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诗句解析之我见

2020-04-13 03:01周雪飞万福建
关键词:木兰诗诗词教学语文教材

周雪飞 万福建

摘 要:《木兰诗》中诗句的解析,有的望文生义,有的牵强附会,让人莫衷一是。虽说“诗无达诂”,但若全盘接受课本的答案,则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因此,我们要“随文谋义”,学会思辨,反复揣摩,深入解读文本。

关键词:语文教材,诗词教学,诗句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98-2

“乐府”民歌《木兰诗》,以主人公替父从军的孝道故事和淳朴清新的叙事风格,为历代文人所吟诵,也理所当然被收入不同版本教材。然而,教材对“唧唧复唧唧”等诗句的解析,有的望文生义,有的牵强附会,让人莫衷一是。笔者根据查阅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尝试作出新的解读,就教于大家。

一、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首句“唧唧复唧唧”中的“唧唧”,同一种教材,先注为“机杼声,一说叹息声”,后改为“虫叫声,一说叹息声”,更不用说其他版本教材了。“一說”“再说”,偏向于“唧唧”就是叹息声,因此,2016年人教版①和2017年苏教版②教材,都注为“叹息声”。虽说“诗无达诂”,但一个词语的解释这样模棱两可,还是让我们感到诧异。

很明显,教材编者想“兼容并蓄”,多义并存。如果是“机杼声”,就不能和第三、四句“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相衔接。事实上,古人多用“札札”模拟“机杼声”,《古诗十九首》有“札札弄机杼”,白居易《缭绫——念女工之劳也》也有“丝细缲多女手疼,札札千声不盈尺”,可以为证,如果是“叹息声”,更与第二句“木兰当户织”相矛盾。因此,上述解释都难以使人信服。

追根溯源,《木兰诗》开头六句,是从北朝民歌《折杨柳》中化用而来:“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首句采用乐府诗常见的起兴手法。同样,《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用桃花盛开的景象起兴,写女子出嫁的热闹场景,《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则用“鸟飞”起兴,写恩爱夫妻的怅然别离。

有人说,唐代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中,“唧唧”就是“叹息声”。其实,这里的“唧唧”,是琵琶女诉说的悲惨身世,在诗人“心弦”上的回响和共鸣,已经游离“状声词”(拟声词)的本意,并非作者发出的一声叹息。古往今来,有谁听过人们的“叹息”是“唧唧”之声?

再参照《木兰诗》另一版本,开头是“促织何唧唧”,“唧唧”分明是“促织”(一种昆虫)的鸣叫声。回到本文,把“唧唧”当作“虫鸣”的“状声词”,既能消除行文的前后矛盾,又能使诗意衔接自然,融会贯通,还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诗中用夜晚“促织”的“唧唧”虫鸣,作为叙述织布女子故事的起兴,我们以为是合乎情理的。

二、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中的“忆”,2016年人教版教材解释为“思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③的解释:“思念:想念,~亲人︱~故土。”从示例看,思念对象多为“不在眼前的或离开的”,而诗中并没提到不在眼前的亲人,更非故土(木兰此时尚在家乡)。这里把“忆”解释为“思念”,似乎也不妥。

古人为避免行文字面的单调重复,以增加文采,加强语气或感情,常在同一语境中变换不同的字词,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这就是“变文同义(也称变文或避复)”④的修辞手法。

语文教材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的“见”和“被”,贾谊的《论积贮疏》,“是天下之大残也……是天下之大贼也”中的“残”和“贼”等,都使用了这样的辞格。

回到本文,“问女何所忆”和“问女何所思”两句,是极工整的对偶句,其中“忆”和“思”明显属于“变文同义”。对于避复的词语,按照“存异求同”的原则,应解释为“思考”或“思虑”。木兰在代父从军之前,忧心忡忡,进行“反复的思考”,似乎也更为恰当。

三、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胡”,2016年人教版教材注为“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2017年苏教版注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到底是“西北部”还是“北方”,“西北部民族”是否包含汉民族,也让人感到疑惑。

对“胡”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是“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⑤为“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秦汉时多指匈奴”。综合史实和词典注释,笔者认为,这里的“胡”,应解释为“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以及西域少数民族的统称”。

和“胡”字包含的贬义一样,自恃高人一等的封建统治者,常以所谓“天朝大国”自居,专门造出针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蔑称。如“夷”(东部民族)、“蛮”(南部民族)、“番”(西南民族)、“戎”(西部民族)、“狄”(北部民族)等,都是歧视性、侮辱性的称呼,带有封建社会难以磨灭的烙印。

语文教学应体现时代性,教材中对特殊词语的注释,最好要点明其历史性。不要把影响民族团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中华民族水乳交融的今天,我们尤其不能再把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简单地当作“胡”人来看待。

四、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策勋十二转(zhuǎn),赏赐百千强”中的“十二”,2017年苏教版教材在解释“军书十二卷”时,说“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用法相同”。“策勋”是记功勋于策书之上,“策勋十二转”自然注为“记功很多次”。接着教材又解释“转”:“勋位升一等叫一转”。果如此,这里的“十二转”又分明是确指。2016年人教版教材此处未涉及对“十二”的解释。

“策勋”制度出现于战国,形成于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奖励官吏的重要制度。在唐代,“十二转”是勋位的最高级别。《木兰诗》所叙述的故事虽在南北朝时期,其中留下后世“策勋”制度的痕迹,说明这首民歌已经隋唐时代文人的加工。

据《新唐书》⑥“百官志”记载,勋位等级的设置如下:十二转上柱国(视正二品)、十一转柱国(视从二品)、十转上护军(视正三品)、九转护军(视从三品)、八转上轻车都尉(视正四品)、七转轻车都尉(视从四品)、六转上骑都尉(视正五品)、五转骑都尉(视从五品)、四转骁骑尉(视正六品)、三转飞骑尉(视从六品)、二转云骑尉(视正七品)、一转武骑尉(视从七品)。由此可知,这里的“十二”是确指,而不是虚数。“转”是表示勋位“等(级)”的物量词,而不是表示记功“次(数)”的动量词。

而且,下文提到的“尚書郎”,是尚书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南北朝时期,“三省(尚书、中书、门下)首长同为宰相,共议朝政……”⑦如果木兰仅被“记功很多次”,而不是得到最高等级的勋位,天子就封授“尚书郎”的高官和赐予“百千强”的重赏,显然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也不合情理。

所以,“策勋十二转”应注释为:“天子授予木兰最高级别的勋位。策勋,指记功授勋。转,古时将勋位分成十二个等级,勋位每升一等叫一转,‘十二转即最高等级的勋位。”这里可以看出,《木兰诗》诗句中的出现的数词,有的是确指,有的是虚数,它们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五、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句,2009年苏教版⑧教材解释:“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这一注解充满矛盾,既然“静卧”,何来“两只前脚时时爬搔”?编者也难以自圆其说,2017年苏教版又改为:“雄兔的脚时常爬搔,雌兔的眼睛时常眯着(因此能够分辨出雄雌)。”2016年人教版教材解释也落入窠臼:“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和苏教版教材的解释大同小异。

《木兰诗》结尾描写兔子的习性,是为了和木兰从军的故事形成类比。木兰女扮男装,克服了多少困难,迷惑了多少“火伴”,终于荣归故里。这如同贴地奔跑的兔子,谁能一下子分辨出它们的雄雌呢?作者是说,一对静卧的兔子尚且不易辨认,一对奔跑的兔子,就更加难以区分了。

生物学告诉我们:“脚扑朔”并非雄兔的专利,“眼迷离”也不能单指雌兔,它们是兔子共同的习性。这样就强化了兔子雄雌难辨的特点,也切合作者的写作目的,即用类比来解释木兰没被同伴认出真实身份的原因。

为使文句音韵和谐、句式精练整齐,把一个意思放在两个句子中表达,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交错,在意义上互相渗透、补充,这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互文”(也称互文见义,它有别于上文的“变文同义”)修辞。这样的写法,在《木兰诗》中还有例证。

对古代诗文的理解,显然不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毫不质疑课本的答案,也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有时,看似矛盾的意见,放在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互融合。因此,我们要“随文谋义”,学会思辨,反复揣摩,深入解读文本。这样,才能真正贴近作品,从而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作者单位:淮安市黄集九年制学校①,淮安市洪泽区教师发展中心②,江苏 淮安223001)

猜你喜欢
木兰诗诗词教学语文教材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诗词教学:共构语言与精神的春天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