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检测结果

2020-04-16 07:14阜新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辽宁阜新12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末梢分析仪血常规

阜新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 (辽宁 阜新 123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28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选择血液分析仪对所有体检者均实施末梢血常规检查和静脉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血液结果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b)等指标值。结果:静脉血组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等检测值,显著低于末梢血组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血小板方面,静脉血组的检测值明显高于末梢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静脉血常规的检测指标显著优于末梢血的检测指标,可在临床上建议,运用血液分析仪进行静脉血常规的检查,进一步保证血常规检测的准确率与有效性。

作为临床上的常见检查项目,涵盖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血常规检查,是衡量系列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液分析仪是进行血常规检查的重要仪器,相对于传统手工血常规检查而言,且安全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均较高,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1]。为进一步分析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检测结果,本文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本院门诊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28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本院门诊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28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体检者为男性,66例体检者为女性;体检者年龄27~59岁,平均(36.92±16.53)岁。对所有体检者均进行末梢血常规和静脉血常规的检测。纳入标准:所有体检者在参与此次研究之前,已被告知有关研究的系列事项,主要涵盖检查手段、注意事项、试剂使用等。同时,所有体检者并未患有肝肾严重疾病、精神疾病和血液疾病等,在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表示自愿参与。

1.2 方法

借助血液分析仪对所有体检者进行末梢血常规和静脉血常规检查,仪器选择贝克曼库尔特的COULTER LH 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试剂运用贝克曼库尔特的溶血素、稀释液和LH等,主要的检测方法为:(1)末梢血常规检测:对体检者的左手环指指尖内侧的皮肤组织进行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对即将采血的位置进行轻微拍打和按摩,待血管显现后,运用深度约为2~3mm的刺针进行血液提取。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在提取时应注意舍去抽取的第一滴血液。随后,将提取的40μL的末梢血置入专门的微量吸管内,并将其放进含有EDTAK2的离心管中,用手指轻微弹动离心管,促进血液均匀,防止血液出现凝块。待体检者的血液提取完毕后,运用无菌棉签对体检者的采血位置进行止血。最后,将采集的体检者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2)静脉血常规:选择真空采血法对体检者进行静脉血液的采集,在采集之前,注意消除体检者的疑惑和恐惧心理。随后,对采血针进行检查,运用碘酊棉签对体检者的采血位置进行消毒。消毒结束后,左手持无菌棉签,提醒体检者将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绷紧,右手持采血针刺入体检者的静脉腔进行静脉血液的采集,采血量为10mL,血液置入管选择含有EDTAK2的抗凝管。待采血结束后,用无菌棉签顺着血管方向轻压穿刺点,快速拔针并止血。最后,轻微摇动抗凝管,提高静脉血液的均匀水平,对其进行静脉血常规检测[2,3]。

1.3 观察指标

对末梢血常规和静脉血常规结果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4]。

1.4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数据指标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两组血液检测结果的分析,进行末梢血检测的体检者,在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等方面,检测值显著高于静脉血组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血小板方面,末梢血组的检测值明显低于静脉血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血常规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之一,在进行肝脏功能、肾脏功能、甲状腺功能、乙肝等疾病诊断过程中,均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5]。同时,血常规也是三大常规检查项目的首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血常规的检查指标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是其主要的四大检查内容,任一指标发生增高或降低等异常现象,均能为相关疾病的鉴别和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例如,红细胞增高,检查者可能出现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烧伤、休克等疾病;降低则可能与贫血、出血等疾病有关。白细胞升高,可为细菌感染和炎症,降低表示脾功能亢进和造血功能障碍等[6]。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且因其准确性高的优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已被众多医学人士和患者的认可[7]。临床上,常选择末梢血和静脉血对检查者实施血常规检查,且有资料显示,静脉血常规的检查结果显著优于末梢血常规。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进行静脉血常规检查的体检者,在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等方面,检测值明显低于末梢血常规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静脉血组的血小板检测值也明显高于末梢血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运用血液分析仪对血常规进行检查时,实施静脉血常规检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均要明显高于末梢血常规检查。

表1. 末梢血常规和静脉血常规的检测结果分析(±s)

表1. 末梢血常规和静脉血常规的检测结果分析(±s)

组别 例数 白细胞(×109L) 红细胞(×1012L) 血小板(×109L) 血红蛋白(g/L)末梢血组 128 6.31±0.89 4.38±0.64 170.61±26.89 132.6±10.2静脉血组 128 5.35±0.79 3.97±0.65 220.21±28.20 125.7±11.3 t 9.1267 5.0851 14.0411 5.128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猜你喜欢
末梢分析仪血常规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