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训练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0-04-16 06:18张立元李新平刘月坤谢金鹏孙彦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置换术康复训练髋关节

张立元,李新平,刘月坤,谢金鹏,孙彦平

(1.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骨一科,河北定州 073000;2.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静配中心,河北定州 07300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关节炎、股骨胫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髋部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1-2]。 对老年患者来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医学研究报道, 65 岁以上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占比在75%以上[3-4]。 但人工关节置换术由于手术中置入的人工假体建立了新的力学环境,需采取措施使髋关节置换患者尽快适应新关节行使正常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该研究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该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骨科康复训练进行术后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入组标准:所有患者年龄在60 岁以上,符合人工髋关节手术指征,有自主配合完成该研究能力,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排除术前长期卧床、有既往血管病史及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患者,排除长骨骨折和血液疾病患者。观察组男33 例,女27 例,年龄60~83 岁,平均(68.74±3.57)岁,单侧置换53 例,双侧置换7 例;疾病类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9 例,股骨头坏死12 例,股骨颈骨折39 例。 对照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61~82 岁,平均(69.15±3.62)岁,单侧置换54 例,双侧置换6 例;疾病类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0 例,股骨头坏死13 例,股骨颈骨折37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常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药物抗凝、术后1 d 双腿间置梯形枕、患肢侧置长米袋、指导家属按摩,术后1 周练习坐起,术后2周练习站立和行走。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骨科康复训练:(1)成立由护士长为组长,管床护士和医生为成员的康复训练小组,指导和督促患者实施康复训练;(2)及时给患者按摩下肢肌肉,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开始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3) 术后1 d, 指导患者做有规律的踝关节跖屈、背伸和踝关节环转运动,跖屈、背伸运动每10 秒绷紧、放松1 次,连续做3 个循环后,进行踝关节环转运动,每次做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各40 次,两种运动循环进行,早中晚各进行1 次;同时指导患者行三点支撑、引体抬臀运动疗法;(4)术后2 d,指导患者行屈膝、伸膝训练,并由被动向主动转移,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同时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每次抬高患腿足跟距床20 cm,停留10 s 以上,防止肌肉僵化和提高臀部肌肉力量;(5)术后3 d,指导患者进行屈髋、伸髋训练,训练时注意两腿不能交叉和盘腿,患肢不能有外旋和内收;(6)术后2~3 d 时,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床上坐起、站立和行走,并逐步由无负重向负重渐进,直至患者能够弃拐自行行走。(7)指导患者坚持进行院外训练,并根据出院证要求定期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疼痛、 髋关节功能、Barthel 指数、治疗依从性情况及股静脉和股动脉血流速度。髋关节功能评价以Harris 量表评分为标准, 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Barthel 指数总分100 分, 分数越高说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治疗依从性评价采用自拟髋关节置换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定,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治疗依从性越好。股静脉和股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和平均速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 d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时间(d)术后7 d VAS 评分(分)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3.04±1.17 6.91±2.48 10.932 0.000 14.58±4.12 21.33±5.17 7.990 0.000 1.49±0.63 4.01±0.96 16.999 0.000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Harris 评分及Barthel 指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Harris 评分、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Harris 评分及Barthel 指数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Harris 评分及Barthel 指数比较[(±s),分]

组别治疗依从性评分Harris 评分 Barthel 指数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72.31±5.04 62.41±5.77 10.009 0.000 79.15±6.34 63.08±5.92 14.350 0.000 82.17±5.62 71.05±4.97 11.481 0.000

2.3 两组股静脉和股动脉血流速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股静脉和股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快于对照组,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流速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康复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临床上尚没有统一的应用方案,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手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单纯依靠患者的自觉是不可行的,需要敬业和耐心的护理团队才能帮助患者顺利通过这一过程[5]。

医学研究证实,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膝关节的主动运动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对患者置换关节的功能恢复十分有利[6]。但术后早期患者不仅不能主动运动,即使被动运动也不能独立完成。由于人体腿部静脉血只能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回到心脏,康复训练中的腿部按摩和强制肢体活动会改善长期卧床患者腿部肌肉强度,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并发症[7]。因此,制定个性化、正确的术后康复训练计划,使患者在身心舒适的情况下主动配合各项康复训练计划,对患者人工置换关节完全恢复功能十分有利。于媛媛[8]通过运用康复护理,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至96.6%,并发症发生率下降至6.9%, 说明康复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中, 康复训练小组抱着负责任的态度,自始至终对患者康复训练进行督导和指导,采用灵活和渐进的康复训练计划, 得到了患者的积极主动配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 d 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髋关节功能恢复、自主生活水平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并发症,而术后股静脉和股动脉血流速度是否得到有效改善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键[9]。周瑾等[10]研究证实,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干预,不但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髋关节功能评分,而且对预防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效果。 该研究中,观察组股静脉和股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及平均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骨科康复训练对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严重并发症及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更加有利。 与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似[11-12]。

综上所述,骨科康复训练能够明显缩短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 改善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自主生活能力,减少严重并发症,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置换术康复训练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反肩置换术