译过程中居于“中心”主导地位。

例如,导译员可运用“增译”方法,对某些重要信息点进行解释。例1 “乾隆年间”可译为“During Qianlong years between 1711 to 1799”。导译员还可运用“比喻”方法,拿外宾语言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作比喻,旨在使外宾充分理解。例2 “鱼米之乡”可译为“land of milk and honey”。另外一种方法称之为“拼音加注解法”。通过把中国特色专有名词音译加注解的方式,进一步解释说明该词语的具体含义,例3 “风水”可译为“Fengshui, which is believed as mysterious universal power by Chinese people”

在翻译源语特别是翻译中国特色传统词汇的时候,在不影响译语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中文,此舉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3 互审

互审(mutual feedback)是指导译员在活动结束后理性接受外宾的评价,并反思总结自己本次导译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自我完善,并在公司或班级内部分享本次活动的经验,供同事或同学进行学习和借鉴。类似于生态翻译学中的“事后追惩”(胡庚申,2013:127),不同的是,互审重在双向学习。在教学方面,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后在班级内部作经验交流,可用PPT的形式展示,由其他同学找出可改进之处,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另一方面,互审的含义还包括在前期导译员的选拔方面,相关部门应完善导译员审查制度,规范导译员入职门槛,重点测试候选人的英文素养。应当加强有关外语类导游考试标准,建立导游口译行业规范势在必行。对于导译员的自身能力方面,除了个人不断学习之外,翻译公司和旅行社应开展专项培训,定期讲解口译课程及景区知识,不断提高导译员的导游口译服务水平。

4.结语

导游口译作为口译和旅游两大学科的结合产物,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该学科有待进一步去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安冬.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导游口译策略研究[D]. 内蒙古大学, 2014.

[2]陈刚. 导译研究——翻译学的新分支[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133-140.

[3]邓媛.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依托项目的MTI口译学习模式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12(05):79-82.

[4]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M].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5]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 商务印书馆, 2013.

[6]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 上海翻译, 2004(4):4.

[7]岳中生, 于增环. 公示语生态翻译论纲[M]. 科学出版社, 2014.

[8]张金花. 导游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 2006(24):166+168.

猜你喜欢
三维转换生态翻译学翻译策略
从生态翻译学看翟理斯《罗刹海市》英译本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经典台词翻译
外宣英译改写策略的生态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