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和历史学科的教学整合探索

2020-04-14 04:57张玉杰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历史背景古文古诗文

张玉杰

语文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本身就与历史关系密切,尤其是高中语文中包含着很多的古诗文内容,与历史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显然能使学生从丰富的历史事件中,获得足够的学习动力,从而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和相关的历史脉络,获得文化和思想上的提高。因此,语文老师要明确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意义,并积极探索语文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路径。

一、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意义

高中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能同时对学生吸收语文知识和历史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对传统教学中学生对语文教学无聊枯燥、历史学习无用无趣的有力回应。首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存在大量的古诗文知识,由于古文的语句晦涩,让部分学生望而却步,而在古文教学中引入历史因素,让学生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来理解古文内容,更方便学生对古诗文的解析,从而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继承优秀的精神品质。其次,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脉络。语文中存在的古文知识或描写古代的文章,基本涵盖了我国从先秦到现代的整个朝代变迁过程,因此,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不同时代的历史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潜移默化间加深对不同朝代的印象,再结合老师的有效引导,可以很轻松的形成一定的历史脉络,让学生能从朝代变迁中感受到历史文化的不同风采,并从中保留部分美好的精神内涵,以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和历史教学整合措施

1.引历史背景到古诗文教学中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无数文人墨客总结出的思想文化精髓,是提高当代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教材,然而古诗文不同于今文的表现手法,往往成为高中生理解古诗文内容,感悟其中思想精神的阻碍。因此,在语文和历史整合的大环境下,老师可以灵活运用古诗词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介紹、历史生活现实等,先为学生描述出古诗文所处的时代,让学生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有所了解,再来进行古诗文的学习,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古文内容,从而为老师引导学生探索其中蕴含的思想提供良好的历史背景基础。例如,在学习《采薇》时,如果没有历史背景的导入,学生虽然也能在朗读中感受到大概意思是写思乡归家的内容,却很难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在引入历史教学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认识到先秦时士卒戍边的辛苦,而使学生感到心灵上的触动,从而更能理解文中的思归之情。

2.在语文教学中加入历史知识元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感到语文学科枯燥的原因是语文知识的固定化,总是重复进行古诗文、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因此,老师应该为学生的高中语文教学增添新的内容,使学生再次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活力,从而加快进入学习状态,而历史知识的加入就是很好的方式。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能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感,同时历史本身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体系,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能使学生感受不到历史课堂上的压抑和无聊,从而提高历史知识的认知效率。老师可以在教学时,将历史知识用不同的方式穿插进语文课文中,让学生一同学习两种知识。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老师就可以在课前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在课堂上用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向学生说明历史真相,再用视频的方式重现荆轲刺秦的经典场景,甚至有条件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场景再现,让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荆轲刺秦的艰难,以及荆轲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这种合理的融合教学法,能让学生在对双方面知识的学习中,加深对古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吸收其中蕴含的相关思想,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精神。

3.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完成知识的整合

在语文与历史教学整合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对其中内容的合理利用,只有相对应的内容才能进行融合教学,提高学生的掌握效率,然而教师毕竟不是万能的,很难做到对语文知识与历史知识的全面整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在知识整合中引入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丰富性和分析高效性,帮助老师完成相关知识的整合,从而让老师能在课程开始前做好语文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备课。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中,一方面,老师可以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寻找到语文课文与历史知识的对应点,并利用相关的信息工具完善自身的教学思路,为融合课堂的良好开展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教学工具,丰富课堂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老师可以将相关的视频找来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能对照视频和课文内容,加深对林冲的印象,同时丰富的视听感受,也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和历史文化。

总而言之,在高中教学中,将语文与历史学科进行整合教学,对学生有百利而无一害,不仅能提高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和历史文化方面的效率,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心感官,使学生更好的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品质,最终让学生能具备更全面的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安徽阜阳市临泉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古文古诗文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称象
嫦娥奔月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