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澄不因外界“脉冲”而“震荡”

2020-04-15 00:35石海芹
工会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伽马刀伽玛刀华中科技大学

2月15日晚,正处于疫情风暴中的武汉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段正澄,因病不幸去世,享年86岁。

段正澄院士是段氏伽马刀发明人。1999年,由他主持研发的世界首台大型放疗设备——全身伽马刀问世。全身伽马刀可进行旋转动态聚焦,使伽马射线焦点对准经过精密定位后的肿瘤,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大大降低对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目前已在全国100多家医院使用,惠及近百万人。

段正澄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5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 (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后留校工作。他长期从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996年9月,深圳一家公司知道段正澄正在研究伽马刀,其负责人就找到段正澄,邀请机械学院人员加盟并主持全身伽玛刀的研发。随后,四单位联合的课题组开始了紧张的分工协作,其成果打破了昂贵进口设备垄断各大医院的局面。 “团队的和谐合作让我们把想法变成了现实。”段正澄说。谈及自己的团队,段正澄非常自豪, “好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团结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

无论何时,谈到自己的成果,段正澄的话语里没有 “我”,多是 “我们”。他说,一个重大的研究项目,仅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所有的成就都是大家团结协作的结果。

2009年,75岁高龄的段正澄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埋头工作的他戏称这是意外收获。了解他的同事却感慨: “段老是从生产一线干出来的院士。”外人只知道他第一次申报工程院院士就一次性通过,其实,内行人都知道,以他的成就,早就可以申报院士了。

据 《湖北日报》报道,60多年来,段正澄坚持深入一线与企业合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与集成,进行高端装备的创新研究和工程化开发,研发了多台 (套)国际、国内首创的高端自动化装备,并在湖北实现了产业化,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销售产值已超过15亿元。

学生们都叫段正澄为 “机械狂人”,因为他认准的事从不放弃。 “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来一个‘脉冲’,自己就要 ‘震荡’。”段正澄说,从事科学研究,贵在长期坚持,不折不挠。他和他的团队曾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的三项成果,没有哪一项的研制少于10年:研制全身伽玛刀,10年;研究激光加工技术与装备,20年;完善汽车发动机曲轴磨床,30年!

在华中科大机械学院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读段正澄的博士没熬个四五年,很难毕业。 “我比较挑剔,每个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至少要看3遍。不过关就重新再来!”段正澄曾说。有的弟子因论文过不了,没少在他面前哭鼻子。他认为,做论文是对自己研究工作的总结,作为研究生,不会总结自己的成果是件遗憾的事。

尽管2018年底已办了退休手续,但段正澄仍工作在一线,每天上班下班、指导学生,经常到省内各地工作站开展工作。据华中科技大学官网资料介绍,段正澄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期间,先后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217篇,三大索引收录78篇;主编 《光机电一体化手册》,参编 《机械工程手册》,编写教材4本; 获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大师远去,荣光犹存。

猜你喜欢
伽马刀伽玛刀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二)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一)
星空中多了一颗“华中科技大星”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伽马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X刀、伽玛刀一定适合您吗?
TACE与伽玛刀治疗肝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记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欧阳康
松果体区肿瘤伴脑积水V-P分流后再行伽玛刀治疗效果观察
伽玛刀治疗残留和复发颅底脊索瘤的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