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本小学堂:留存童年学习的美好印记

2020-04-16 10:22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孙静霞
青年心理 2020年30期
关键词:学堂话语儿童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 孙静霞

纵观眼下的课堂,具有生活感召力、生命体悟力、生长发展力的儿童学习,长期淹没在工具理性的程序中,缺少自主,缺乏兴趣,缺失自我。“安本小学堂”遵循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让课堂回归本质——适合儿童,适应儿童,让儿童感兴趣,留下儿童学习前行的脚印,呈现向内求问,向外生长的态势。

一、安本小学堂的内涵及基本特点

(一)儿童——安本小学堂的“学习主人”

1.学习氛围——民主、和谐

安本学堂中,教师突破传统的传授者角色,摒弃潜意识中的师道尊严的等级观念,师与生是小学堂中两个平等的主体,有自己的话语权,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考。师与生,生与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接纳、互相补充,过一种自由的生活。

2.学习过程——真实、探究

安本小学堂尊重学习者内心的声音,努力从自己“内心声音”里探究、寻求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这样的课堂中有真实的学习,真实的生活,学生自己亲历、自己体验、自己尝试、自己探究,知识的奥妙在自主学习中真实展现。

3.学习结果——收获、幸福

课堂生活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教师自觉上好每一节课,每节课都能得到幸福的满足;每一个学生在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学习过程中独立探索,自主发展,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师——安本小学堂的“首席顾问”

1.学习角色的正确定位。安本小学堂中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主人,教师学生学习的“首席顾问”。教师应该正确定位自己在学堂中的地位,不越权,不抢权,不霸权,把课堂让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学习节奏的有效把握。安本小学堂中,教师精简教学环节,强调一课一得,一堂课解决一个问题,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理解教学内容,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课堂上要出现三个场景:学生静静思考的场景、学生畅所欲言的场景、学生动笔作业的场景。

3.学习内容的有效指导。安本小学堂要实现四个转变:由指令式的话语向商讨式话语转变,由评判式话语向建议式话语转变,由灌输式话语向引导式话语转变,由单一式话语向开放式话语转变。要做到“三教三不教”:学生能自学的,不教;学生探索之后能理解的,不教;学生启发引领之后能明晰的,不教;教在难点处、教在困惑处,教在辩论处。

二、安本小学堂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指向

(一)“和儿童一起学习” ——关注“每一课”。“一起学习”不是一句口号,而应化为实实在在的措施:课前预习,围绕学习内容,教师设计对应的预习提纲,学生根据提纲开展“个体学习”,对所学知识有初步了解;课中研学,师生围绕预习内容,或者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畅谈个人思考,独特见解,最后教师作为合作者适时进行点拨、解疑;课后续学,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拓展、加深、反思。“和儿童一起学习”意味着,“每一课”都是一次新的起点,教师要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把自己作为“知识的未知者”,一起经历,一起探索。

(二)“和儿童一起生活”——关注“每一个”。小学堂中,每一个儿童具有“在场感”: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做主。教师所要做的,是最大可能地关注课堂中活生生的“每一个”,给“每一个”儿童学习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关心,诚意相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生活所需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通过“踏印”“留痕”的方式,让儿童在学习活动中充实生活、提升经验、反思强化,留下生命起点的童年色彩。

(三)“和儿童一起经历”—— 关注“每一事”。安本小学堂立足学习活动,精心预设,精彩呈现,为创造课堂“关键事件”的发生提供情感保障,并延展课外,通过组织开展有趣味有意义的学科活动,丰富学生的“关键体验”,构建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庞大“教育场”。学生在“关键事件”的参与中形成关键经验,成为关键动力,实现“轻松”成长和全面发展,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学习力。

三、安本小学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主张

(一)安本小学堂课程谱系的整体架构(见表一)

1.安本课程——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安本课程”的设置重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国家课程的完整经历。着力于丰富儿童学习内容,改变儿童学习方式,拓展儿童学习时空三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经历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二是以锡小现代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出发,明确各年龄段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明理有德”“养正启智”“仁义友爱”“乐群合作”“能言善说”“博观视野”等方面。

表一

2.致远课程——积累丰富的学习体验。“致远课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从学生一生成长所需要的能力出发,拓宽学生的学习内涵,拓展学生的学习历程,记录儿童成长的印记,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致远课程的设置,致力于打造学生童年的学习:轻松、愉悦;童年的活动:温暖、留恋;童年的生活:幸福、永存。

(二)安本小学堂的教学主张与实施策略

1.“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主张。安本小学堂提倡三个基本观点:一是立足学生本位。站在儿童立场,立足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用活、用足课程资源,丰富学科教学内容。二是触摸学科本质。以儿童为本,将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融合,让儿童在学习、实践、探究和思考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感受学科知识本质的意义和魅力。三是追寻学习本真。立足教材、用好教材、读透教材,让课堂产生自己的思想,让课堂成为儿童倾听、感悟和表达的场所。

2.“以学习为载体”的实施策略。积极践行“小先生式”的引领学习:课前预习后,学生以“小先生”的方式,走上讲台,畅谈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交流,实现知识的交流和思维的共鸣。也可采用“小组共学”的方式,每组的“小先生”在和组员们一起汇报的过程中纠正、巩固、强化自己的知识,实现知识的分享。教师还可以安排小先生指导不能及时领会知识的学生,或者回家做“小先生”,把所学知识讲述给爸爸妈妈,这样锻炼了小先生的能力,构建师生、生生、家庭合一的“学习共同体”。

四、安本小学堂的成长路径与记忆留痕

安本小学堂流淌着儿童童年学习最美的时光,应留存学生童年学习的美好印迹。

(一)故事留温。帕尔默曾说:故事是描述真实的最好方式。记录故事,讲述故事、回温故事是留下童年学习印记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以“课程故事”留存学生学习精彩瞬间,记录学生成长,促进教师反思进步;每位教师每月要积累一定的“课程故事”,留下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美好和感悟;每月学校简讯汇编“课程故事”,让故事延展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每学期编印校刊,让故事成为安本小学堂美好印记的一个重要的言说方式。

(二)博客留印。“班级博客”可以记录学生个体和集体的成长过程。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及时展示孩子们在安本学堂学习中的优秀作业、优秀作品,以及课堂上的精彩瞬间、活动中的,记录孩子的童言稚语、记录老师的谆谆教导与鼓励。学生个人也在“学生日志”中及时上传在学校以外的成长经历和美好瞬间,促使全面地收藏自己的每一个值得记忆的瞬间。

(三)记忆留痕。童年学习的美好应留存在记忆的深处,我们在开展活动时给孩子们设计一个可随时回温的记忆方式。例如我校每年举行两次“快乐童年 缤纷脚印”学习日活动,有“快乐数学节”,“玩转ABC”、“一本书一个课程”等活动。为了保存这份美好,我们给每个孩子设计一枚独特的小脚印炫彩徽章,分为红橙黄绿蓝紫六个颜色,一个年级一种色彩,意喻六年缤纷的童年时光,六年绚烂的学习足迹。每一次活动,孩子们的徽章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串数字,六年就形成了一串私人订制的幸福密码。每个数字不仅是学习日的入场码,更是参加活动当天游戏、抽奖时的幸运密码。活动过后扫一扫徽章背后的二维码,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日子里,时时可以扫码回忆。

安本小学堂,着力营造儿童生态的学习场域,以适合儿童的方式展开与推进,引发学生言说的热情,展现学生真实的感受,引发学生的冥思、体认、联想、移情、拓展、表达了促进交流表达,让学生的童年学习留下美好的印记。

猜你喜欢
学堂话语儿童
画与理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