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在就业扶贫中的应用

2020-04-16 01:12李梦轩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徒群体人力资源

■李梦轩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引 言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就业和扶贫。要深化就业在脱贫攻坚中、关键性作用的认识。准确理解就业扶贫的总体要求,并竭尽全力大好就业扶贫的“三大战役”。有效夯实就业扶贫工作基础,为就业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提供坚强保障。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扶贫工作首先必须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然后必须有足够的财政资源,其次是跨学科技术支持。不同的贫困人群有不同的贫困原因。从根本上说,只有科学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工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方法,才能实现脱贫。

1 人力资源基础理论的应用

人力资源理论的使用可以指导和分析贫困的机制和扶贫,并为促进就业扶贫找到起点。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再生性、两重性、增值性、时效性和 社会性是众所周知的。对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分析可以揭示就业与贫富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的附加值来加速扶贫进程。

可以发现双重性,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①人们是消费者,他们在满足基本需求的过程中消耗社会资源,例如衣服、食物、住房和交通。②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人们是生产者并产生社会财富。消费大于生产,入不敷出,从而导致贫困。消费与生产相当于自给自足。生产多余生产消费,由此可见勤劳致富,摆脱贫困。这表明就业是摆脱贫困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附加增价值,培训有两个主要功能。①改变态度。②提高技能。我们将培训贫困群体以增加他们的动力意愿和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改善他们的工作成果,并实现他们的人力资源价值。这表明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加速扶贫进程。

2 甄选匹配技术

不同的扶贫方法都有适用的贫困群体。科学地选择贫困群体并确定合适的就业扶贫目标是展开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和匹配的关键是准确识别贫困的根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实际上,有九种常见的贫困原因。疾病、残疾、灾难、教育水平低、技能水平低、自然条件差(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资金不足、社会歧视、劳动力短缺。对于技能水平低和就业歧视,就业扶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残疾、教育程度低和缺乏工作,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鼓励低技能水平的贫困群体就业是缓解就业贫困的重要好处。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全面应用,系统的培训设计,激励和职业规划,不断提高其工作技能,从而提高专业人员的竞争力,最终,我们将实现彻底消除劳动贫困的目标。

社会歧视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对刑满释放人员。这种现象与社区的当地文化习俗和文明程度密切相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表现比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明显。对有歧视的贫困群体实施就业扶贫通过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平等,从而实现扶贫的目标。促进残疾人就业是一种社会制度,国家已制定法律和政策来促进残疾人就业。民事系统建立了一个福利工厂,专门从事残疾人的就业。社会保障系统通过向单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证金来促进残疾人的就业。残疾程度决定了残疾人的工作能力,对具有工作能力或部分工作能力的人采取就业扶贫的方法,以确保人尽其利。支持教育程度低和劳动意愿不足贫困群体,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意愿。职业培训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考查,可以采用就业贫困的方法来帮助这一群体摆脱贫困。

3 技能培训技术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帮助促进就业扶贫活动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职业技能培训分为职前培训和在岗培训。

3.1 职前培训

帮扶群体,职前培训的主要目标是纠正工作态度并激励工作。职前培训的基本内容一般如下。除职前培训的基本内容外,还应特别注意在培训过程中提高使命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人是有感情的生物,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受情感支配。在培训中,仅使用采用讲授的方式以单向的理念灌输来改变帮扶群体的态度,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以确保培训效果。采用参与式学习方法并培养热情支持小组。案例教学,场景模拟,小组讨论等。课程风格具有强烈的替代感,可以有效地增强支持小组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工作动力。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授 课方式具有较强的代入感,可以有效增强帮扶群体 的学习体验,进而激发工作意愿。

3.2 在岗培训

在职培训以协助小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提供给帮扶群体工作通常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选择的,例如加工和制造或社会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学术要求相对较低。此类工作通常要求工人掌握至少一项工作技能。

根据帮扶群体的特性,在开始雇用员工时,最好将现场培训用于在职培训。采用师带徒的方法,师傅向学徒说明解释、示范、指导和问题回答。学徒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和请教的方式来学习。由于培训地点位于工作地点,并且教授与具体工作直接相关的职业技能,因此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并且目标明确。同时,教学方法采用面对面和手工教学的方法。这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图1)并增强团队凝聚力。确保在实施过程中师带徒达到预期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两个问题:①管理教学质量。师傅自身技能水平与教学质量直接相关。不管师傅教的技能是否正确,学徒都照单全收。可以看出,师傅的把错误已传递给学徒,并影响了教学质量。②管理学徒规模。学徒制的规模取决于师傅人数和教学时间。一位师傅可以同时教一个或几个学徒,但是学徒的数量不能无限增加。此外,教学周期的长短还受技能复杂性,师傅带教水平和学徒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安排经验丰富的师傅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发现在同一时期师傅带教更多的学徒。

图1 师徒带教的一般程序

通过执行工作轮换,可以积累各种职位的工作经验并从中受益。①它可以帮助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优势,建立和追求职业目标。②在了解了各个岗位的贡献价值之后,客观地衡量工作价值并激发工作动力。③增加与更多同事进行联系和沟通的机会,并扩大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这表明,工作变动有利于受益人的长期就业,并且正在稳步发展。

4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

中国农村人口相对较多,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关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为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和人力资源保障。首先,注重人力智力和技能的发展,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只有先灌输先进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对贫困现状的认知。还需要开发所有专业技能,练习就业导向并注意技能的实用性。其次,注重农村人力资源的身体状况,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并从各个方面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迅速而适当地发展一支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团队。将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扶贫相结合,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注重教育投资为人力资源打下基础。我们需要积极动员社会的多种力量,例如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一些社会团体,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唯有牢固好教育的基础地位,才能实现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提质增效。其次,注重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技能培训有两个主要方面。一于仍以务农为主的农村留守人口,要加强其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科学种田、加大收益,于外出务工人员,根据其将从事的产业差别,有针对性的培训其专业技能,注重实践操作,尽快使用岗位。第三,注重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传统农业劳动力对人类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与现代工业和农业要求完全不同。因此,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应注重加强现代职业精神和农村人口工作态度的发展,以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第四,注重农村贫困人口的身心健康教育。我们不仅要重视对贫困人口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且要对身心健康进行教育,敦促人们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并逐步提高心理状态人员的水平。第五,关注贫困农村认可适应新时代的生活观念,消除当前的贫困状况并拥有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尽可能达到小康水平最根本目标。因此,在贫困人口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之后,相应的生活方式和文明也需要与现代相融合。这就需要使用多种人力资源开发方法来促进现代知识的发展,并指导贫困地区的人们改变旧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5 结 语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在就业扶贫项目中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帮扶对象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提高帮扶效果。以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为例,自2016年以来,在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与云南省和贫困人口的对口单位提供了195张本地档案创建卡。帮扶了6批贫困人员就业。自2018年以来,公司参加了由上海市教委牵头的职业教育支持项目,共接待了136名云南职业贫困学生,并安排了公司的实习和就业指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遵循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技术,选择了支持对象和受过培训的工作技能,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寻求一种创新的缓解就业贫困的模式。通过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稳定的长期就业平台,我们提高了受益人的专业竞争力,并帮助他们实现勤劳致富的梦想。

猜你喜欢
学徒群体人力资源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魔术师的学徒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