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2020-04-16 06:17刘莲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肌瘤切口腹腔镜

刘莲花

(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南京 211100)

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增生所导致的良性肿瘤,在女性良性肿瘤中较为常见。 大部分患者患病后通常无明显临床表现,仅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腹部肿块、月经异常以及下腹部有坠胀感等临床症状[1]。临床对于无明显临床表现的子宫肌瘤患者通常不采取特殊治疗,但需嘱患者间隔3~6 个月进行一次肌瘤复查,若发现肌瘤体积有明显增大或者是患者出现显著临床表现时则需开展相应治疗[2]。 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以及传统开腹手术均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损伤,因此患者满意度不高。当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能够保留患者生育能力,还可保留其子宫正常的生理功能[3]。因此,该次研究对实验组采用微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子宫肌瘤数量低于5 个,且直径低于10 cm;所有患者经彩超及妇科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无子宫颈病变。排除标准:存在腹腔镜手术禁忌证者;患者有严重精神功能障碍, 无法正常进行言语沟通者;中途退出/转院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 例,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一般资料对比(±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年龄(岁)子宫肌瘤大小(cm) 病程(年)42.34±4.41 42.28±4.36 0.068 0.946 1.77±0.16 1.81±0.21 1.071 0.287 2.95±0.11 2.98±0.09 1.493 0.139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患者仰卧位,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消毒后直接开腹进入腹腔,找出子宫肌瘤突出处切开子宫浆肌层,将肌瘤逐步剔除,之后缝合残存的肌层并进行止血操作,采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全面冲洗,再逐层缝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建立人工气腹,确保腹内压维持在12 mmHg 左右,指导患者呈膀胱截石位。 在实施常规消毒处理后,于患者脐部做一10 mm 的切口,经该切口将腹腔镜置入,于左下腹和右下腹麦氏点部位各做一5 mm 的切口, 并于耻骨联合上方做一2 cm 的切口,经该切口放置手术器械。对盆腔、脏器以及子宫肌瘤情况实施全面探查,随后选择合适切口,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并于肌瘤包膜部位注射垂体后叶素,使用单极电凝钩横向处理子宫肌瘤, 剥离子宫层,在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对盆腔进行充分冲洗后,利用可吸收线将瘤腔浆肌层以及肌层实施间断或连续缝合,同时为患者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4]:有效:肌瘤全部消失,患者临床表现全部消退;好转:患者临床表现基本消失,月经显著改善,并且子宫形态趋于正常;无效: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月经无改变,子宫形态异常属于效果差[3]。 总有效率=有效、好转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值。 (2)手术完成后对住院时间、手术出血、手术所需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3)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疼痛、尿潴留、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对全文数据进行计算,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总有效率比较

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总有效率比较

2.2 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手术指标比较(±s)

表2 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92.13±8.54 86.79±8.14 3.201 0.002 50.13±5.17 98.27±9.14 32.416 0.001 18.13±1.57 28.77±2.64 24.494 0.001 4.67±0.44 7.69±0.72 25.308 0.001

2.3 并发症情况

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情况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病, 发病率较高,相关人员认为该病与女性体内激素分泌具有很大关系,主要是雌激素与孕激素[5]。该病无明显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肌瘤数目、大小和形态会不断变化,可能引起白带增多、月经不调、下腹肿胀等症状,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6-7]。 目前子宫肌瘤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热点问题,一般会根据患者年龄、临床症状、生活需求等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8]。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9]。 其中,腹腔镜手术依据自身优点,如可以将子宫完整的保留下来、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等,在临床上逐渐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10-11]。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6.00%,低于研究组的22.00%,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原因:开腹手术是临床上最早应用的切除子宫肌瘤的术式,由于创伤较大,导致术后恢复缓慢,并且会产生切口感染、切口疼痛、盆腔粘连等并发症,因此临床效果并不理想[12]。 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后创伤小、切口整齐美观、肛门排气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对于要求美观、疼痛小、恢复快的患者不失为首选方法[13]。 实施微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不仅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还可保留子宫正常生理功能,维持盆底完整解剖结构,因此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确切,具有肛门排气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肌瘤切口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