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对提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0-04-10 08:26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延续性心绞痛出院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阻塞、狭窄,继而引发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导致的心脏病即为稳定性心绞痛。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不足,往往会忽视自我效能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导致患者在出院后的治疗效果并不乐观。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此类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2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符合WHO关于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②具有正常的语言沟通能力;③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者;②伴其他严重器质疾病者;③依从性差者。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观察组:男44例,女19例;年龄38~76岁,平均(58.3±4.8)岁。对照组:男41例,女22例;年龄36~78岁,平均(57.8±4.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及常规的出院指导,叮嘱患者需要按时返院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具体方法为:(1)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要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以及患者的疾病情况、治疗情况、用药情况等相关资料,建立专门的档案。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进行电话随访,2次/月,主要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情况、作息习惯、饮食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2)建立患者微信群,便于互动和沟通。(3)每月组织一次健康知识讲座,采用闭唇式呼吸,经鼻深吸气,然后屏气2~3 s后缓慢经唇吐出,尽可能吐尽;采取右侧或左侧卧位,双腿自然下垂于床边,保持15 min,若此期间出现呼吸困难则立即改为半坐卧位;患者床上静坐无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则协助患者床边站立、行走;静坐和下床无不适后,则指导家属协助患者沿墙边在户外慢走,行走过程中出现头晕则立即停下站立,待完全缓解后回房休息。两组患者均干预半年后对比干预效果。

1.3指标评定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对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行评估[1],该表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与自我责任感4个维度,总分为17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效能越好。

2 结果

出院时两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与自我责任感4个维度及自我效能总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半年后,两组患者在4个维度及自我效能总评分方面均有大幅提高(P<0.05),但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情况对比分)

注:两组比较 *P>0.05,#P<0.01

3 结论

自我效能是指人对使用自身技能完成某件事情的自信度,这种对于自身的评价往往可以影响到人们的执行力、努力程度和持久度。自我效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他人的鼓励支持、言语以及周围环境等。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是临床研究经常涉及的范畴,患者需要坚持长期治疗才能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实际上患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表现出较差的服药依从性,多数患者可能存在错服、漏服、不按医嘱用药的情况,甚至少数患者会拒绝用药,放弃治疗。患者较差的治疗依从性一方面来自于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的繁琐性和持久性,另一方面来源于患者的心理压力[2]。长期治疗会对患者的家庭经济造成严重负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中。因此,对此类患者出院后加强其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起到监督和激励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3],可以帮助患者获得积极面对疾病的勇气,乐观向上的面对生活[4]。通过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及时排除负性情绪,调整心理状态;通过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通过互动可以纠正患者在自我护理中存在的错误,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协助患者控制自身疾病情况。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自我效能各维度的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自我效能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

猜你喜欢
延续性心绞痛出院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