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语文的“童年逻辑”

2020-04-13 03:01王晓周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王晓周

摘 要:小学语文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奠基作用,但在当下的教学实境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并不能合理站位,找不到有效的实施之道。加之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伪教育、反教育的模式、宣传,大行其道,混淆了语文教育的本真与使命。本文试从著名教育家李吉林、斯霞等“小语人”的学科经历与启示入手,站在“成全生命”的高度,回溯和确证小学语文的基本立场和表达逻辑。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年逻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97-1

小学老师最贴近儿童生长的本初状态。在小学这个时间段,儿童的感性思维不断走向成熟,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处于渐渐树立之中。可以说,这段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奠基的关键时期,但儿童本人却不知其间的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更需付出良知和真挚的情感。

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看,此时的他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开始成为生长的重要表征,“语文”这门学科的价值,会远超算数、外语等其他的智识学科。小学语文,究竟应该怎样肩负起鼓励孩子去自我探索、思考、学习、行动的使命呢?我们看到,当下的教育实境中,许多老师习惯于给孩子布置大量的“结论性作业”,而忽视了“过程性作业”。所谓“结论性”,是指教师直接将知识嚼烂、嚼透,再直接灌输给孩子。孩子不停地获得各种语法、语用的知识,不断地强背各种名句、箴言,或是呆板地模仿各式作文套路,让整个语文教育生活陷入到无趣、无聊和乏味的境地中去。作业也好,课堂也罢,如果整个语文的教育教学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速成”,几乎可以断定,孩子是不会喜欢的。

相反,语文的童年逻辑,是回到儿童生长应有的节律之中,让“参与性”“体验性”“感受性”成为孩子感知、思考、领悟的成长方式。简而言之,即教育离不开基本的“过程性”。

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坚持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起。她发现,身边许多语文教学课堂是闭塞的,单调的,并且远离了儿童多彩的生活,已经把语文“降维”成一种苍白的“纸面生长”。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李老师受此启发,大胆地把孩子带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生活,走向宽阔的大自然。为了和孩子看日出,她半夜起身,摸着黑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赶在黎明到来前,奔向事先选定的观测点,急切地等待着红太阳从东方升起,为了帮孩子观察牛,她顶着烈日出发,搜寻着一条条小河,一片片农田,竭力去寻找老黄牛或者是老水牛……

不难看出,李老师所理解的过程性生成,是在生活场景中,利用“情境”这一要素,进行语文教学。在具体的情境中,语文达成了“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时间”(陶行知语)。这时的语文课,就不再是照本宣科,或是蹩脚地模仿、揣度文本,真正“拆掉了学校的围墙”,把课堂与社会、生活、生命等种种元素联结了起来。儿童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教育的主体,回到了教育本应有的生动丰富的形态,可以学得快乐,获得充分发展。

斯霞老师也是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在她看来,语文的儿童逻辑就是“爱的逻辑”,你怎样去爱自己的孩子,就怎样去爱自己的学术。因为有了对教育的爱,对语文的爱,她就能在许多教育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中,用激情和想象,迸跳出一个个智慧的火花,酝酿出一个个绝妙的细节。老师的激情和想象,会使儿童的思维罩上一层情感的色彩,情感又驱动其迸发出灿烂的火花,孕育学生的创造。以情激情,以情启智,以情育人,真正懂得用“爱”、用“想象”、用“激情”去浇灌生命的老师,会激发孩子们潜在的无穷智慧,那种“沉睡的力量”会终于萌动,会在将来生命中的某一个时刻迸发出来,成为一生的财富。

实际上,儿童是真正的美的小精灵,智慧的小精灵,他们是动态的、光亮的,而语文恰恰是离他们心灵最近的一门功课。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一种反身回溯的态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科。无论是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还是斯霞老师的爱的教育,我们最关键的学科目标在于,一定要寻找到儿童固有的“童年逻辑”,用最符合他们身心需要的方式,实现语文的华丽转身。

譬如说,学会积极地等待、理解和尊重异质学生间的差异性,允许他们犯错(甚至将儿童的小错误,当成宝贵的学科教育资源,如著名的小学数学老师华应龙提出“化错教育”),这些都是基本的学科立场,也可以称作杜威所谓的“儿童立场”。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剥离出现有的功利化、套路式、机械型的“僵尸语文”,不要让课堂成为表演的、训示的、强压的“假课”“空课”,更不要让语文失去独立性和原创性,成为别人教学模式的复制品或实验田。

童年是发展的、变化的,我们要尊重语文的“童年逻辑”,还有一点必须要恪守的,那就是“研究”的意识。每一个“小语人”不能满足于不断的输出、分享、展示,否则会坐吃山空,他也一定要有定时定额的输入、思考、汲取。从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到教学设计、教学测量、教学观察,乃至于更上位一些的学科理解、素养培养等,都来自于“小语人”的不断自我學习和充电。

康德说,教育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生命的规律性、多元性、差异性,远远复杂于我们所了解的程度。因此,作为小学教育承担者的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会更沉、更重。但在流变的世界面前,我们唯一可以保持不变的,就是坚持以儿童立场,遵循儿童逻辑,用青春、用爱、用激情,谱写属于我们这一代“小语人”的辉煌篇章!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江苏 南通22630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