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0-04-10 08:26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原发性螺旋肝癌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临沂 276000)

目前,肝脏肿瘤临床常见,良性肿瘤较少,恶性肿瘤多见。在良性肿瘤中以肝血管瘤最为常见;恶性肿瘤中以原发性肝癌和肝脏转移瘤较常见。由于肝血管丰富,而肿瘤发病隐匿,进展快,治疗难度大,疗效不佳[1]。因此,如何及早发现并区分其性质,对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肝血管瘤一般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在临床上一般分为肝大血管瘤和肝小血管瘤。对于肝大血管瘤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2]。而对于肝小血管瘤,目前诊断困难。本文采用多排螺旋CT对肝血管瘤及其他肝脏肿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探讨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其他医院收治的105例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均经随访及病理确诊;临床资料完整;影像学检查图像资料清晰,满足诊断需要。排除标准:伴严重肝炎、肝硬化患者;伴胆管癌等其他肿瘤患者;精神病患者。105例患者,其中男64例,女41例;年龄33~70岁,平均(52.45±10.46)岁;原发性肝癌组33例,肝脏转移瘤组患者41例,肝血管瘤31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先进行常规平扫,确定灌注扫描的靶层面,行连续动态扫描,层厚5 mm,螺距1.25 mm,管电压120 kV,电流200 mA,视野及重建间隔时间可根据需要选择一般扫描时层厚为10 mm,重建至5 mm。CT灌注成像检查具体方法见参考文献[3]。对感兴趣区的肝血流量(HBF)、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4例行肝穿刺检查;65例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检查。

1.3评价指标 比较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瘤及肝血管瘤患者的BV、BF、MTT及PS等。

2 结果

在所观察的指标当中,HBF、MTT及HBV:均以原发性肝癌最高(P<0.05),肝血管瘤BV高于肝脏转移瘤,其他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S:以原发性肝癌最低(P<0.05),其他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CT灌注相关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目前,虽然病理诊断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不适用于早期检查和常规应用。其他临床上诊断肝肿瘤的方式较多,如B超、CT、磁共振、肝动脉造影等[1-5],各有优缺点,B超在日常应用较多,价格低廉,易于操作,便于基层医院开展,多适用于早期筛查,对肝肿瘤的诊断尤其是鉴别诊断较难,对肝血管瘤而言,难于区分动静脉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较小肝血管瘤周围的血流信号也较弱;肝动脉造影对肝血管肿瘤的检出率较高,但属于有创检查,不适用于广泛开展。目前,采用多排螺旋CT灌注诊断肝血管瘤较多,但其结果也多不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观察的几个指标中,BF、MTT及BV均以原发性肝癌最高,PS以原发性肝癌最低,较肝脏转移瘤及肝血管瘤区别明显;而肝脏转移瘤及肝血管瘤之间的区别不明显。提示在检测的几个灌注指标中,对于区别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区分肝脏转移瘤及肝血管瘤则较难。肝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患者症状大多不明显,多在日常查体或手术时发现,由于其危害程度低,一般情况下,医师多不建议手术治疗,尤其对于较小的肝血管瘤多不采取治疗措施,引不起患者及医师的重视,对其相应的研究也较少。

总之,随着多排螺旋CT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对肝肿瘤的整体检出率较高,属无创检查,同时操作较为简单,易于开展,可广泛用于人群筛查,对区别肝肿瘤的类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猜你喜欢
原发性螺旋肝癌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奇妙的螺旋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