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诗词诵读融入家庭教育策略

2020-04-15 03:55张敏
考试周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兴趣

摘 要:圣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古诗词,它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思想道德规范,还包含很多哲理和做人道理,它就像是一幅画,一首音乐,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开启人们的心灵。因而将古诗词诵读融入家庭教育,不仅能够开发孩子的记忆,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本文在学校经典诵读工作的激发下,结合自己的职业,谈谈古诗词诵读融入家庭教育策略,为家庭教育理念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兴趣;家庭教育

一、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它掌握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全国人民应该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责任和义务,然而纵观当前古诗词的学习情况,仍存在很多不和谐之处,譬如,家庭不重视,家长的“不作为”,学校不坚持,导致很多经典诵读成为“昙花一现”,进而导致古诗词诵读不成一种“时尚”,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因为为了提高古诗词的学习成效,笔者结合自己的职业以及对家庭教育的理解,进而提出了古诗词诵读融入家庭教育策略,从而为家庭教育理念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二、 古诗词在学生教育中的尴尬处境

(一)古诗词在教材中逐渐被边缘化

纵观当前的语文教材和考试题目,就会发现当前的古诗词所占的比重在明显下降。虽然新高考制度改革之后,学校加重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是仅仅局限于文言文的阅读和运用,而古诗词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地位。因而,古诗词即没有消退考试界,又没有脱离课本,处于教材中尴尬地位,逐漸被边缘化,忽视化,致使部分教师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近乎属于略讲,根本不重视古诗词的诵读和理解,进而导致当前古诗词还没有“大众化”“普遍化”。

(二)古诗词的运用领域不断减少

随着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各种各样的文化汇聚校园。纵观这个多文化的校园之中,我们发现学生运用古诗词的很少,在学校里,学生常见的用语经常是网络用语,而很少说古诗词,运用古诗词最多的地方是演讲、作文或者日记之中。再看看我们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日常运用古诗词的地方也很少,除了一些古诗词有关的选秀节目或者大型场合讲话的时候涉及一些古诗词来提升文章的水平之外,其他的地方很少涉及古诗词。从这些大环境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我们运用古诗词的领域在逐步减少。

(三)古诗词的实效性被弱化

在我们对学校、家庭、社会人士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10%的人运用古诗词,绝大多数人运用古诗词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学色彩或者文化底蕴,其他的地方很少运用古诗词,久而久之就导致古诗词的时效性被弱化。在家庭教育中,古诗词的很多道理或者文化涵义,家长都比较陌生,经常运用就是那些朗朗上口的典故或者成语,运用古诗词的却很少。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讲话也很少运用古诗词,毕竟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理解和解读,因而导致古诗词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效性被弱化,与其说古诗词被弱化,不如说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

三、 古诗词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文化传承

我们都知道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包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思想道德规范,还包含很多哲理和做人道理。在家庭教育中融入古诗词,不仅可以有利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议古论今,借鉴古人之长。俗话说“最能致远是书香”,书香门第可以培育出有教养、有思想、有文化的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孩子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强记博闻、厚积薄发,还能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修正思想,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人生品位,开启智慧,塑造完美人格。经常阅读古诗词的孩子,张口就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更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时间观念,对待同学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面对学习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面对父母、师长的时候知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之道以及“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尊师之道,这些优良的文化传统都蕴含在古诗词之中,我们融入家庭教育之中,便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孩子。

(二)树立良好家风

良好的家风可以培育出品德优异的学生。作为家庭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主攻手,良好的家风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规范,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规矩”,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它的诵读和传承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家风规则。譬如: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它的诵读告诉人们对待父母要懂得孝顺,勤俭节约,以德教育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则告诉学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年只望一春,一日只望早晨。有事莫推明早,今日就想就行”则是告诉学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哲理,让学生今日事今日毕,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不要天天吟唱“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拖拉心态。再有“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担当是非,调和是非”则告诉学生莫在他人背后论是非等等。类似这样家训家风的诗句还有很多,这些诗句都告诉了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理念和人生哲理,让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家风,为学生将来人格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形成有效学习情境

我国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古诗词的诵读和学习。不管是从社会综艺节目还是社区环境,街道环境,处处都可见传统文化留下的足迹。就拿“经典永流传”“中华好诗词”等大型综艺选秀节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国家在支持全民学习和发扬古诗词的吟唱和诵读,让全国人民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学生而言,学习经典文化更是当前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而古诗词融入家庭教育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学习情境,让学生时时刻刻接触到古诗词,毕竟家庭教育是学生第一位场所也是最熟悉的教育场所。

四、 利用家庭教育开展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多样化形式进行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古诗词教学也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古诗词诵读感兴趣,才能学好古诗词,才能让古诗词成为家庭教育教学的主旋律。一般地,我们可以用现代技术来辅助我们家庭古诗词的学习和诵读。我们都知道,现在部分家长对中国古诗词了解并不多,部分家长的古诗詞含量仅仅限于几首或者几十首,因而为了弥补家长的这方面的缺陷,可以借助当前比较热火的“抖音”,百度视频、古诗吟唱、微信App等软件来辅助家长增加古诗词的储备,让家长们也是“满腹经纶”,学生也会在自己熟悉的App中学习相关古诗词,并根据其中诗句的解析进行理解、诵读和运用。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我们可以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和学生进行合作互动,不仅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譬如:在教学生背诵《垂钓》的时候,就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拿着钓鱼钩,坐在哪里垂钓,一边吟诗一边和孩子解说诗句的含义,孩子很容易就可以理解。类似这样角色扮演游戏还有很多。当然,家长如果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词,多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互动,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度对古诗词的兴趣更加浓厚。

(二)坚持持之以恒的解读

俗话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古诗词的学习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坚持的精神,古诗词学习也是昙花一现。因而,学习古诗词,必须要有坚持持之以恒的精神。其实做任何事,都需要有这种坚持的精神。要想保证学生有持之以恒的诵读精神,就要有一定和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

所谓的监督制度就是保证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时间和篇数。譬如,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诵读古诗词的时候,就要每天监督学生完成,如果没有完成,将有什么样的惩罚制度或者如果完成有什么样的激励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将诵读古诗词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每天必不可少一种必做的功课。

(三)提升家长和学生的认识

将古诗词融入家庭教育之中,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提升学生和家长的认识,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将古诗词的“精髓”运用在家庭生活之中,如果家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古诗词的重要性,又何谈让学生重视呢?因而,要将古诗词融入家庭教育之中,必须提升家长和学生的认识。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必须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提高社会人民的认识,只有全体市民懂得古诗词的重要性,才能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将其中的哲理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有效的学习古诗词的环境。第二加强小区建设。小区环境代表市民的觉悟,只有小区环境中包含大量的古诗词,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古诗词的环境,才能给学生塑造一个“处处都是古诗词”学习氛围。最后一方面是教师的影响。教师的作用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家长对其的重视程度,因而教师是古诗词是否能够融入家庭教育主要决定性因素。

五、 结语

总之,古诗词融入家庭教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任务和责任,也是整个社会每个家庭和公民的义务,只有人人重视古诗词诵读,才能在家庭教育中融入古诗词的人生哲理和思想道德,才能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构建良好学习氛围,进而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书波.古曲新弹:古诗词与音乐的融合之美[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5).

[2]朱友清.浅谈古诗词的吟诵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6).

[3]叶枚举.基于学段目标的古诗词教学[J].江西教育,2019(14).

[4]金洪艳.长春版小学语文课的古诗词教学指导方式分析[J].华夏教师,2019(15).

[5]戚广靖.基于语文中古诗词教学方案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7).

[6]苏小梅.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8).

[7]吴佩怡.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J].侨园,2019(5).

作者简介:张敏,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如东友好小学。

本文系甘肃省2019年度“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让“诗意”溢满孩子们的心田——关于诵读古诗词融于家庭教育的实践探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H07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兴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