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用训练

2020-04-15 07:18周锋
知识文库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本语言思维

周锋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适当开展语用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通过阅读训练、主题训练等方式达到教学目的。

语文课标中提出“语用”这一教学理念,其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1 阅读是语用训练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对语用教学理念有一-些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语用训练的目的让学生会表达即可。这种训练只是是语用训练的一部分,并没有囊括语用教学的全部内容。真正的语用训练包括对文本内容品读、感知、理解;通过思考、分析,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学生如果对教材文本感知、品读、表达为基础,而盲目的进行实践训练,学生的语用训练毫无意义。

教学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时,教师把教材中人物动作描写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语用训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以阅读为认知基础,教学效果很好。教师先让学生读文本找出有关语段,在相关的语段中诱导学生体会文中的一些动词,让学生揣摩这些有关动作的语句,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接着让学生在阅读中细细品味并思考:这些动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能否把文中的这些动词换一种说法,表达效果是否一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思维向遣词造句层面中发展。在交流、讨论后,学生对动词及其表达效果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教师出示一段文字让学生填空,将以掌握的动词加以运用。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对动词的理解、运用更加深入。

阅读是学生理解、感知语言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反复阅读中体会、领悟其语言特点,深刻理解其内在的神韵,才能深入感知文本语言特色。诵读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生累积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以阅读为抓手,引导学生深人体会语言的表达与运用,为学生语用训练搭建平台。

2 引导是语用训练的核心

小练笔是由读到写的转换,但其中过程相当复杂。这一过程中是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是学生感知角度的转化。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随文练笔前,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言语形式,明了课文的写作思路及策略后布置小练笔。

教学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一文时,一教师是这样紧进行语用训练的:以细微的动作描写为品读对象,以此为模本设置“读写结合”板块。学生品析了文中小女孩动作描写的语句后,引导学生想象,以小练笔的方式,让小女孩的动作更丰富、生动。有的教师不禁要问:学生阅读文本内容,理解文章内容是否就会表达了呢?这样的读写结合是否欠缺语言思维的过渡?如何填补?在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做,才能实现读与写的转换,才能做到读为写服务?只有改变教学策略,教学效果会有所不同。教师应在感知理解与表达运用之间进行口头练习这一教学过程,在读写间设置了语言思维训练通道。在这一过程中重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拓展其发散思维,为学生小练笔大基础。

3 主题训练是以语用为支撑点

课标指出:语文学科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也就是说就这二者之间不仅是“统”,而应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教师只有理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这个度,在运用与表达中工中融入人文性,人文性要凭借工具性来落实。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比较复杂,教师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偏颇。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打着“语用训练”的旗帜,在设计好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活动前,教师应理智的审视一下语用训练的实施,是否又脱离人文性而单纯的进行语用训练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语用训练与文章表达的主题内容相吻合,在进行语用训练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文本主题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只有这样,在语用训练过程中,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山中访友》透过本文的语言文字,想象那唯美的画面充满着诗意,让学生进入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学生感知品析,通过想象,还有夸张、拟人等手法,体会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情。若想的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必须围绕作者丰富的想象这一中心,学生才能信手拈来,写得诗情画意、情趣盎然,才能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文本所表达的主题与作者情感随着练笔训练而植入学生心田。

教师每一教学环节,都应有意识地引导:作者这样写道“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课后练习题: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说。直指文章表达的主旨。教材中安排這一问题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将思维引领到新的高度,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主旨。有的教师以此问题作为核心问题教学,语用训练就大打折扣。

教师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同时,把感知语言与内容主旨巧妙融合在一起,不仅深入感知、理解、领悟文本内容,更注重的是为学生在语言表达与教材内容这两者之间搭建了语言思维平台,学生品读精彩的语言后,又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更加深入。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文本语言思维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