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联合火针治疗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结痂、痊愈时间及病程的影响观察

2020-04-16 07:14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重庆40256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火针疱疹急性期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 (重庆 40256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火针治疗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结痂、痊愈时间及病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10月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见效时间和疼痛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消肿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与火针联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起效时间,减轻疼痛。

带状疱疹急性期常伴有严重皮疹及疼痛症状,如治疗不及时,会出现后遗神经痛[1]。目前,单独采用西医抗病毒和调节免疫治疗与单独应用中医活血化瘀和清热祛湿治疗的疗效均不佳。研究显示,神经阻滞治疗可明显减轻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的疼痛,联合针灸外治,有效提供治疗效果[2]。本科室运用神经阻滞配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患者多年,疗效显著,解除了不少患者因带状疱疹带来的痛苦。本文旨在探讨神经阻滞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的疗效,为其治疗带状疱疹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8年10月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50~75岁,平均(60.13±8.26)岁;病程1~10d,平均(4.30±1.01)d。在观察组患者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50~75岁,平均(60.25±8.13)岁;病程1~10d,平均(4.32±1.03)d。两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的性别比例构成、年龄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其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带状疱疹临床诊断标准者;②均为急性期带状疱疹者;③未使用过任何药物治疗者;④未采取物理方法进行止痛者;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为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者;②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④合并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者;⑤过敏体质者;⑥晕针者;⑦存在精神障碍或意识不清者;⑧1个月内使用过相应药物治疗者。

1.2 方法

两组均静脉注射甲钴胺针剂(福安药业集团湖北人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07,规格:0.5mg)1.0g配0.9%的生理盐水100mL,1次/d,阿昔洛韦针剂(湖北华世通潜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665,规格:0.25g)0.5g配0.9%的生理盐水250mL静滴,2次/d。肌注重组人干扰素(产于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60059)50μg,1次/d。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周。

对照组采取神经阻滞治疗,取卧位,将生理盐水3mL、利多卡因1mL、维生素B12注射液2mL进行混合,进行神经阻滞,先确定受损神经,再用5号针头在脊突旁1~3cm处垂直进针0.5cm,再斜45°向脊柱方向进针,深至有酸涨感部位,注入药物,1次/d,共7次。

观察组采取神经阻滞联合火针治疗,神经阻滞治疗同对照组;火针疗法操作步骤为:取卧位,对相应节段的夹脊穴和疱疹部位进行消毒;利用酒精灯将2寸24号不锈钢针针体和针尖部分烧红,迅速准确刺入至疱疹中央0.2~0.3cm处,先刺早发疱疹,3~5个/次,每个疱疹予以针刺2次,术毕将疱液挤出,按压30s左右。7d治疗1次,1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3.1 疗效见效用时比较

比较两组的消肿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

表1. 两组的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治疗后的见效时间对比(d,±s)

表2. 两组治疗后的见效时间对比(d,±s)

组别 消肿时间 疼痛消失时间 结痂时间 痊愈时间观察组(n=30) 3.13±1.37 6.11±0.40 4.47±1.34 11.98±6.36对照组(n=30) 4.76±1.65 7.48±0.79 6.44±1.42 15.27±7.37 t 4.560 9.283 6.054 2.038 P 0.000 0.000 0.000 0.046

1.3.2 疼痛评价

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疼痛程度。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进行评价,得分越低,疼痛程度越轻。

1.3.3 疗效标准[3]

疗效标准为:①痊愈:疱疹全部干涸并结痂,疼痛全部消失,干燥痂皮超过95%;②显效:75%的疱疹干涸并结痂,伴有轻度疼痛,但不影响正常生活;③有效:50%疱疹干涸并结痂,伴有中度疼痛,可忍受;④无效:无疱疹消退结痂,且疼痛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Concise Statistics CS14.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见效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消肿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均更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两VAS评分

两组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的两VAS 评分对比(分,±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的两VAS 评分对比(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n=30) 5.81±1.73 2.76±1.62 7.621 0.000对照组(n=30) 5.72±1.38 3.03±1.56 7.749 0.000 t 0.244 0.720 P 0.808 0.474

3.讨论

西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发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为肝经郁热、脾虚生湿感受邪毒及情志内伤后,湿热毒邪在皮肤蕴结所致[4]。急性期未采取及时治疗会引发神经疼痛后遗症。因此,应在早期采取治疗。目前,西医常采取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但疗效不显著。神经根阻滞可对带状疱疹病毒发病时造成的神经损伤与神经支配造成的皮肤起疱疹产生抑制。火针治疗遵循“火郁发之”的原则,利用热来引热,促进火热毒邪外泄而放出疱液,还可促进结痂。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消肿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神经阻滞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效果显著。分析原因为:神经阻滞可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且不会对神经产生损伤。火针疗法具有活血化癖、消肿止痛等功效,局部烧灼可增强局部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火针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能够对疼痛传导通络产生阻断,已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还可减少神经节的炎症反应,增加了受损神经组织的血量,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进而促进带状疱疹的康复[5]。

综上所述,神经阻滞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康复,缓解疼痛,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火针疱疹急性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夏季警惕汗疱疹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