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结合洼田饮水试验判断脑卒中鼻饲病人置管时间观察

2020-04-10 06:47王瑞源陈惜珠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脑卒中护理干预

王瑞源 陈惜珠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结合洼田饮水试验判断脑卒中病人鼻饲管拔管的时机;方法:采取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按置管后7d、10d、15d、20d、25d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对照组常规完成治疗及按摩、针刺等康复训练,然后按时间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判断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病人鼻饲管留置时间、食物反流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合洼田饮水试验可以促进病人吞咽功能的恢复,缩短鼻饲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脑卒中;护理干预、洼田饮水试验;鼻饲置管;拔管时机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2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约35-75%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而留置胃管是吞咽障碍的有效对策,但留置胃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护理的难度,严重地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1],甚至导致患者自行拔出胃管。患者有尽早拔出胃管的诉求,但过早拔出胃管可导致患者误吸,再次置入胃管会增加护士工作量和患者痛苦,甚至引起患者不满意,因此选择合适的拔出胃管时间至关重要。本研究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合洼田饮水试验对比对照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 年3月在我神经内科治疗的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并行鼻饲管置管病人100例纳入标准:脑卒中病例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拟定脑卒中诊断标准,病人意识清楚,有吞咽困难并行鼻饲管置管,经CT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病人均首次发病。排除标准:意识不清伴有严重心、肝脏及肾等病症病人,伴有认知能力低下病人,伴有严重精神病症病人。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6岁~89岁;病程时间14d~35d 。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45岁~86岁;病程时间14d~30d。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降低或无法自理,加之需长期住院、经济压力大,极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或因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而对治疗依从性差或是不接受治疗,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做好以下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1)创造心理护理的条件:首先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之能积极配合,护士以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在言行、感情上认可患者的主诉,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以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感。(2)加强心理疏导及生活护理:对病人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时,进行心理疏导,列举病区内或已出院病人功能恢复的实例,向病人讲解疾病发生、发展、恢复过程及功能训练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并从生活上、功能训练等各方面给予精心照顾和正确指导,以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并参与功能训练。(3)加强家庭成员的参与:让其家庭成员了解病人的病情,参与制订护理计划,掌握鼻饲、吞咽进食功能训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完全康复。

1.2.2 落实吞咽功能训练及吞咽功能评定小组:由护土长负责,成员包括1名责任组长及2名责任护士,护士长对所有护士进行培训,包括吞咽训练的目的及方法,以确保吞咽功能训练质量。责任护士主要负责吞咽训练的第一阶段:基础训练包括口腔器官运动训练、冰刺激、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训练。当患者的吞咽反射恢复后,由责任组长进行吞咽训练的第二阶段:摄食训练,从进食体位、食物选择到喂食方法、注意事项,一对一床旁指导,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循序渐进,以促进患者吞咽障碍功能的恢复。拔胃管指征:吞咽训练1周后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再次进行评估,进食过程中无呛咳、无咳嗽及无反酸,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为1-2级并且吞咽训练能每次吞下200ml以上糊状食物,连续2天无不适时拔除胃管。个别患者拔管后虽然能进食一定量的食物,但吞咽功能还未完全恢复,仍需进行吞咽肌活动训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 ± s )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病人常因假性或真性延髓受损而引起吞咽肌麻痹,导致病人吞咽困难。为了保证病人的口服用药治疗及营养需求,临床上常常需通过留置胃管进行鼻饲。而长期留置胃管会增加病人痛苦,增加了病人主动吞咽功能训练的难度,而且会造成护士协助病人进食时对管道的依赖,进一步导致吞咽肌功能的失用性,不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或恢复,早日拨除胃管,减轻患者的痛苦,各医疗临床上均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有研究认为,急性脑卒中病人主动进行吞咽肌功能训练具有改善吞咽困难的确切疗效[2],还有各学者均有报导冷刺激可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其中谢梦姣报导的黄莲冰口腔刺激治疗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3],其方法简便,依丛性好。本研究落实吞咽功能评定小组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采取口腔器官运动训练、冰刺激、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训练等,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及恢复。

4 结论

洼田饮水试验是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评定病人自主吞咽功能的一种有效实验方法,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因此常作为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的评定标准[4]。本研究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作为脑卒中病人鼻饲置管拔除时机的判断标准,能及时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后拨管。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后对治疗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病例。因此提昌早期功能训练配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病人吞咽功能恢复,及时拔除胃管恢复正常饮食,缩短了鼻饲置管的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胡日光,孙培军,王俐滢.吞咽功能及胃管留置时间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允]援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9):191-194.

匡晓明,宋阳.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J].中国医药导报,2008 , 5 ( 10 ): 160.

谢梦姣,黄莲冰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护理干预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1(32):1.

葛春霞.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 ( 9 ): 121- 122

猜你喜欢
脑卒中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