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洛尔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早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2020-04-16 02:10康琨鹏曾小琼谢家和廖永玲钟一鸣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艾司阻滞剂洛尔

康琨鹏,曾小琼,谢家和,廖永玲,钟一鸣

(1.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赣州市中医院 二病区,江西 赣州 341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精神工作压力的增加,冠心病趋于年轻化,发病率逐年增高,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发病率也随之增加。NSTEMI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导致斑块内破溃、出血,形成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血栓,导致心肌需氧与氧供之间的平衡遭到了破坏[1],产生心肌损伤。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对心肌的作用,通过负性频率、负性肌力、降低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2],并使缺血的心肌保持膜电的稳定,使心室颤动阈值升高60%~80%,降低猝死风险[3]。而艾司洛尔是一种短效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起效快,可有效填补口服β受体阻滞剂的起效的空窗期。本研究观察早期静脉应用艾司洛尔联合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急性非ST段心肌梗死的救治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依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均根据非ST段抬高的ACS标准临床路径治疗,观察组除标准临床路径治疗外,从急诊科开始即给予静脉泵入艾司洛尔。入院后0小时及3小时查肌钙蛋白Ⅰ,根据肌钙蛋白Ⅰ水平将不稳定性心绞痛剔除,将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终进入观察组及治疗组。观察组64例,其中男43例,女21例,年龄39~86(65.6±11.1)岁;对照组79例,其中男56例,女23例,年龄36~85(66.3±10.4)岁,两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χ2值=0.227,P=0.634),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0.415,P=0.679)。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2)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1)有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以上、低心排综合征、心源性休克风险;(2)哺乳期或妊娠妇女;(3)支气管哮喘;(4)对艾司洛尔过敏者;(5)合并严重感染、肝肾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6)心室率低于60次/分,或合并二度及以上传导阻滞患者。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照非ST段抬高的ACS标准临床路径治疗进行常规降压、抗凝、双联抗血小板聚集、口服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心率变化,根据病情及心率情况每日调整口服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泵入0.5 mg·kg-1艾司洛尔(齐鲁制药),并持续给予0.05 mg·(kg·min)-1静脉泵入,心率达60次/分后逐渐停药。药物治疗期间,发现心率低于55次/min,收缩压低于90 mmHg,心衰症状加重,均暂停艾司洛尔泵入,根据情况,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治疗住院期间患者胸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缓解程度;胸痛发作时及胸痛缓解时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及恢复程度;治疗前后killip分级变化;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

1.4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胸痛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下降超过50%,心电图检查显示ST-T改变程度较前改善但未恢复正常;无效:胸痛和心电图检查未见改善,甚至病情恶化。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ST段压低及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ST段压低程度无明显差别,用药治疗后ST段恢复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T段恢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T段压低及恢复情况比较

2.3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治疗后,观察组出现2例急性心力衰竭,减少或停用艾司洛尔之后,加强抗心衰及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后症状改善;对照组出现6例急性心力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综合治疗后,2例心源性死亡,4例好转,见表3。

表3 两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

3 讨 论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远期预后较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研究发现NSTEMI约占全部心肌梗死患者的59.1%[4]。NSTEMI多为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所导致的冠状动脉不全闭塞。NSTEMI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低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但再梗死率、心绞痛再发生率和远期病死率则较高[5],长期预后较差,NSTEMI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主要的死因之一[6]。虽然及时早期行急诊PCI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是限制梗死面积的最有效的办法,但是针对NSTEMI,指南推荐[1]24小时内完成PCI,除非合并NSTE—ACS患者有创治疗策略风险评分为极高危的情况时才推荐2小时内行PCI。这时,早期药物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β受体阻滞剂可竞争性阻断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对心肌的作用,可使人的心率减慢、心收缩力降低、血压下降,不仅降低了心肌耗氧量[2],还增加了心室舒张期持续时间[7]。通过延长舒张期时间,可进一步增加缺血区灌注、增加非缺血区的血管阻力,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30%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死亡及再梗死风险[8]。COMMIT/CCS-2研究[9]证实了对STEMI的患者早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加口服美托洛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ACC/AHA 2002NSTEMI指南明确指出了β受体阻滞剂在NSTEMI患者上的早期应用能够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衰的发生[10]。因此,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1]明确建议β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并逐渐增加至患者最大耐受剂量。艾司洛尔药理特点为起效快失效也快,静滴后立即起效,5分钟内作用可达最强[11],停药后30分钟内作用完全消失[12],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小,即便有不良反应出现,及时停药后也能基本消失,安全性良好[13]。万紫娟等[14]研究结果表明,艾司洛尔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未行再灌注患者时,对缓解缺血性胸痛明显优于常规治疗,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保护患者的缺血心肌和心脏功能。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洛尔静脉泵入联合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结果显示:针对胸痛缓解方面,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73.4%;针对ST段恢复情况,用药前两组ST段压低程度无明显差别,用药治疗后ST段恢复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ST段恢复程度较对照组要好;针对心脏不良事件方面:观察组心因性死亡与心功能恶化的发生例数均较对照组少,但未达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有关,扩大样本量应会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艾司洛尔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早期应用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胸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因此,对于有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的NSTEMI患者,更应尽早在常规口服β受体阻滞剂的同时尽早静脉泵入艾司洛尔。

猜你喜欢
艾司阻滞剂洛尔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氩气凝固术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26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老年失眠症患者艾司唑仑治疗前后睡眠脑电Quisi及失匹性负波观察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普萘洛尔治疗桥本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
艾司洛尔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