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能力结合体

2020-04-14 04:57钟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质深度建构

钟斌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随着教育界对学习能力的深入研究,深度学习能力日渐受到重视,在知网中,以“深度学习”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时间以2020年1月14日为准),词条为9666条,以“语文深度学习”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词条为15条,如果以“高中语文深度学习”为主题词检索,词条则为0。由此可见,深度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

现实中,高中语文教学仅停留在教材知识传授和疲于应对高考的不在少数,学生语文学习多停留在记忆层面,而且是浅层记忆,一部分学生能将其提升到思维和运用层面,这就遥遥领先于同龄人了。且现实中为应试而学语文的观念具有普遍性,鲜有将语文与学习能力和自身人文发展联系。由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透过语文教材与试题,透视其背后的学习能力培养,尤其是深度学习能力培养具有突出价值和意义。

在上述背景下,建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能力结合体,提升高中生语文深度学习能力在核心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概念辨析

高中语文深度学习能力:能够快速高质吸收学习内容,深入把握高中语文学科内涵、结构、规律等并将其内化到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体系中,能够迅捷、高质完成语文知识体系的扩容、更新和升级。广义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能力还包括语文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深度学习能力是一个能力结合体,它由超强记忆能力、高质思维能力、娴熟运用能力、融合创新能力和学习驱动力等诸要素组合建构,可自我调控和持续运行,具有迅捷、高质等基本特征。

1.超强的记忆能力:指敏捷性高、记忆容量大且持久的记忆能力。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大量的静态语文知识构成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语文思维体系建构的材料。此外,一些动态的程序性知识也影响着高中语文的运用和创新能力。超强的记忆能力可快速对语文诸类型知识实施大容量记忆,且记忆效果突出,遗忘率低,既降低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为语文深度学习夯实了基础。例如,熟练记住常见的文学写作手法和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雄浑”“冲淡”等关键词,则节约了文学作品深度阅读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夯實了深度玩味语言韵味的基础。

2.高质的思维能力:指敏捷、严谨、科学的思维能力。此能力能迅速聚焦思维,抽象概括准确,分析有深度,推理精确,辩证思维、溯源思维、系统思维运用能力突出。高中语文深度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不同文本的阅读和写作中,体现在逻辑推理、审美鉴赏、文化传承和人文运用创造中。高质的思维能力能帮助高中生迅速准确地在阅读与写作中完成思维聚焦,并精准、有深度和高度地完成信息处理,输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意义符号,达成深度学习目标。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可以运用高质思维,探究林冲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对他前期性格柔弱的影响,以及其人生经历对他后来性格决绝、刚烈的影响,从而有深度地把握作品。

3.娴熟的运用能力:指在具体的高中语文学习中熟练地运用记忆和思维方法获取、加工、输出信息,创造文化价值的能力。较之常规,娴熟是其特点。此能力能帮助高中生熟练运用精读或泛读方法阅读各类文本,获取自身需要或指定信息;能帮助他们熟练地根据试题要求,完成相关测评任务,成为国家选拔的高端人才。此外,这种能力还能帮助高中生运用相关方法自由表达对生命、生活、人生、社会等的感受、看法和认识,且情感和观点达一定深度和高度;能帮助他们在运用中解决现实问题,创造人文价值。

高考的主观题测评,基本考查的学生娴熟的运用能力。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的第6题:“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道题测评着学生高质思维能力,包括信息快速检索、精准归纳概括和深度分析能力。

4.融合创新能力:指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实践—抽象—实践的方式,将其学法、意义、价值取向融合贯通,产生新的学法、意义、价值等的能力。融合主要指学科内相关知识方法融合、跨学科融合、学习与生活融合。创新主要指在融合中创造性解决问题或产生创新性方法、价值。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大的板块有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板块内部又有更小的组成要件,如阅读中的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古代诗文,语言运用中的熟语、句子表达,以及写作中的格式等。这些板块均有相对的独立性,学习方法、价值取向、目标达成也有差异,深度学习需要将其融合,并在融合中创新。高考中,这种能力体现在探究类试题和作文中。

5.学习驱动力: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价值、意义、目标、方法的调整优化,或者借助外在的环境,不断释放学习动能,促进学习行为持续进行的能力。在深度学习中,它可以通过提升对高中语文的价值和意义认知,不断给学习设定目标,以恰当的方法激发自身内驱力等获得;也可以通过元认知,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能获得;还可以利用外部学习生态获得。学习驱动力的目的是保证语文学习行为持续进行,不断产生新的学习价值和意义。

6.能力结合体:指高中语文深度能力结合体,它以超强记忆能力为基础,以高品质思维能力为主体,以娴熟运用和融合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学习驱动力为推力。它能不断接受、吸收、处理相关语文信息,完成指定的学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能够创造语文价值,提升语文素养和学习、生活质量,助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它具有自我完善的功能,在促成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不断升级自身要素,优化自身内部结构,实现自我提升。

三、建构策略

深度学习能力结合体的建构策略是提升高中语文深度学习能力的方法体系,它主要有两个:构成要素升级和能力体结构优化。

1.深度学习能力构成要素升级

因为追求有深度的学习,所以其构成要素需要升级,任何一项要素升级也都会带来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程度的加深。

(1)记忆能力升级提升语文深度学习能力

记忆力升级不单纯是掌握知识能力的升级,也是脑力和智慧开掘的升级。小学阶段的记忆多为机械记忆,初中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理解记忆。高中阶段是学生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此阶段记忆力升级主要是加大理解记忆在记忆体系中的含量,学会通过理解知识概念的内涵、关系、价值、意义来强化记忆,同时学会借助联想和外部时空顺序进行记忆,如冥想记忆、联想记忆、定桩记忆、数字密码记忆等,这样可以实现记忆的质量提升。此外,在科学掌握记忆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循环记忆,可以实现记忆的增量。

记忆能力的升级,不论是质还是量,均夯实了学习的基础,能够促使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

(2)思维能力升级提升语文深度学习能力

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结合自身已有知识,有质量有深度地完成新知识体系建构,这种思维能力助推着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升级主要包括思维的快速聚焦、多维展开、建模等。新高考语文测评中,阅读量增大,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卷Ⅱ、卷Ⅲ为例,阅读字数均在10000字左右,这个阅读量需要学生依据文体和问题聚焦思维。在主观题应答中,因为突出的是对综合素养的测评,需要学生多维思考;由于限时作答,考查思维的敏捷性,又需要学生思维建模,以快速解决问题。不论是思维聚焦,还是多维展开,或者思维建模,都会带来思維能力的升级和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

(3)运用和创新能力升级提升语文深度学习能力

学以致用。运用,特别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是学习的目的所在,新高考也突出了这个特点,以2019年全国卷Ⅱ的作文为例,不论是写演讲稿,观后感,还是书信,都与生活和日后的工作密切相关。但在深度学习中,运用能力需要升级达到娴熟,才会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的理解、把握和建构。当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语文知识和方法解决自身和生活问题、输出语文价值、创造与语文相关的文化精神财富时,他的深度学习能力也达到了新高度。

在运用中,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学习创新、运用方式创新、跨界融合等策略,进一步提升自身相关能力,彰显运用价值,则会促进语文深度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

(4)学习驱动力升级提升语文深度学习能力

学习驱动力有浅层和深层、零星和系统之分,学习动驱力升级即驱动力由浅层到深层,由零星到系统。深层的学习驱动力以学习的高端价值和远大意义为中心,它使学习行为更加坚定;系统的学习驱动力既充分利用外在的学习生态,也充分激发内在潜能,它使学习充满乐趣。这些都可以支撑学习行为走向深入。

2.能力结合体结构优化

在学习能力诸要素升级的同时,也需要调整和优化学习能力结合体。深度学习能力是诸要素合力的结果。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是调整和优化认识,以认识指导学习行为。其策略首先是思想明确:要明确记忆力是基础,它助推思维发展和运用、创新能力提升;要明确思维是主体,它反哺着记忆力,支撑着运用和创新能力;要明确运用和创新是目的,它体现着记忆和思维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要实践指导:在明确了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后,学习中以其为指导,不断调整学习行为,形成自己的学习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对其产生依赖和情感,这样深度学习能力可再一次飞跃。

四、建构目的

建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能力结合体的目的是开发脑力和智力,使高中生能够高质量阅读,高质量写作和语言交际,从而实现语文学习质量、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跃升,使高中语文这一人生路上承上启下的学科能更好地服务人的生活、工作和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创造灿烂的人文价值。

[作者通联:四川德阳中学高中校区]

猜你喜欢
高质深度建构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浅议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灵动高质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