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课堂教学落实

2020-04-12 03:59李露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德育渗透案例

李露霞

【摘 要】本文从如何认识多种情绪(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如何面对自我否定、如何提高心理韧性三个环节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阐述,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这个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悦纳和自我发展,从而建立坚实的自我概念,达到忠诚于自我,不随波逐流,不妄自菲薄,把对自己及他人的尊重内化为自信,把对生命的追问化为个体的成长与追求。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绪;自我认同;德育渗透;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87-02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英语课程应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也要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育人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参与讨论、解决问题、比较异同的能力,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2]。学科育人价值是学校教育育人价值的基础性构成。学科是最基础、有组织、浓缩的人类文化精华。学科德育渗透的关键是找准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学科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探究体悟,让学生在探究体悟的过程中形成德育理解,建构正确的德育观。本案例的教学材料是《美语在心》(American English In Mind Starter)第十单元的短对话“photostory–Kate looks great.”。文章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Kate由于作业的关系心情不好,好友Ray告诉她,人人都有事要做,不用为此觉得焦虑;而此时正在门口的Izzie看到了这一幕,她着实羡慕Kate漂亮的金发,因而和Jo抱怨自己头发不好看,希望把头发改变一下,变成Kate的头发那样。Jo告诉她,做自己最重要,人们之所以喜欢你,是因为他们喜欢你这个人,而不是喜欢你的头发。Jo的最后一句“People like you because you are YOU. Not because of your hair!”是文章的点题句,也是本节课最大的德育渗透点。下面从教学过程描述和德育观点评析两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教学过程描述

(一)如何面对各种不同的情绪——自我认识

游戏:由一位学生模仿表演某种情绪,其他学生猜测是何种情绪以及什么原因导致该情绪形成。

教师提出问题:How many kinds of emotions are there usually in our life? (生活中常见的有哪几类情绪)

学生回答:There are positive emotions and negative emotions.(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

教师接着引导:Is it okay to have negative emotions? How can we deal with them? (如何处理负面情绪?)

学生讨论后回答:It is ok to have negative emotions because they make our life colorful. We should believe that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and one day, the negative emotions will go away.(负面情绪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有负面情绪很正常。我们应该相信负面情绪总有过去的一天)

课堂生成:在讨论负面情绪是好是坏时,学生一开始是否认负面情绪可能带来好处的,惯性思维使他们认为负面的就是不好的。随着讨论的深入,他们意识到不同的情绪是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情感体现和发泄,是正常且必要的,所以得出了以上的讨论结果。针对如何处理负面情绪问题,学生相信负面情绪一旦被认同,就能有方法干涉,最后让情绪趋于稳定。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正确认识负面情绪及处理办法,并让学生用有限的英语表达对于不同情绪的认知和认同,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进行正确的处理。

(二)如何面对自我否定——自我悦纳

课文理解环节:基于前面的情境讨论,学生达成了对情绪的自我认识,教师通过标题预测“Kate looks great”,让学生猜测“Why does Kate look great?”“Who thinks Kate looks great?”等问题的答案,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听音频,回答问题并学习课文。

教师提问:Izzie thinks Kate looks great,but

Kate is stressed about her homework. (Izzie在羡慕Kate拥有漂亮的金发时,Kate却在为作业而焦虑)作者为什么会创造这样的语境?

学生讨论回答:Everyone has his or her own trouble. When we are jealous about somebody, he or she is also worried about something.(人人都有自己擔心的事情,当我们在羡慕他人的时候,也许这个被羡慕的人也在羡慕着别人)

教师再引导:So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ituation? (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学生感悟:Its important to be yourself. People like you because you are You. (悦纳自己,无需抱怨)

课堂生成: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进入青春期,许多学生因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或自我评价过高,或自我评价过低,而影响其情绪和人际关系。在本堂课中,通过讨论和教师引导,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勇敢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时,通过其他同学的评价,帮助学生完善和增进自我认识,悦纳自己。

(三)如何提升心理韧性——自我发展

课堂小剧场: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认识到自我悦纳的重要性。教师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同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编演一个类似课文情境的小对话。学生表演得很出色,有些学生抱怨自己的身高太矮,有些抱怨自己的牙齿不好,还有的抱怨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最后结尾的句型都是“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be yourself. People like you because you are YOU. Not because of...”

教师引导:People like you because you are

YOU. Does it mean we shall never change ourselves?(悦纳自我是否意味着不需要对自己作出任何改变?)

学生讨论回答:No, sometimes we can change ourselves for the better. (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

教师提问:In what situations can we change?

How can we change? (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改变? 我们如何改变?)

学生讨论回答:When we know we are not doing well and we can change that. For example, when we want to be taller, we can do more sports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When we feel stressed about our score, we can work harder.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如当我们想要长高,我们可以多打篮球;当我们为分数焦虑时,我们可以更加努力地学习)

课堂生成:当学生自我悦纳之后,更能正视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实现自我发展,提高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历经逆境或面对危险时能克服困难、积极适应和发展良好的心理特征。心理韧性水平是衡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维度。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帮助初中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应对失败、应对挫折的能力,以使他们能够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变化。如果教师能够指导他们提高自身的心理韧性水平,这对于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德育观点评析

本课的教学环节,始终围绕着自我认同进行。首先,通过对自我情绪的认识和分析各类情绪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正视各种负面情绪,达成自我情绪认同;接着,以课文为载体分析讨论悦纳自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多方面自我认同;最后,基于学生情境对

话,引导学生关注自我认同前提下的自我发展[3]。本課堂教学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表演对话提升学生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最终达到育人的目标。

综上所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在深入研究其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在英语课堂中进行一定的德育渗透,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尤其对于我校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英语水平,有意愿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德育渗透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成长为更为全面的个体。本课的德育渗透基于课本又贴近生活,当今科学技术发达,当面对是否要改变时,人们有多种选择,因此,对初中生而言,本课倡导的“自我认同”理念尤为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客观面对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赵玮玉.德育校本课程的层次化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8(1).

[3]颜秋茹.促进初中生自我认同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7).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德育渗透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