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中药传统饮片与颗粒治疗痞满证的效果比较

2020-04-16 09:29徐化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痞满承气汤颗粒剂

徐化平

痞满以自觉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特点,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出现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的病症,其表现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西医学疾病相似,发病后会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有效治疗意义重大[1]。痞满证的治疗方式较多,西医治疗多采用抑酸类、胃肠动力类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也容易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导致整体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中药研究不断深入和中药治疗的不断推广,在痞满证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效果,中药具有疗效高、毒副反应少、不易反复发作等优势,受到临床广泛推崇[2]。传统中医药治疗痞满证多采用饮片,目前经现代工艺加工而成的中药颗粒剂也开始在临床应用,中药颗粒剂弥补了传统饮片服用、携带不便等缺点,不过针对两种中药类型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尚少,还需进一步分析疗效情况。本研究探究比较大承气汤中药传统饮片与颗粒治疗痞满证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8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痞满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21~65 岁,平均年龄(46.03±9.87)岁。观察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20~64 岁,平均年龄(45.94±10.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因情志、寒温、饮食等病因引起,起病缓慢,自觉胃脘部痞塞、胀痛或胀满不适,反复发作>2 个月;②经症状、舌苔、脉象等检查确诊为痞满证;③精神、认知正常,能有效沟通、配合;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慢性疾病;②严重脏器功能不全;③更年期综合征;④依从性差;⑤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大承气汤中药传统饮片治疗,大承气汤传统饮片主要由厚朴24 g、枳实12 g、大黄12 g及芒硝9 g 组成,以水煎煮后取汁饮服,1 剂/d,分早晚2 次服用,以治疗4 周为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2.2 观察组 采用大承气汤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大承气汤中药配方颗粒组成与饮片相同,将配方颗粒以开水冲服,1 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疗程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0~2 分为无症状,3~5 分为轻度症状,6~7 分为中度症状,8~10 分为重度症状。根据患者症状积分判定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为痊愈;症状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为显效;症状有所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1.89±0.57)分低于对照组的(2.53±0.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痞满证是临床常见病症,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饮食习惯变化,痞满证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该证症状表现为心下痞塞、胸膈满闷,其中医病机为脾气虚弱导致纳运失司,中焦气机纳运升降不畅,从而引起中满气滞的情况[3]。现代医学认为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是消化道活动的主要调节部位,当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间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失调,会导致功能性胃肠病发生,该类疾病的发生与胃肠激素水平存在密切联系,而且精神因素也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皮层下中枢-下丘脑产生影响[4]。

大承气汤是泻下剂的代表方,其主要治疗里热实证、热结旁流证、阳明腑实证等证型,具有峻下热结之功效。大承气汤主要由厚朴、枳实、大黄、芒硝制成,方中厚朴、枳实可消痞除满、行气散结;大黄荡涤肠胃、泄热通便;芒硝软坚润燥,还可助大黄泄热通便,增强峻下热结之力;厚朴、枳实又可助芒硝、大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5,6]。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承气汤主要通过泻下通便这一机制实现药理作用,方中厚朴所含木脂素类成分有助于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对肠胃蠕动有促进作用;大黄含有番泻苷等结合型二蒽酮类成分,能够通过局部刺激和增强大肠蠕动,发挥导泻作用;枳实含有辛弗林等生物碱及黄酮苷成分,可对胃肠收缩节律有一定调节作用;芒硝所含有效成分Na2SO4中SO42+不易被肠黏膜吸收,可于肠道内形成高渗溶液,吸附大量水分,促使肠容量增加,产生机械刺激,影响肠蠕动,最终引发排便反应[7-10]。大承气汤除上述药理作用外,也能促进毒性物质加速排出,控制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感染、解热、保护重要脏器等作用。但目前大承气汤治疗痞满证存在中药传统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两种类型,对于两种药物类型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明确,相关对照研究报道较少,配方颗粒虽具有使用方便、携带方便、随证加减等优势,可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提高用药便捷性,但是否能够代替传统饮片仍需更多研究深入探讨[11,12]。

中药传统饮片是根据调配或制剂需要,对药品进行炮制而成;中药配方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制成的中药颗粒剂,配方颗粒是对传统中药饮片进行剂型改革的一类新产品。中药配方颗粒尚缺乏统一的生产工艺和国家质量标准,部分研究实验结果缺乏科学性,而且不同研究文献中所用材料来源不一致,导致结果缺乏可比性,加之中药成分复杂,对其化学成分难以确切获取,其量效关系不明确,可能会对某些影响整体疗效的成分忽略,因此不能实现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整合作用的理论,因此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传统饮片的对照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相较于中药传统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显而易见的优势在于更能满足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和市场需求,为医患均带来便利,受到许多患者推崇[13]。本研究对大承气汤中药传统饮片与颗粒治疗痞满证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有研究[14]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需要喷雾干燥,而颗粒剂中厚朴酚和芦荟大黄素不耐高温,在高温下容易分解,致使颗粒剂中厚朴酚和芦荟大黄素含量明显降低,因而同等剂量下颗粒剂的药效要低于中药传统饮片汤剂。也有研究[15]发现,采用大承气汤中药颗粒剂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要优于采用中药传统饮片,且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也比中药传统饮片更为明显,该研究结论与本研究结论一致。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大承气汤中药配方颗粒免除煎煮、携带方便,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了用药的合理性、规律性,使药物效果的发挥得到最大限度保障,同时配方颗粒剂量准确,能够随证加减,即使部分药物成分在制备过程中丢失,也能够通过随证加减的方式保证药效充足,最终全面保障药物效果,使治疗有效性得以整体性提高。

综合上述,临床治疗痞满证采用大承气汤中药颗粒剂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促进症状更显著地改善,而且较中药传统饮片更方便服用与携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痞满承气汤颗粒剂
四承气汤思辨
关于颗粒剂登记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张仲景在阳明病中运用大承气汤的辨证要点简析
8%好米得颗粒剂在寒地水稻秧田的使用方法
疏肝和胃针法治疗痞满的临床研究肝胃不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