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对肿瘤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2020-04-16 06:17李晓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导管动脉康复

李晓娟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吉林吉林 132013)

近年来,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检出率逐渐增高,已成为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大部分肿瘤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另有部分肿瘤患者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多、体质孱弱,不能耐受全身放化疗,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导管介入手术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肿瘤介入疗法是一种现代高科技微创性治疗, 在医学影像C 型臂设备的引导下,使用特殊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栓塞和局部化疗药物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 介入手术治疗是大部分晚期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介入栓塞术是首选方式[1]。 快速康复护理是各科室互相整合的新理念[2],通过优化整个围术期护理,减少手术操作对肿瘤患者机体及心理等多方面的损害,目的是尽可能地加快患者康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2]。 该研究选取2019 年12 月—2020 年2 月在该院接受肿瘤介入手术的患者102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接受经皮动脉介入术的10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1 例,女性患者20 例,年龄51~72 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2~5 年,平均病程3 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23 例,年龄53~72 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1.5~6 年,平均病程2.5 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术前常规访视,告知手术的注意事项,签署术前访视单,不需要严格的禁食水,嘱患者合理进食,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应用镇痛、镇静药物,介绍导管室的环境,减少术前的恐惧。

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 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成立肿瘤介入手术快速康复干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另有3 名小组成员。 定期组织快速康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保证每位小组成员都能了解关于导管介入的相关知识。 (2)小组成员根据介入手术的步骤制作视频,术前播放给患者观看,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适合的护理措施。实施与介入手术相关的宣教,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辅导,必要时开展科内小讲座,由介入术后康复明显的患者分享手术治疗感受。 患者能进食的,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患者术前营养充足。 术前3 d 可嘱患者进食无渣半流饮食,如稀饭、烂面条、藕粉等,每日5~6 餐,补充足够的能量。 术前3~4 h 可给患者饮用少量温开水或糖盐水。术后2 h 可给患者少量饮水,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从5 mL 饮水量开始,观察5 min,如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再饮10 mL,后可每隔30 min 饮水50 mL。(3)介入手术采取局部麻醉,降低了麻醉风险。 手术期间可以选择多模式的非阿片类镇痛,减轻手术引起的疼痛;预防呕吐的发生可以静脉注射止吐药;术中应建立静脉通路,补充液体丢失,必要时选择葡萄糖静脉输入补充能量。(4)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可采用正常主动卧位,穿刺点动脉处禁止弯曲用力, 使用盐袋或者止血器压迫。按摩患者双下肢,帮助其伸曲双腿,待自主运动恢复后,根据患者病情,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必要时加压下床活动。做好患者的疼痛随访及院外康复训练健康指导工作,将详细记录随访数据保存。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认知情况,包括术前准备、股动脉压迫、发热、介入手术的长期性、手术预后等方面;使用院内制作的认知调查表,发放调查问卷。 (2)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包括患者介入术后渗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穿刺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几个项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介入手术认知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股动脉压迫、发热、介入手术的长期性、手术预后等方面的认知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介入手术认知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介入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介入术后渗血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穿刺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介入术后康复情况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介入术后康复情况比较[(±s),d]

组别渗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穿刺口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n=51)观察组(n=51)t 值P 值3.11±1.55 1.76±0.76 6.121 0.031 7.77±1.52 5.69±1.21 9.342 0.028 12.26±3.11 7.43±2.21 10.249 0.039 7.51±2.09 5.32±1.81 4.457 0.041

3 结 论

近年来我国肿瘤发病率增加,且患者趋于年轻化[3]。对于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多以手术介入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肿瘤介入治疗作为微创治疗之一,其技术日臻成熟,并同时具有内、外科特点,在肿瘤治疗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不能使用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已形成以介入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新模式。血管介入治疗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肿瘤供血动脉,利用介入导管完成肿瘤局部大剂量的药物化疗以及肿瘤主要血管的封堵,以阻断肿瘤的血供,一定程度上使肿瘤缺血缩小甚至坏死,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以中老年群体为高发人群,因此如何减轻介入手术所带来的机体应激反应,是护理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促进围手术期患者术后功能快速恢复的一种护理模式,已被证明对患者有益,可用于大多数肿瘤介入术后患者中[4-6]。 有学者认为,肿瘤介入术后,患者越早开始康复护理,其治疗效果越好。该次研究中,通过成立快速康复干预小组,充分保证了患者的护理效果;通过为患者播放宣教视频,加强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提升护理依从性;而术后早期活动可减少肌肉消耗、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以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股动脉压迫、发热、介入手术的长期性、手术预后等方面的认知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介入术后渗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穿刺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结果可见,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肿瘤介入术后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改善术后康复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导管动脉康复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