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益髓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0-04-16 06:17张巍姜欢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康复训练肢体

张巍,姜欢子

(1.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重庆 404500;2.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重庆 404500)

近些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提升,该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超过60%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认知障碍。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引发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后,其注意力、运动功能、感官能力、社会能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常采用西医治疗,可以逐渐改善患者的脑细胞代谢情况,但临床疗效不确切,而且通过口服药物治疗,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患者的耐受性会受到影响。 而现代中医表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通过头针和体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其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1]。 该研究以该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滋肾益髓针法和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确诊为脑卒中患者;意识清晰;听力、视力无障碍;在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脑卒中之前存在认知障碍;精神病患者;心、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非脑血管疾病引发的认知障碍。 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0~75 岁,平均年龄为(64.53±8.2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1~74 岁,平均年龄为(65.83±8.2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及家属于同意书上签字,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和普通针刺治疗。康复训练: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协助患者进行训练,每次持续3 h,每天治疗2 次,持续治疗2 个月。 普通针刺:于患者的合谷、委中、尺泽、三阴交、太冲、足三里和内关等穴进行直刺治疗,深度在5~10 mm 之间,以平补平泻法针刺,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 次,每周治疗5 次,持续治疗2 个月。

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和滋肾益髓针法治疗。康复训练同对照组。 滋肾益髓针法:选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不锈钢针, 使用28 号的3 寸毫针于患者的大钟穴、涌泉穴以及悬钟穴垂直进针,涌泉穴和悬钟穴进针深度为0.5~0.8 寸,大钟穴进针深度为0.5 寸;选择28 号1 寸毫针于百会穴、四神聪穴沿着头皮平刺,进针深度为0.5~0.8 寸之间,采用提插捻转补法。 每5分钟行针1 次,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 次,每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和肢体运动功能(FMA)以及治疗总有效率。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区间为0~100 分,0~20 分表示功能障碍极严重;21~45 分表示功能障碍严重;46~70 分表示中度功能障碍;71~95 分表示轻度功能障碍;96~100 分表示生活能力可以自理。 (2)肢体运动功能:以Fugl-Meyer 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 分,其中包括5 个维度,分别为肢体运动能力、平衡能力、感官能力、关节活动度、疼痛情况[2]。(3)通过中风病症状量化评分表评价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中医病症评分减少70%以上;有效:中医病证评分减少于30%~69%之间;无效:中医病证评分减少30%以下。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有效患者)/组间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比较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 评分和F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 评分及FM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比较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比较情况[(±s),分]

组别Barthel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FMA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36.28±15.68 36.86±15.71 0.143 0.887 68.59±20.19 51.67±20.04 3.258 0.002 35.62±18.06 35.96±18.72 0.072 0.943 63.10±23.18 50.48±22.67 2.132 0.037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情况

3 讨 论

以中医角度来看, 脑卒中后脑络受到瘀血的阻塞,导致髓海空虚,神机失用,进而使患者发生记忆力减退、呆、傻等认知功能障碍。 虽然病灶在脑,但是病情根本在肾。 肾脏是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又主骨生髓,脑部为元神之府,控制着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3]。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运动功能、感官功能、社会能力、智力情况、空间感觉功能、情绪功能。 脑卒中患者长时间发生认知障碍, 会极大程度影响日常生活。有关研究表明[4]:通过合理利用脑力以及进行康复训练,可使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肢体运动能得到有效改善,对于患者的全面康复产生明显作用。 现代医学表明[5]:利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以使其血管收缩力明显降低,脑组织的低血流灌注状态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神经细胞的坏死以及凋亡速度减慢,进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针灸属于外周感觉输入治疗,更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6]。悬钟穴为全身骨髓汇聚的腧穴,百会穴是百脉交集处,针刺百会穴可以起到开窍凝神、清热熄风的作用[7];涌泉穴是肾经的经水从外涌出体表之处,针刺涌泉穴可以起到安神醒脑、降火滋阴的作用;大钟穴是脉气汇聚之处,针刺大钟穴可安心止痛;四神聪穴属于经外奇穴,针刺四神聪穴可以起到安神醒脑、镇静开窍的作用[8]。采用滋肾益髓针法针刺以上穴位,可以有效治疗认知功能障碍。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和F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 评分及FM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通过康复训练和滋肾益髓针法配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功能。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滋肾益髓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肢体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