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

2020-04-15 07:18陈妤
知识文库 2020年4期
关键词:开放性主义文化

陈妤

一种课堂文化的形成,决定权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中的任何一种行为都会体现某种文化取向。而提问是教师运用的最常见的与学生建立联系的方式。具体而言,教师的文化样态会在问题类型、问题数量、提问对象、理答方式这四个方面中有所体现,形成文化倾向,并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言语及行为。

教学不仅是一种技术性的操作,更多地表现为以师生为主体的生活方式或生存状态,师生在课堂中的生活状态形成一种文化。而教师文化,则是指教师这一群体的生活方式或生存式样。教师进入课堂,开始教学活动,大体会选择提问这种方式与学生建立联系。因此本论文选取了语、数、外三门主课的六节常规课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问题类型、问题数量、提问对象三个方面作课堂观察与统计分析,以期了解当前课堂教师文化的现状。

1 问题类型与“权威主义”

根据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将教师预设的问题分为: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两种类型。封闭性问题是指只有唯一正确固定答案的问题,考查学生对事实的记忆和观察技巧;而开放性问题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发散性、多样性等特点,学生需要经过一定思考才能回答出来。笔者根据六节课的预设问题进行归类并作出数据统计,发现开放性问题占了20.41%,封闭性问题占了79.59%,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的比重约为1/4。这一结果表明,虽然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们已经注意到设置开放性问题的重要性,但仍然处于保守封闭状态。

但我们不能认为教师抗拒开放性问题的原因仅仅是“机智”不足,缺乏临场应变能力,它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权威主义。教师之所以不敢“越雷池半步”,原因是害怕动摇自己的“权威性”,丢失自己的威严。反过来,正说明教师非常注重权威,这种权威的表现之一是追求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开放性问题不确定性、发散性、多样性的特点与教师要求的“标准答案”相违背,故而教师很少设置开放性问题,偶尔为之,也是采取冷处理的态度。

2 问题数量与“效率主义”

笔者在对课堂提问的数量进行统计时发现,六节课中的提问数量普遍在30个左右,最多的甚至达到42个,以一节课40分钟为计,平均一分钟提问约1个,造成候答时间与学生思考时间严重受挤压,整个课堂完全由教师“牵着走”,学生无法享受到思考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以一节语文课《师说》的课堂实录(片段)为例:

师:这篇文章的结构很有意思喽。谁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结构特色?

生沉默。

师(2s后):第一段里面它把两个观点提出来了,然后第二段里面它证明第一个观点,是吧?第三段它证明的是第二个观点,是吧?这样的论证结构叫什么呢?(停顿1s)总提分承。

前面把它要论证的观点全部都提出来,有两个提两个,有三个提三个,        先做一些初步论证,“学者必有师”,为什么必有师呢?因为人类生而知        之者。简单地分析一下,后面分层,第二段证明第一个,第三段证明第二个。结构很清晰吧?是吧?

生沉默。

师:清晰吧?这也叫总分结构。

在这段实录中,教师完全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在很短暂的时间里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属于高层次问题,如“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特色?对于高层次问题本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但教师似乎无意让学生回答,在相当短暂的候答时间里就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课后与该教师交流,教师口中反复出现“进度本来就慢了,再不快点就赶不上”之类的意思。这种效率主义剥夺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催熟”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毫无益处,是对“教与学是一个慢过程”的直接漠视。

3 提问对象与“精英主义”

教师的提问对象一般分三类,一是针对个别同学提问,二是针对部分同学提问,三是针对全班同学提问。其中以教师面向全班同学提问最为理想,这一点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但遗憾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能把面向全班的关注贯穿师生互动的全过程。

从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师提问的辐射面局限于少数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是班级里中等或中等偏上者。这样的情况在公开课时尤其显著,体现为精英主义的文化倾向。以一堂英语课为例:

课堂进入到中间阶段,一教师面向全班抛出一个问题,“What causes more and more floods?”教师在预设中将这道题定性为“文本筛选与查找,”即在课文中直接找出答案。教师巡视全班,只有倒数第二排的生1主动举手(课后了解得知该生成绩中等偏下,教师形容他为“一上课就找机会捣蛋”)。教师的目光越过生1,在发现没有其他人举手的情况下,重新转向生1,决定让生1一试。生1自信地回答“the heavy rain”。教师先是惊讶,接着一脸无语,不厌烦地说:“这篇文章我可是让大家预习过的哦!坐下,下次要做预习作业!”生1一脸尴尬,嘴里很小声地嘀咕,“我预习了…”。教师再次面向全班,“Anybody else wants to have a try?”忽然目光转向第三排的生2(该生为优等生),教师语气温和地说“Can you try it?”并做出邀请的手势。生2刚一回答到课文中的关键词——“Global Warming”,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说“Yes!very good!Sit down Please!”接下来的课堂中教师又不断提出很多问题,但生1再没举过手…

该教师对学生呈现出明显的差别对待,对待优等生热情、温和,对待后进生冷漠、无视,这种明显的精英主义倾向不仅会伤害后进生,对其他学生和教师本人也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会出现扭曲,教师一度想竭力维护的威严也只能换来阳奉阴违的回应。

4 教师文化的成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内因与外因两个角度来探讨教师文化的形成因素。外因主要是从整个社会赖以存在的文化传统、考试制度、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来分析,内因主要是从教師的专业素养、思辨力等方面作分析。

4.1 外部归因

4.1.1 文化传统

传统教育观念以“师道尊严”为口训,教师以知识的垄断者自居。殊不知,后代人误解了古代祖先的意思,“尊严”的是“道”,而非“师”。同时,“大一统”的文化特征,重共性轻个性,这就造成了教师保守闭锁的文化心态。几千年来宣扬的“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文化心理更是导致对“精英”的推崇,对知识的过分重视。

4.1.2 考试制度

目前国内实行的考试制度依然倡导标准化答案。“一考定终身”的主流价值取向造成单一的评价方式及刻板的课堂教学。就目前来看,取消高考这一指挥棒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不对其加以改革,追求标准化、唯一性答案的现状就不会在课堂中消失,教师会从“戴着脚镣跳舞”,最终完全被“脚镣”所束缚。

4.2 内部归因

4.2.1 专业素养欠缺

教师的专业素养涵括的内容很多,就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现状来看,教师在知识储备方面的积累普遍不够,知识贫乏、学识单薄。最大的原因在于现今的教师们,借口各种“不读书”理由,将读书看作是浪费时间的事。教师在读书的质和量上均令人堪忧。

4.2.2 思辨力不足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思辨能力不足。反映在教学中,则表现为教师们的思维倾向于简单化、表面化、片面化。在处理突发问题时,无法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往往选择忽略、逃避、随意敷衍等态度。

(作者单位:常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开放性主义文化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新经典主义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谁远谁近?
都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